分享

西晋帝国系列目录(1-55章)+后文预告

 握中悬璧 2023-08-02 发布于天津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西晋帝国(前言)

西晋帝国(一)曹髦的抉择

西晋帝国(二)喋血云龙门

西晋帝国(三)竹林七贤

西晋帝国(四)金兰义断

西晋帝国(五)广陵绝响

西晋帝国(六)伐蜀之议

西晋帝国(七)敛兵聚谷

西晋帝国(八)桥头大回转

西晋帝国(九)偷渡阴平

西晋帝国(十)刘禅请降

西晋帝国(十一)二士争功

西晋帝国(十二)成都之乱

西晋帝国(十三)立储风波

西晋帝国(十四)司马代魏

西晋帝国(十五)武帝立嗣

西晋帝国(十六)陈情表

西晋帝国(十七)羊祜镇荆

西晋帝国(十八)秦凉之变

西晋帝国(十九)两党之争

西晋帝国(二十)太子选妃

西晋帝国(二十一)贾充失势

西晋帝国(二十二)羊陆之交

西晋帝国(二十三)羊祜之死

西晋帝国(二十四)大战前奏

西晋帝国(二十五)智取江陵

西晋帝国(二十六)二王争功

西晋帝国(二十七)齐王之死

西晋帝国(二十八)外戚当权

西晋帝国(二十九)隔代立储

西晋帝国(三十)武帝病危

西晋帝国(三十一)杨骏矫诏

西晋帝国(三十三)诛杀杨骏

西晋帝国(三十四)二王火并

西晋帝国(三十五)二十四友

西晋帝国(三十六)陆机入洛

西晋帝国(三十七)石崇斗富

西晋帝国(三十八)贾后治国

西晋帝国(三十九)齐万年之乱

西晋帝国(四十)愍怀太子

西晋帝国(四十一)太子遭废

西晋帝国(四十二)赵王废后
西晋帝国(四十三)赵王乱政
西晋帝国(四十四)赵王篡位
西晋帝国(四十五)齐王起兵
西晋帝国(四十六)五王之战
西晋帝国(四十七)齐王覆灭
西晋帝国(四十八)张昌之乱
西晋帝国(四十九)血战洛阳
西晋帝国(五十)鹿苑之战
西晋帝国(五十一)洛阳之难
西晋帝国(五十二)荡阴之战
西晋帝国(五十三)胡马南下
西晋帝国(五十四)西幸长安
西晋帝国(五十五)惠帝东归

各位读者大家好,在经过半年左右的创作后,西晋系列也终于要来到最后一个部分了,在这里简单做个前情提要。

按照我的规划,西晋系列大致被分为五个部分,即伐蜀、平吴、大乱前奏、八王之乱以及永嘉之乱。

而按照章节来划分的话,伐蜀篇对应的是1-12章,平吴篇对应的是13-26章,大乱前奏篇对应的是27-42篇,八王之乱篇则对应的是43-55篇。

之所以这样划分,我们之前曾大概提到过,传统意义的八王之乱其实是应该被分为两个部分的,即诛杀杨骏风波时引发的小规模动乱以及赵王伦之乱后爆发的大规模动乱,这里我们分别将其称为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但事实上,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主导者并非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这两名藩王,他们只是贾后布局中的两个棋子,因此我认为这个所谓的八王之乱第一阶段名不副实,因此还是将其定性为大乱前奏为妥。

在这一阶段,虽然西晋政局逐渐陷入混乱,但总体来看日益衰弱的皇权在贾后的庇佑下仍能继续维持。

两大阶段真正的分界点在赵王伦之乱,正是因为他废黜了贾后,这才导致西晋皇权从此开始遭到践踏,而他的行为又导致了其余有野心又有实力的藩王加入这场竞争,最终引燃了八王之乱的燎原之火。

因此在我看来,真正的八王之乱应该是从赵王伦祸乱朝廷开始的。

在经过数年的血腥厮杀后,诸王纷纷淘汰出局,唯有最晚登场的东海王司马越笑到了最后,八王之乱就此终结。

然而他就是真正的胜利者吗?

事实上司马越虽然得到了这个国家的控制权,但同时也接下了抚平多年战争创伤的重任。可惜的是,司马越没有这个能力,他所谓的胜利其实并不值得喜悦。

在数年的战争中,朝廷中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各大军镇的外军也损失惨重,朝廷不仅威信扫地,实控的军事力量也变得非常薄弱。

此消彼长之下,一些在战争中发家的地方实力派如王浚、苟晞等人却迅速崛起,填补了地方上的权力真空。

乱世激发了他们的野心,他们会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更可怕的是,在中原战乱期间,匈奴趁势崛起了,这个曾被华夏控制了多年的势力终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西晋系列最后的永嘉之乱部分即将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