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强县出炉:54地GDP超千亿,山东13地入围

 江海博览 2023-08-02 发布于浙江

风口财经记者 董婉婉  实习生 孙宇辰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今年的百强县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3席、16席和13席。值得注意的是,青岛3个县级市全部入围全国百强。

具体而言,哪些省份县域雄踞百强县“头部阵营”?哪些区域在崛起?哪些县域在悄然离场?

东部百强县超六成

报告研究对象涵盖全国186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含394个县级市、130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设置评价“双门槛”,即GDP≥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等。

百强县出炉:54地GDP超千亿,山东13地入围

从百强县榜单来看,由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组成的“头部阵营”依然表现抢眼,分别占23席、 16席和13席。其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独占6席,并常年包揽前3位,分别是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

山东则有13个县(市)入选,数量与去年持平,分别是:龙口市、胶州市、滕州市、

荣成市、寿光市、邹城市、诸城市、招远市、平度市、莱西市、邹平市、广饶县、青州市。

与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相比,广饶县、青州市闯入今年榜单,但莱州市、肥城市跌出百强。

虽上榜城市高达100个,但仍有不少省份“颗粒无收”。记者梳理发现,吉林、黑龙江、山西、 宁夏、海南、广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无缘全国百强县。

报告显示,县域经济的区域分布仍不均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 65 席,中部地区占 20 席,西部地区占 14 席,东北地区仅占 1 席。

具体来说,根据2023年百强县位次分布,将百强县内部划分为四大方阵:第一方阵为1-10名的县域,第二方阵为11-30名,第三方阵为31-60名,第四方阵为61-100名。

百强县出炉:54地GDP超千亿,山东13地入围

在第一方阵中,东部地区县域占据9席之多,除江苏有6个外 ,浙江、福建、湖南、山东各有1席。其中,湖南长沙县是唯一进入百强县第一方阵的非东部县域。

在第二方阵,东部地区继续强势包揽20个席位中的18席。

在第三、第四方阵,中西部地区开始“发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第三方阵分别入围23个、3个、4个县域;

第四方阵分别入围23个、7个、10个,东北地区入围1个、来自辽宁。

结合去年榜单变化,不同区域进入百强的县域数量有所波动,东部地区上榜县域数量保持不变,中部地区减少 2 个县域,西部地区增加 4 个县域,东北地区减少 2 个县域。

总体格局则呈现东部地区县域恒强、中西部地区县域逐步崛起、东北地区县域整体实力较弱特征,但分布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

河北四川成新增上榜“赢家””,辽宁仅剩1席

这100个全国县域经济“尖子生”中,谁在大踏步向前?谁又在默默掉队?

记者统计后发现,2022-2023年,江苏、浙江、四川、河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六省(区)百强县数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四川、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百强县数量上升,分别增加了3个、4个、1个百强县,辽宁则仅剩1席。

百强县出炉:54地GDP超千亿,山东13地入围

对比2022年,中牟县、黄骅市、武安市、江油市、宣汉县、任丘市、广饶县、金堂县、三河市、青州市、鄂托克旗成功上榜。济源市、玉环市、莱州市、新密市、肥城市、句容市、海盐县、海城市、汝州市、庄河市、扬中市则掉出榜单。

最令人瞩目的是河北省在一年内发生的变化。在2022年的榜单中,河北省仅有迁安市上榜;而2023年的榜单则增加了黄骅市、武安市、任丘市和三河市的身影,其中黄骅市和任丘市均由沧州市代管。

为何河北省能够有如此令人艳羡的成就?

河北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省份,近年来利用自身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着重发力。以任丘市为例,其充分发挥毗邻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中加快对自身的发展,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沧州服务雄安新区的“桥头堡”;同时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加速引进京津雄项目的同时,全面提高协同发展水平。而有“河北第一县”之称的迁安市则是加快了绿色转型,在“双碳”和能源安全政策框架下,凭借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积极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不断寻找“一钢独大”的生产格局和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的最优解,加快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多省份均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夯实基本盘的重要抓手。

2022年7月,湖南省委印发《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鼓励各县(市)竞相发展,实现弱县赶超、强县跨越。

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也提出,树立大抓高质量项目的鲜明导向,推动秦创原建设成势见效,千方百计做强县域经济。

千亿县新增10个,山东占2席

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县级行政区划中,为数不多的“千亿县”撑起县域经济金字塔“塔尖”。

报告显示,我国“千亿县”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自2007年第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以来,2017-2022年分别新增3个、8个、4个、5个、5个、10个,总数现已达到54个。今年新增的千亿县分别是,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寿光市,山东邹城市、寿光市成功入围。

这54个“千亿县”完成GDP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千亿县”财力雄厚,2022年“千亿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值达到108.0亿元。

山东的“千亿县”成员数量迎来扩围。邹城和寿光的GDP在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邹城2022年GDP达到1009.06亿元,寿光2022年GDP总量达1002.1亿元,两地GDP均登上千亿级台阶。

纵观山东百强县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制造业支撑。山东“千亿县”的几个熟悉面孔,都有着很好的制造业基础。首次跻身“千亿县阵营”的邹城、寿光也印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邹城市一直在推进制造强市战略,记者从其披露的2022年数据发现,目前邹城已经有16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而以“蔬菜之乡”闻名的寿光市,亦展示出了不俗的工业实力。聚焦产业突破的寿光大力开展产业强市建设,2022年其规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双双突破2200亿元。

山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从2019年度开始,已连续四年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差异化评价,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助推县域走出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是推动山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从2019年度开始,已连续四年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差异化评价,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助推县域走出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放眼全国的县域发展,江苏占据的“千亿县”的席位最多。 而一提到县域经济,就不得不提到昆山。千亿县中昆山市位列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从昆山的发展来看,特别强调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超前布局谋划。当前山东的“千亿县”也在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挖掘更多新的动能。

作为百强县中的实力担当,“千亿县”发展模式同样值得关注。报告特别强调肯定了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空间资源、项目资源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场全国县域经济的“厮杀”中,千亿县还将不断迭代,而山东的“千亿县”版图将继续拓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