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思维》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

 新用户6232PPUC 2023-08-02 发布于重庆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邹忌与徐公比美,邹忌告诉齐王,“我知道我自己没有城北的徐公长得帅,但我的妻子因为偏爱我,妾因为害怕我,客人因为有事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更帅。如今齐国国土千里,城池120座,后宫佳丽都偏爱大王,大臣们都害怕大王,人民都有事求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一则故事点醒齐王,齐王下令改革,从此齐国强盛。

试想如果邹忌直言进谏齐王,轻则“给我滚”,重则“放肆,竟敢冒犯寡人,拉出去腰斩”。邹忌很聪明,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齐王应该广纳良言,改革得以实施,自己也升官发财。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能让人听得进去。

北京很多年前就有雾霾,但大家都不太关注雾霾危害。直到2015年2月,柴静做了一次《穹顶之下》的演讲,引发全国人民对雾霾危害健康空前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柴静演讲能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呢?

柴静在演讲中讲了一个故事:

因为自己不重视雾霾对人体的伤害,出门不戴口罩,不做任何防护,导致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诊断患有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作为妈妈的她都还没来得急抱一下孩子。之后,女儿被关起来......

很普通,也很常见,所有人都经历过,或者眼见过。就是这朴素的故事引起大家对雾霾的重视,演讲最后有上亿的播放量。

这也是故事的力量,它能影响那些不关心、不积极的人群。

人类天生就爱听故事,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圣经》是用故事记载的,它传播了几千年,人们仍然信仰它,靠的是故事的魔力。

所以,我们运用故事能够更轻松地解决问题,成为更有影响力的人。正如《故事思维》的副标题所说,故事是影响他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

《故事思维》称得上“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方面的圣经,蔡康永主持过的《今天不读书》栏目曾隆重推荐过。《故事思维》的作者是安妮特·西蒙斯,她是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界的第一人。西蒙斯曾为微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过培训。

《故事思维》介绍了故事为什么有用,以及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还介绍6种常用的故事模板。整本书使用大量的真实案例,在每一章节,你都能看到作者西蒙斯多年经验总结出的讲故事的技巧。

故事为什么有如此强的魔力?

人的大多数决策都会受到情绪影响。你明知道健身是对自己好,但办张年卡只去过两次,懒惰的情绪控制了你;你明知道成功要一步步地来,但每次你都想能一次性暴富,急攻近利的情绪控制了你......

讲故事能够影响到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和观念。

故事所描述的细节,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听众能够从情绪上产生共鸣。就像电影场景一样,总是能让人哭得死去活来。

有情绪加入,大脑记得更牢。现在回想小学时代,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但被罚站、被老师打手板、被高年级学生追着打,这些事情一定记忆犹新,因为这些事发生时你的情绪波动非常大。

其次,故事让人更容易接受。

人总是不喜欢别人说教,给他讲道理,而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故事是我不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故事对细节的刻画,让你通过想象来体会这种感受,从而得出答案。

就像是太极,借力打力。故事深入人的内心,从内去牵引人们的观念或行为做出改变,而不是在外部去使劲的推。

那么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

讲故事包含两个部分,如何表达和选用什么样的素材。表达相当于你在战场上去消灭敌人的方法,素材就是你手中的武器。

那些提高故事影响力的方法

1、五要素让故事更真实

故事不能太模糊,那样听众会觉得你讲的故事不够真实,可能是东拼西凑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故事变得真实,那就是包含5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结果。

比如:上周,我遇到一个刚从巴基斯坦回来的人,他告诉我巴基斯坦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一路上专门派军警护送他们去目的地,进火车站安检一路绿灯,随便看看,连包都不能打开。其他国家的人可没这么幸运了,包里的东西拿拿出来一个个地检查。

这就是完整的一个故事,它将时间、人物和情节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给人以真实感。

2、细节越具体,越能打动人 

细节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自己的感受,故事推进过程中发生的小趣事等。比如:

有细节:上周六,一位中学老师到店里来,我向他推荐这支笔,他拿到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告诉我这笔非常顺滑,手握感觉也很好。我要买30支,给班里每位学生一支,他们一定会喜欢上练字。

无细节:一位中学老师用过这支笔后,觉得非常顺滑,手握的感觉也很好,一口气买了30支给班里的同学,他还说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练字。

两段话传递的意思都相同,但第一句多了很多细节,比第二句更加生动。有时候,细节只与感觉有关,与结果无关,这样的细节也很重要,因为正是这些细节会左右人的抉择。

3、逻辑不重要,情感才重要

故事是感性的,大脑也是感性的。所以,放弃批判性思维。我们的故事不需要具备多么严谨的逻辑,而需要情节和画面感来影响他人。就像电影一样,屏幕上的画面深深吸引着观众,喜剧片让人哈哈大笑,爱情片让人哭得稀里哗啦,靠的就是影响人的情绪。

甚至故事真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

汉光武帝刘秀有一次吃了败仗,夜里去巡视营房,看见有的士兵正哭着写家书,有的喝得酩酊大醉,整个营房死气沉沉。只有一位年轻的将军,拿着一块破布不停的擦自己的武器和盔甲,准备着下一场战斗。表情很平静,既不忧伤,也不沮丧。刘秀很惊讶,说:“这小子肯定能成事!”结果他果然成了事,他就是东汉的大将军吴汉。

这个故事,有一万种方法证明它的真实性。但你看完之后,仍然会有一些感悟——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沮丧,人生何处不是失败,重要的是准备好武器再战。

鸡汤文的逻辑经不起推敲,这个故事能代表大多数情况吗?他的结论有相关的调研数据支撑吗?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鸡汤文受欢迎,它能给消极的人生带来希望,一则小故事、一篇文章都是鼓励人继续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4、聆听你的听众

人的大脑就像水桶一样,装满水的桶,只有倒掉一部分才能装新的进去。聆听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剔除一小部分现有的想法,给大脑腾出空间来接收新的思维。

5、让听众看到、闻到、感受到故事

少用抽象的语句,多用具体的事物。

马丁·路德·金说,“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而不是“我梦想有一天,奴隶的儿子和奴隶主的儿子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

6、故事本身的作用只占到15%,剩下85%靠的是身体语言

若你要讲一个宏伟的故事,讲的过程中,你声音细小、时而结结巴巴。那再好的故事恐怕不能影响到人。所以身体语言、语气一定配合故事的内容、场景。

如何才能让它们保持一致呢?《故事思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办法。

在你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在脑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画面。因为想象力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想象力,你的身体语言什么都做不出来。你的想象越清晰,你的手势做出的动作,手指的弯曲度、方位才会更能真实地表达出画面的内容,听众也才能感知到你想表达的内容。做到这一点,你大概就成功了一半。

这只是其中的一些技巧,《故事思维》提供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如何避免自嗨,如何应对听众Diss你,如何影响那些不积极的人。强烈建议仔细阅读整本书。

好的故事素材从哪里来?

随便一联想,我们随口就能说出一些——网上看到的、发生在朋友身上的、自己经历过的等等。其实故事素材不难找,难的是如何判断这个故事能打动人,这个故事由你讲出来能打动人。

好素材绝对不是所有人通用的。同样的故事,别人讲出来令全场欢呼,你来讲就可能让人想睡觉。你对你所讲的内容没有深刻的体会,自然不能写得生动。

所以,最好的故事一定是亲身经历的或者是能够打动你自己的,找到它们,然后记录下来,把它变成适合自己讲的故事。

然后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打磨,比如可以找一个朋友对着他讲,然后问他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部分,以此来调整自己故事的内容,把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重点呈现出来。

《故事思维》也给我们提供了6种模板,能够解决大多数问题。

”我是谁“的故事 - 解决”我凭什么要相信你“的问题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 解决”你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骗我钱?坑我?“的问题

”愿景“的故事 - 解决”跟你混我们有什么好处“的问题

”教学“的故事 - 解决”你是不是乱吹的?总得拿点干货出来看看“的问题

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 最声动,最能打动人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故事 - 解决总有那么一两个人要跟你唱反调,让你尴尬的问题

虽然《故事思维》教给我们很多方法与技巧,但同时也告诫我们,学习讲故事就像练武一样,不是看完秘籍就会,而要经过反复不停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把讲故事的能力深深地印在心里,张口就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