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十一课:体内的 病理产物 01

 淡然o10r4sxd6d 2023-08-02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
恒宁乐园 |恒宁浅释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家好!翻到教材的第122页,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体内的病理产物——痰饮和淤血
首先,水停在身体里是怎么了。
主编说,「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痰和饮(这个前面提到过)。「淤血」(淤住的血),就是人体血液运行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那么简单来讲,「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淤血」是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的。两者一方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导致其他疾病、加重病情的新的病理因素,因此又被称为继发性病因。
「痰饮」和「淤血」,本身就是代谢障碍或者运行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吧?本身自己其实就是一种病理的体现、病理反应,但另一方面它又导致其他疾病,还会加重病情。
到底什么是「痰饮」呢?主编说,停止运动的水就是痰饮。在我们体内,水应该是运动的,但是它停止运动了,就成了「痰饮」。而痰和饮又不一样,痰是比较浓稠的,饮是比较清稀的(比较清薄,比较稀薄)。   
这里讲的「痰」和日常人们讲的还不一样。我们日常讲的一般是有形之痰;但是中医里一提到痰,它就包括两种,包括无形之痰,再加上有形之痰。我们平常讲的有形之痰,一般是说视而可见的(眼睛看的到的)、闻而有声(耳朵也听得到声音)的液体痰。眼睛看的到,你吐出来自然看得到,那你咳痰的时候有声音,是吧?这是液体的痰,从肺里咳出来。除此之外,还指固体的痰,比如说痰核,类似于现在医学当中的慢性淋巴结结核。
痰核:泛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表现为皮内生核,多少不等,包块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的时候好像它是可以移动的一样。一般在哪儿发现?在颈项(就在脖子那儿)发现,或者在下颏(就是下巴那儿)发现,或者在四肢和背部等地方发现这种痰核。
痰核是体表可见的局限性的包块儿,而且皮内好像生核了一样,包块儿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的时候好像还能移动。一般在脖子那儿,下巴那儿或者四肢、背部,在这样的地方出现。
无形之痰,就是指看不见它的具体形状和形态,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症状来确定的痰,比如说:眩晕、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癫狂。    
主编说,饮(它)是质地比较清薄,比较稀薄的,那因为它稀嘛,它流动得就比较方便,所以流动性比较大,可以停留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饮症:如痰饮(狭义的痰饮),就是指停留在胃肠那个地方的,这种质地比较清薄,比较稀的这种水液;悬饮,就是停留在胸胁两侧,停留在胸部和胁(胁,就是我们两个腋窝以下的肋骨部分),好停留在这个地方,这是悬引;支饮是指停留在胸和肺这里的这种水液,停留在胸肺不能平卧者,这叫支饮;溢饮,就指泛溢于肌肤,四肢水肿者。溢饮就泛益于肌肤,已经浮到我们肌肤表面儿了,然后四肢水肿,四肢的水肿我们可以判断这是溢饮。
这四饮的说法是来自哪里呢?是来自《金匮要略》(匮乏的匮,在这里读guì),《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四饮的说法来自这里。《金匮要略》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汉代的名医张仲景所著的,被古今医家誉为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所以学医的人都知道,《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所著的。

图片

我们来看一下122页下面这个插图——痰和饮
痰和饮从广义上划分的话,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一方面包括我们咳出来的那种液体的痰,也叫痰液;另一方面也叫痰核,痰核就是没咳出来的了,是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这都是有形的痰。那么无形的痰,那就是遍布在我们体内的看不到具体的形状和形态的这些水液了,而这些水液浓稠的叫痰,要是清晰的、轻薄、稀薄的就叫饮了,是吧?
「饮」又包括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这是名医张仲景的划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把「饮」划分成了这四种。然后这里讲的痰饮,就是一个比较狭义的称呼了,这里的痰饮特指停留在肠胃里的这种比较稀的水液。说它是水液,就是说本性里痰和饮是水液,但实际上我们知道痰和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就是有问题的水液才叫痰饮(浓稠的叫痰,稀薄的叫饮)。那么停留在肠胃的这个饮叫痰饮;停留在胁肋两侧,这个叫悬饮;停留在胸肺叫支饮;停留在皮肤或者四肢叫溢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患狭义的痰饮之症的人,平素身体挺肥胖的,但是目前消瘦了,水游走在肠间,肠子间有沥沥之声。大多数情况是因为饮食不节,脾胃运化的功能受损,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久而久之,由于脾胃水谷运化不足,没有办法把这些营养运到全身去了,所以人就瘦了。像这样的人很多时候会犯困,一般吃完饭就犯困,然后看他的舌苔白腻或者黄腻。我们知道舌苔白腻就是寒,黄腻是热。    
然后脉沉弦或滑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可以苓桂术(zhú)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温它的阳气,化掉它的痰饮。苓桂术甘汤分别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苓桂术甘汤的「术」,不是美术的术,因为它代表中药「白术」,所以我们读zhú)。服用苓桂术zhú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如果这个人还兼有短气,则可选用肾气丸把水湿从小便排出来。这里是有病因也有方药。
今天我们就先学到这里,稍作复习:
水停在我们的身体里了,出现了痰饮。水应该是流动的,它流动不畅了。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有问题的水液。淤血是人体的血液运行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住了、堵住了,形成了淤血。    
两者一方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另一方面又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痰饮和淤血又被称之为继发性病因(它们可能会继续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体内停止运动的水就是痰饮。痰和饮不一样,痰是浓稠的,饮是清晰的,这个大家应该都记住了。    
痰又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的痰,一方面包括我们咳出来的那种痰液;另一方面也包括痰核,就是在我们身体内的,但是体表可见的这种局限性的包块,这是有形之痰。无形之痰看不见它的形态,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症状来确定,比如说眩晕、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癫狂,一般是无形之痰导致的。
饮是质地比较清稀的,流动性比较大,它可能会停留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症状。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把饮就分成了四大类:一个叫痰饮,一个叫悬饮,一个叫支饮,一个叫溢饮。可以稍作了解。    
然后主编举了一个例子:患痰饮之症的人(这是狭义的痰饮),也就是说痰饮,停在肠胃这里了,像这样的人平常身体是挺胖的,但是最近瘦了。怎么瘦的呢?因为饮食不节制,脾胃功能受损了,水液代谢障碍了。脾胃水谷运化功能不足了,不能把营养顺利地送到全身了,所以他就瘦了。
像这样的人吃饭以后会犯困,舌苔白腻或者黄腻,脉沉弦或滑数,就可以服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熬制的汤药),这个是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如果这个病人还兼有短气的现象,就可以用肾气丸帮助他把水湿从小便里排出来。体内尤其肠胃这里积了饮了,肠胃功能受损会让人消瘦,这个我们可以做了解。
所以中医离我们很近很近,就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贯穿在我们的吃饭、饮水、运动中,贯穿在我们的一呼一吸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