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读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45/156

 任公子成事派 2023-08-02 发布于河南

首先,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读书多一定和过好这一生有必然关系吗?

答案是否定的,许多人书盈四壁,汗牛充栋,但依然穷苦潦倒一生。

因此,对于过得“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标准。富足是好?闲适是好?自由是好?还是潇洒是好?

过得好不好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好”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如果对“过得好”没有愿景和标准,那么不管怎么样的状态,都是“不好的”。所以,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究竟是财富的富足,还是精神的满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其次,读书是改变生活状态,或者命运的唯一方法吗?

分享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或许不少人觉得,这句话是封建迷信,讲什么命啊运啊的……

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

所谓“命”,从宏观角度来说,你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时代,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你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科技水平。不要小看这些因素,你所在的环境、教育、医疗、福利、薪水等都与此密不可分。

相信文革时代的人们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人是截然不一样的遭遇。“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再说一下微观环境,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的父母是谁,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怎么样,你小时候的玩伴是谁,这是直接影响你生活的因素,也被称为先天因素,一般都无法选择,也很难改变。这就是“命”,所以有人基础好,也就命好,也有人基础不行,也就命差。

所谓“运”,就是你上学的时候遇到了怎样的老师,你工作的时候遇到了怎样的领导,你结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另一半,你生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朋友,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贵人……是这些人,和你生活的每一次转折挂钩,比如高考、比如工作、比如结婚、比如创业……每一次的人生抉择,就构成了一生的命运。

所谓“风水”,不少人会联想到“八卦”“罗盘”,但真正的风水,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心态吗?阳光、自信、乐观、大度、善良、坚韧等,这些品质构成的素质,会直接影响伴侣、影响孩子、影响合作伙伴的处事态度和作风,而具备了这些品质的人,怎么能没有好的“风水”呢?

所谓“积阴德”,古人会把它跟修桥、铺路、施舍等联系起来,希望做这些事会给自身和子孙带来好的福报。“积阴德”的本质是你帮助了多少人?你为他人付出了什么?“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利他思维下的“积阴德”。

所谓“读书”,读书的目的要和做事的目的挂钩,要服务于做事。读书不等于学习,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做事是学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社交是学习,在酒桌上学的东西也更深刻,“三人行必有我师”;复盘是学习,在教训中萃取经验;音频、视频、拓展,在不同形式中吸收知识。

不同的知识,是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的。我们读名人、行业精英、明星的传记,给我们造成了我们也可以变成这样的幻觉,而忽略了我们自身的条件和具体情况。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说起互联网思维头头是道,提起某些名人的逸事趣闻如数家珍,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自己的人生。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需要基于现实世界的修炼,而不是基于幻觉修炼,你需要基于自己的真实能力,建立真实世界的对标系统,然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设计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输出,而不是仅靠在头脑中想想就可以完成的。

从应用角度讲,读完一个概念或观点,你能记住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吗?你能围绕这个概念写一写应用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吗?你能把这个概念脱口而出在公众面前让别人理解并接受吗?你能应用这个概念来解决目前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结果吗?如果能沿着这个方向深入,读书才能真正服务生活,改变生活中的状况。

从能力角度讲,基层的工作,技能要求更多;中层的工作,人际关系要求更多;高层的工作,概念要求更多。这也就是很多人身处基层,而想的、读的却和自己工作开展距离很远。这些知识并非没用,而是没有到用的时候和场合。与其读哲学类的《道德经》,不如学习如何把PPT做的更好。等PPT的技能水平提升到足以当别人老师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升级,一步步进阶到哲学概念层次。

从发展的角度讲,学业的阶段、职业的阶段、事业的阶段、创业的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修炼,并且达到突出的水平,才能更好的为下一阶段做更好的准备。

欢迎交个朋友

个人微信号|共同成长 一起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