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不曾闻,“迷”字新解说

 唯心解忧 2023-08-02 发布于山东

继《世人不曾闻,“老子”新解说》和《世人不曾闻,“道”字新解说》,今天我们继续聊聊“迷”这个字。

“迷”字有“”和“”组成。

其“米”字呢,代表着方向,分别是北、南、西、东,以及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可以说,四面八方的方位都包含在了其中。

”,代表着走,行。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不管你是往哪个方向走,自始至终都是个“迷”,犹如在迷宫中行走一样,总觉得不是个味儿。

举例说明,以婚恋为例。

01
世间是个迷宫


生活中,很多人说婚恋没有过好的原因分别是:

穷,钱少,没车没房,无法到处旅游,不自在,所以老婆跑了;丑,人长得不帅,不美;无才,没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还有,无权,家里没当官的,地位低,不是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门第不相配,没有门当户对,不是书香门第;三观不合,兴趣不同,观点不同,志向不同..........

请问这些真的是婚恋过不好的原因吗?

那若真的是,请问,为什么娱乐圈里,那些有钱有才,又美又帅,甚至榜上企业家,榜上当官的,有权有势,却还是扯淡了一次又一次?

至于三观相合,请问啥叫三观相合?兴趣相同?志向相同?观点相同?

那娱乐圈的夫妻,兴趣,志向是不是都是拍电影?结果呢?

对于,观点相同,请问这世间有两人观点始终相同的吗?你跑遍全世界,是不是都找不到?是不是都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而且每个人的观点还在不断的变化,想一想,你十年前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跟今天一样吗?

其实,别说10年了,你今天跟明天,上午跟下午的想法都在发生着变化。

这就像你讨厌这个世界,觉得它太嘈杂,总以为躲进深山老林里,就可以清净的生活了,可没过多久,你又会感觉太孤独,太寂寞,就又想着找个人或找个狗做伴。

到此,大家就清楚了,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不管你以为的富,还是有权位就能过好等等,都是世间人要选择的方向。

但是,结果是不管你达到与否,你都不会如意,或叫暂时的如意,然后很快,你又重新进入“迷”,重新进入身心都不会安稳的世界里。

这就像现在人,比着过去,在生活方方面面,早已极度的感官刺激,福都享到天上去了,但还是不如意,抑郁忧虑症,或轻或重,遍地都是。

就这样,你还会继续以为是外面的物质获得得太少了,要是更多,就可以解决安全感了。

事实上,地球都给你,你当球长,都是你说的算,身心也永远不会安稳。

因为我们处的是娑婆世界,别说这个地球,三界处处皆是灾。

光一个小三宅,刀兵、饥饿与瘟疫,就让世人受不了了,更不用说大三灾,风灾,火灾,水灾了,能让海里起火,银河碰撞等,再加上世间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更是如水开,泡泡连着泡泡。

疫情期间,森林大火不断,疫情才过去,以为这台风本只给南方造成伤害,结果北方洪水了。

就这还是在提前预防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还这么严重。

所以世间的人,不管往哪个方向走,似乎都没有出路,也就是里里外外,总觉得活得憋屈,压抑,焦虑,透不过来气,就是富裕了,也不是那么安稳,那么笃定,似乎一生都在迷宫里转悠。

这就是“迷”字的含义,四面八方皆是方向,但似乎又没有方向,始终是个“迷”,而且就是死了,还是“迷”,因为你灵魂不知归向何处,死之恐惧,还是个“迷”。

还有,你灵魂的“迷”带着你进入下一次生命的周期,会继续“迷”.....

就这样,我们已经“迷”了万亿劫,一直到现在,还在“迷”。

那怎么样不迷呢?

对此,圣贤们说了一个字,叫“悟”。


02
破迷者,唯有悟也


“悟”字有“心”和“吾”组成,其意思要想破迷,唯有回归我心,也叫回头是岸。

对此,《佛法到底在说什么》已经大篇幅说明,佛法讲的是心法,不是要世界如何如何。

这不是佛陀不关心世界,对世界漠不关心,要不然,他也不会毫无所求地讲法49年,直到往生。

但是佛陀也是地球人,对世界的变化,他也无能为力,包括六道轮回,都不是他惩罚你去的,都在我们自心取自心,是自己极度的贪嗔痴去的。

所以你看经书里发愿,都是本愿,也叫无愿,是你本心本就具备的愿,他绝不会发愿,说让世界永远没有战争,永久和平。

如众生不成佛,自己誓不成佛,可大家想一想,为何佛陀成佛了,我们还没成佛?

那这样,佛陀岂不是打诳语了吗?那跟《金刚经》里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岂不是相违背了?

还有如《地藏王菩萨本愿经》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请问地藏王成佛了没?

事实上,地藏王早已成佛了,可地狱为何还没空?

因为佛陀成佛了,他看到众生都是佛,众生本就成佛,是众生误认自己是众生,所以佛陀没打妄语。

再请问,地狱里度众生的只有地藏王菩萨吗?没有别的佛菩萨吗?进一步问,谁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度众生,是以菩萨身份,在地狱里大放光明,还是成为地狱众生之一去度众生?

佛陀化身于地球是肉身,示现面临各种灾难和生老病死,而心不受其苦。

同样,那地藏王菩萨也肯定是化身为地狱众生,要不然,你法力高强,可以忍受地狱之苦,其他地狱众生却没法力,你说你承受住地狱之苦而心不苦,谁信?

所以所有的佛菩萨,发的都是本愿,也都是示现他所要到的那个世界里的众生,然后通过经历事故,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言传身教,教化众生,回归本心,重新认识你自己,你本是佛,你本是地藏王。

地是心地,藏是如来藏,王是主宰,不受世界环境干扰,就叫地藏王菩萨。

也就是说,他们教化的是,因上直接进入,你就是佛,然后再通过各种法门,让你证悟你是佛的佛果,脱离六道轮回,跳出三界,哪怕来度众,也是不再受苦难的各种干扰,达到心不再苦。

简言之,众生都可以如佛陀,面临灾难时,达到正受,也就是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更通俗点说,就是身要经历苦难,但心不受苦。

如女人生孩子一样,身体如过了鬼门关,疼痛,这是必然的觉受,但心可以不受,甚至喜上眉梢,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个可爱的宝宝了。

同样,我们在人世间也可以达到如此,身经历生老病死等,但我们心可以不苦。

如你吃馒头,邻居吃肉,你不觉得苦,它就不苦;可若你觉得苦,特别是别人说你苦,你也自怜,那就会苦无穷尽。

不仅如此,你还会在生活方方面面都感觉苦。

所以人这一生,苦与不苦,都是心在其作用,若不然,大家对同样一件事情,应该都是一样的心情。

如我讨厌你,可其他人,哪怕一个人不讨厌你,那就是我心的问题。

这也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我们若这样呢,一定是越想越苦,苦得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所以这就是佛家让你回归心的原因,因为外面的世界,本就是五浊恶世,不管你如何追求,如何改造世界,它还是五浊恶世,还是战争不断,还是各种灾难,无穷无尽。

当然,这不是说世界有了水灾,火灾等,不去救了,佛家从来没这样说,而是随缘,如百年虚云,于1840年出生就开始面临动乱,各处奔波,不仅修禅院,还救助了很多的饥民。

所以佛家并没有否定,你在世间追求名利等,毕竟要穿衣吃饭,而且名利也有它的好处,好办事儿。

但最终要懂得本心是怎么一回事儿,你才能解脱烦恼,了脱生死,要不然,面临这些苦难时,你说这些都是你命里该有的而不怨天尤人,基本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连你自己都怀疑。

再说,不管如何盛世,如大唐盛世,国土依然危脆,没有几代,就各种动乱,而且灾难随着人的贪嗔痴,会更加严重。

如贪,洪水泛滥;嗔,森林大火;痴,风灾等。

所以人要归于本心,知道自己本是佛,有个寿命叫无量光无量寿,不生不灭,然后从本心看世界,一切世间法,都是如梦幻泡影,一切众生,都是你心中的众生。

如你想到我,我就是你心中的众生,就是你心中的梦幻泡影,通俗说,是你的心起作用,想起了我的影像。

所以你看到的任何一个人,一定是你心里折射出来的种种念想,离开这些投射,你无法看到一个实有的人。

对此,六祖在《六祖坛经》也说: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金刚经》也有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其灭度的就是我们心中的众生。

也就是说,对邪迷心、狂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大多数都是针对别人的,一般看不到自己心里也是这样。

从这,大家就清楚,市面上很多人,动不动要度多少亿人,动不动度这个度那个,其实,基本是度不了人的。

对此,佛法说,欲成佛度众生是无明所牵,是主观意识作祟,是福报心作祟,不是本性使然,不是众生有感,菩萨有应。

这也如《唯有此二法,方能无烦恼》所说,烦恼是因为你看到那个人事物,产生了念头,然后不停地住在了念头上,一旦善护念,知幻即离,就是度了心中的众生。

所以能令世人坦然面对世间这么多灾难的方法,只有心法,因为只有你回归本心,知道宇宙的真相,才真懂得《心经》的那句“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达到心如意,真如意。

否则,不知幻,你必定执着于世间相,求个世间如意,那你永远度不了苦厄,只能迷而又迷,不知所措,苦不堪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