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有24个儿子,除了九子夺嫡之外,别的儿子就没争位的想法吗?

 qiangk4kzk8us4 2023-08-02 发布于云南
都知道康熙晚年爆发了九子夺嫡的诸皇子激烈竞争皇位的事情,但是想一想康熙一生共有35个儿子,抛去早夭的儿子,他还有24个儿子之多,活到成年的也有20个儿子,而要知道康熙晚年只有九个儿子参与争夺皇位,那么他还有十一个儿子没有参与争位,这些没有参与争位的孩子难道就对皇位没有野心吗?
康熙这十一位没有参与争位的皇子分别是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二十子胤祎、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皇二十四子胤祕。
其中有一半的皇子是属于康熙的老来子,年纪太小也不能争夺皇位,从第二十子胤祎之后都属于是康熙的老来子,在康熙去世时年纪最长的胤祎才17岁,最小的胤祕年仅7岁,所以他们也没法参与争夺皇位。
那么除了康熙那五个老来子之外,其他较年长的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以及皇十七子胤礼六人在九子夺嫡期间又是什么态度,他们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吗?
敦厚老实的胤祺
胤祺是康熙的第五子,他仅比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小了不到两岁,在康熙时期他就已经被册封为恒亲王,是康熙时期为数不多被封为亲王的皇子。胤祺的生母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嫔宜妃郭络罗氏,他的同母弟弟正是参与九子夺嫡的老九胤禟,在九子夺嫡时,宜妃和胤禟母子是雍正的政敌老八胤禩的鼎力支持者。
按照道理来说,胤祺有这样的母亲和弟弟,他很难在九子夺嫡过程中独善其身,可是他偏偏就是没有参与争位,不仅连父亲康熙都夸奖他最为忠厚,连他的哥哥雍正都很喜爱他。
主要还是和胤祺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胤祺在出生不久就被交由康熙的嫡母仁宪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育,而雍正恰好自幼也是由孝懿仁皇后抚育长大,因此胤祺自幼就与雍正关系比较亲密。
而且抚育胤祺长大的仁宪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康熙祖母太皇太后孝庄的族孙女,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她本身汉化程度并不高,因此胤祺自幼受嫡祖母仁宪太后的影响,汉化程度也不高,在9岁之前胤祺都不会写汉字,胤祺的汉文化水平在康熙诸子中算是比较低的皇子。
要知道康熙比较重视汉文化,他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肯定首先就要注重皇子的汉文化水平,而胤祺的汉文化水平不高,就这一点来说他在皇位继承人方面就不具备竞争力。
正因为胤祺接受汉化时间较晚,因此他的身上保持了满蒙男人身上的淳朴憨厚,加之后来接受汉族儒家文化之后,他的性格更加谦恭温和。
胤祺长大之后宽厚待人,颇具乐善好施之风,康熙曾公开称赞他为“此子心性最为良善,为人敦厚”。
雍正继位之后并没有因为胤禟党附胤禩而迁怒于胤祺,反而雍正还对外称赞胤祺是他所有弟弟中心地最为忠厚善良之辈。
胤祺在雍正十年(1732年)去世,终年54岁,胤祺去世后雍正非常悲痛,亲自给他撰写了祭文,并在祭文中称他为“秉性平和,持躬谨慎,颇具乐善好施之风”。
所以胤祺是因为汉化水平不高再加上生性敦厚宽和,所以没有参与争夺皇位的事情,他也因此得到了雍正的善待和称赞。
身体残疾的胤祐
胤祐是康熙第七子,生母是成妃戴佳氏,据史料记载,胤祐天生右腿有轻微残疾,而且他的生母成妃戴佳氏家族出身低微,因此胤祐自幼就不受到父亲康熙的重视和喜爱,甚至康熙都曾想把他过继给早逝的七弟隆禧为嗣子。
可能由于不受父亲康熙重视的原因,16岁时胤祐为了表现自己,主动请缨愿意统兵跟随康熙去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征讨噶尔丹期间,康熙命胤祐统率镶黄旗大营,在征讨噶尔丹时胤祐立下了战功,因此他后来才被康熙册封为淳郡王,此后胤祐一直是负责管理八旗军务。
身体残疾的原因使得胤祐为人谦恭谨慎,宽厚待人随和,他军期间最为体恤士卒,提倡廉洁治军的方针,因此深受八旗军中的中低级军官拥护爱戴。
胤祐由于生母家族出身低微,加上身体残疾,因此他很有自知之明的远离政治,一心只管军务,也就没有参与争位。
胤祐在康熙晚年时曾奉命掌管正蓝旗满、蒙、汉三旗的军务,雍正继位之后对他治理正蓝旗军务非常认可,还因他治军有功晋升为淳亲王。但是谨慎的胤祐知道自己没有公开表示支持过雍正,因此他担心受到雍正猜忌,于是在晋升为淳亲王之后不久,他主动以生病为由交出了正蓝旗兵权。
交出兵权之后的胤祐更加小心谨慎,几乎是闭门谢客,不与任何人交往,只赋闲在家当一个富贵闲散王爷,雍正对他如此的态度非常满意,所以他也能得以安享晚年。
在雍正八年(1730年)时,胤祐去世,终年50岁,雍正表现得十分悲痛,也亲自给他撰写祭文,祭文中称他为“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所以胤祐是由于生母家族出身低微,加之他自身腿脚有残疾,这才没有参与争位,并且还在争位的事情上保持了中立,再加之他为人谨慎,在雍正继位后主动交出兵权,这才使得他最终能善终,还得到了雍正的称赞夸奖。
佛系人生的胤祹
胤祹是康熙第十二子,生母为定妃万琉哈氏,在胤祹出生时,正值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孝庄去世,服侍陪伴孝庄六十多年的丫鬟苏麻喇姑悲痛万分,曾一度想绝食追随孝庄于九泉之下,因为苏麻喇姑对康熙有抚育之恩,所以康熙对待苏麻喇姑犹如母亲一般,他不忍苏麻喇姑为孝庄去世如此悲痛,为了分散苏麻喇姑的悲痛情绪,他就把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育。
随着胤祹的到来,就打消了苏麻喇姑为孝庄殉葬的想法,此后苏麻喇姑尽心尽力抚育胤祹。苏麻喇姑一生崇信佛教,心胸很豁达,胤祹受她的影响,也十分崇信佛教,心胸豁达,并且苏麻喇姑一直叮嘱他远离政治纷争,这也使得他没有卷入诸子争位的事情之中。
后来苏麻喇姑去世,胤祹悲痛万分,主动向康熙请示想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由此得到康熙赞赏,并认为他是至诚至孝之人,因此胤祹后来被康熙册封为固山贝子。
胤祹一生比较佛系,雍正继位之后由于他没有参与争位,所以被晋升为履郡王,在雍正时期他也表现得低调佛系,因此雍正并没有过分收拾过他。
胤祹为了远离政治,他一生最善于操持葬礼,他先后操持了父亲康熙的葬礼和哥哥雍正葬礼,在大侄子乾隆继位之后,他被册封为履亲王。
正是由于胤祹为人低调佛系,嫡福晋富察氏还是乾隆的原配妻子富察皇后的堂姐,因此乾隆继位之后十分赏识器重叔叔胤祹,特意赐予他御前免跪赐座的待遇,还加封他为议政王,让他参与政务。
不过胤祹还是秉持低调的性格,他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成就,不过度操劳政务,也使得胤祹得享高寿。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时,胤祹去世,享年78岁。他也是康熙诸子中寿命最长的皇子。
所以胤祹是受到苏麻喇姑的影响,生性佛系豁达,不仅没有参与争位,还得享高寿,他也是康熙诸子中结局最好的皇子。
没有争位却受到雍正猜忌的胤禑
胤禑是康熙第十五子,他和康熙的第十六子胤禄是同母所生,二人的生母都是密妃王氏,他们的生母家族出身十分低微,密妃王氏的父亲王国正是江南纺织工人出身,由于密妃姿色过人,在康熙南巡时被苏州织造李煦进献给了康熙,王国正还被加恩册封为县令。所以就以生母密妃家族如此低微的出身,这就注定了胤禑和胤禄兄弟俩没有资本去争夺皇位。
其实胤禑是自幼是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育长大,按照这个关系来说,胤禑属于雍正生母的养子,雍正应该比较喜爱和信任他,不过恰恰相反,雍正不仅不喜爱胤禑,对他还颇为不信任。
主要还在于胤禑实际上与雍正交集并不多,雍正自幼在孝懿仁皇后身边长大,与生母德妃的关系也就一般,而胤禑自幼在德妃身边长大,与雍正的同母弟弟老十四胤禵关系非常亲密,而胤禵正是胤禩的党羽,也是皇位继承人选中有力的竞争者,所以即便胤禑没有参与争位之事,雍正也不信任他,对他还比较猜忌。
胤禑在康熙时期一直没有封爵,雍正继位之后也没给他封爵,直到胤禩一党彻底被雍正收拾了,胤禵已经被圈禁起来,这时候雍正确认了胤禑没有参与争位,这才授予他贝勒爵位,但是也并没有对他重用,而是派他去给康熙守陵。
最后胤禑由于身体不好,才被雍正召回京城调养身体,雍正还特意加封他为愉郡王,不过他被封为郡王没多久,就在雍正九年(1731年)时去世了,年仅39岁。
所以胤禑由于母系家族出身低微的原因没有参与争位,但是他却因为与胤禵关系亲密而受到雍正猜忌。
被过继给庄亲王一脉的胤禄
胤禄与胤禑是同母所生,都是密妃王氏,虽然胤禄后来成了世袭的铁帽子王,但是当时胤禄比胤禑还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不仅是因为他的生母密妃王氏家族出身低微,最关键的是从法礼上来说胤禄已经不是康熙的儿子了。
康熙晚年时,由于康熙的堂兄弟世袭铁帽子王庄亲王博果铎没有子嗣,康熙为了削弱铁帽子王家族,主动向博果铎提出把自己的儿子胤禄过继给他为嗣子,因此胤禄在法礼上来说已经不属于是康熙的儿子,也就是自动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
虽然博果铎是在雍正继位后才去世,但是胤禄过继给博果铎承袭庄亲王爵位是在康熙晚年就已经定好的了,因此胤禄也就没有资格争夺皇位了。
由于胤禄本身对皇位威胁相比其他皇子要小一些,所以雍正对他就没有太多猜忌,而且胤禄十分拥护雍正继位,他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和器重,在雍正朝胤禄与老十三胤祥还有老十七胤礼都是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的三位弟弟。
雍正临终时胤禄和胤礼以及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成了顾命大臣,辅佐青年的乾隆继位,但是乾隆继位之后不久胤礼英年早逝,胤禄则成了一家独大的辅政王叔,这就引起了乾隆的猜忌。
后来乾隆借着康熙的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逆案牵扯到了胤禄,借机罢免了胤禄的一切职务,并让他在家中闭门思过,胤禄的政治生涯就算是彻底断送了。
此后胤禄就成了富贵闲散王爷,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时去世,终年73岁,胤禄也算是康熙诸子中结局比较不错的了。
所以胤禄没有参与争位,不仅是因为生母家族出身低微,还因为他被康熙过继出去,自动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
寄情于山水文学的胤礼
胤礼是康熙第十七子,其生母是勤妃陈氏,而勤妃陈氏的家族出身也非常低微,再加上胤礼自幼就十分低调内敛,他喜欢在民间自由自在的游玩,在民间他结识了大诗人沈德潜,并拜沈德潜为师,受沈德潜影响,胤礼颇为洒脱豁达,
而且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时,胤礼其实年纪并不太大,也没资格与哥哥们去争位,加之他生性洒脱豁达,所以成年之后的他并无心于政治,反而把精力都放在了诗画方面,整日游山玩水寻找创作灵感。
雍正继位之后,由于胤礼颇有文人的操守,再加之很有才华,因此很受雍正器重和信任,胤礼也逐渐开始参与政务。胤礼为人办事认真负责,这一点很受雍正喜爱,因此他也被雍正册封为果亲王,成为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且器重的三位弟弟之一。
在胤祥去世后,胤礼甚至替代了胤祥的位置成为大清朝的第二把手,从这些都能看出雍正对胤礼的喜爱和信任以及器重。
雍正临终时更是让胤礼与胤禄等人一起接受临终顾命,成了乾隆朝的顾命大臣,雍正还在遗诏中特意叮嘱乾隆要善待胤礼,不要让他因工作而过度操劳。
可是胤礼是个极为认真负责的人,办事一丝不苟且亲力亲为,因此他最终在乾隆三年(1738年)时积劳成疾去世,年仅41岁。
所以胤礼没有参与争位是因他当时太年轻,加之性格原因,而胤礼凭借自身才华和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获得了哥哥雍正的喜爱和信任以及器重。
写在最后
所以康熙除了最后五个老来子由于年纪太小不能参与争位之外,其余这六位年纪较大的儿子都是各有各的原因没有参与争位,其实不争不抢,安安稳稳的选择当一个躺平的皇子也挺好,毕竟荣华富贵这一生都不愁了,因此躺平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