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松育谈 | 急性白血病中医治疗八法(上)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8-02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全国十大名中医馆之一

“名医 名药 熬好膏”口碑相传

页面字小?页面右上角“...”里

就可以调整字体哦

图片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难治之症。本病证型多变,治疗复杂。1973至1991年本人在省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病房配合从事中医治疗工作期间,经治此病达400余例,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就此病的中医常用治法简介如下:

一、益气养阴解毒法

此为本病无其它并发症时最为常用之治法。适用于气阴两虚证。临床主要表现为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盗汗自汗,舌淡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急粒,急单等。

常用药物:黄芪、黄精、生地、杞子、山萸肉、女贞子、龙葵、蛇舌草、仙鹤草、干蟾皮等。若气血虚明显,加人参小剂量常服。

病案举例:余xx,女,60岁。因发热乏力,贫血40余日,经骨穿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幼单44.4%)。

初时外周血象:血红蛋白20%,红细胞125万,白细胞1380,原幼单32%。后用CAP方案治疗,白细胞下降至900/mm3,血红蛋白<20%。红细胞94万/mm3,血小板4万/mm3,复查骨髓象原幼单30.4%。

病情危重,停用化疗,改用中药治疗,药用:红参6克,北沙参、生地各3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玄参12克,天冬10克,五味子3克,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30克。半月后病情好转,血红蛋白62%,红细胞277万/mm3,白细胞8000/mm3,原幼单细胞消失,无临床症状。服上方40余剂2月完全缓解。

二、养阴清火化痰软坚法

此适用于阴虚痰火型。临床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见有瘰疬痰核,面赤升火,盗汗,舌红或舌胖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滑数或细数。多见于急淋、急粒,淋巴肉瘤等。

常用药物:夏枯草、半夏、泽漆、贝母、牡蛎、海藻、黄药子、玄参、沙参、天冬等。若胁下癥积,肝牌肿大者,加莪术、鳖甲等。

病案举例:李xx,男,38岁。因头昏乏力,低热20余日。

血象:红细胞187万/mm3,血色素6.8克%,白细胞4100/mm3,血小板4万/mm3,幼淋1%。骨髓象:原淋+幼淋44.6%,确诊为急淋。患者低热盗汗,头昏,颈、颌下、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黄豆,无压痛及粘连,肝助下1厘米,面赤升火,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滑数。入院后化疗用OP方案,后MP3周,中药每日1剂。

药用:夏枯草15克,半夏10克,牡蛎30克,黄药子15克,蟾皮6克,玄参、生地、天冬各15克。服上方加减出入1个月后,复查血色素10.9%克。白细胞6900/mm3,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3万/mm3。低热、盗汗等症状消失,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经复查,骨髓原淋+幼淋为0。病情完全缓解,后间断服中药,并化疗维持缓解,至缓解16个月后复发,二次入院后,单用化疗,未获缓解而死于颅内出血。

三、滋阴降火凉血法

适用于阴虚血热型。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衄血、斑疹,舌红少苔或苔黄,脉细数等。多见于早幼粒,及各类急性白血病并发DIC者。

常用药物:生地、丹皮、犀角(或大剂水牛角)、玳瑁、赤芍、墨旱莲、茜草、紫草、仙鹤草、参三七、龙葵等。若大出血,气随血脱者,加人参。

病案举例:赵xx,男,20岁。经检查确诊为淋巴肉瘤细胞型白血病。

血象及骨髓象恶化,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加重,胸前及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疹,3天后又增鼻衄且量多,并有齿衄,胸腹下肢出血斑疹密布成片。已呈并发DIC之象。立即加服中药,以滋阴降火,凉血化瘀止血。

药用:生地30克,丹皮、赤芍各15克,栀子10克,紫草15克,茜草20克,另参三七6克(分次吞服)。后因神萎,脉虚,加服红参6克,参三七改云南白药1瓶分4次服),日服2次。4天后出血得以控制。停中药3天又有少量新出血点及鼻衄;再服上方1周,病情稳定,肝脾助下未触及,浅表淋巴结仅左腋下可扪及蚕豆大小1个。精神转振,能下床活动。后转养阴清火、化痰软坚之方,配合化疗,获缓解。

四、清气凉血泄热法

主要适用于白血病并发感染,属气血两燔证者。临床表现为高热持久不退,汗多,口渴,舌红绛或光剥少津,苔黄或灰黑,或有口腔溃烂,或现神志昏迷,或有衄血,发斑,脉细数。

常用药物: 石膏、知母、银花、连翘、生地、丹皮、石斛、升麻、大青叶、青蒿等。若伴肛门脓肿、溃烂,加马氏青敷(青黛、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外敷;若神志昏迷,加牛黄丸或至宝丹内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