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欺父误国”想当太子,晚年穷困潦倒不做汉奸

 kslztqs 2023-08-03 发布于山东
原创2023-08-02 16:35·十一读史看娱

袁世凯一生娶过一妻九妾10个老婆,生下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可谓是人丁兴旺。在袁世凯的17个儿子中间,人们最熟悉的便是袁克定、袁克文了。有人曾这么评价袁家儿子:“长子克定最有权,次子克文最有才,六子克桓最有钱。”而唯一的嫡子袁克定就因“坑爹”闻名。

当年袁世凯之所以称帝,就是这位想当皇太子的儿子鼓动的,所以袁世凯死后,袁克定在袁家人面前特不招人待见。虽然父亲为他留下一大笔遗产,但也耐不住挥霍,以至于晚年生活困苦潦倒。好在表弟张伯驹收留了他。

虽然,历史上袁克定的名声并不好,其实袁克定还是很有气节的一个人。当年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曾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但袁克定拒绝当汉奸并登报发布声明。所以,袁克定虽然犯过错,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并不糊涂。

袁克定,字云台,在袁家三十二个子女中是唯一的嫡出,为正室于氏所生。生于1878年12月,当时袁世凯才19岁。原配于氏是他当年返回河南乡试不第时在家乡完婚的,两人之间属于父母之命无感情基础。

后来袁世凯到朝鲜后很快发迹,并将发迹前相好的沈氏从上海妓院赎出接到汉城。沈氏不能生育,袁世凯派人去项城老家接袁克定来朝鲜。于氏知丈夫不爱她,抵死不肯放克定。袁氏本家又是开导又是威胁,才不得已忍痛放儿子远去。

袁世凯本想要袁克定认沈氏为嗣母。但年仅四岁的克定却很懂事,牢记母亲的教导,只叫沈氏为姨娘,绝口不叫母亲。沈氏灰了心。袁世凯于失望中看出儿子重血缘的天性和执拗的脾气,他倒很欣赏儿子这两个特点,遂不再强迫儿子认沈氏为母,并着意加以培养。

后来袁世凯相继纳入几房妾室,子女众多。弟妹们与袁克定的年龄相差颇大,即便二弟袁克文也比他足足小了十二岁。因此,袁世凯对袁克定另眼相看,好生培养。袁克定自小就侍父左右,无论是袁世凯驻节朝鲜还是小站练兵,或者巡抚山东、总督直隶,他都未曾离开一步。走南闯北,他见过不少世面,阅历颇丰。

袁克定容貌清秀,一改其父五短身材、赳赳武夫之形象。袁世凯为他请了一位德籍家庭教师,故他通晓德文,英文也不错。

袁克定一直在朝鲜长到十六岁才随父回国,以后跟着父亲辗转济南、保定、天津各地,也没有去应试,只是后来挂了个农工商部右丞的虚职。袁克定基本上充当父亲贴心帮手的角色。

袁克定19岁时娶前清湖南巡抚、河道总督吴大澂的女儿吴本娴为妻,由于袁克定属虎,吴本娴属龙,龙虎相斗,需找一“凤”,即属鸡的人从中调和,于是吴本娴进门不到一个月,袁克定便娶了大姨太——小户人家的女儿马彩云。由于吴本娴是聋哑人,马彩云长相不好,两人都没能得到袁克定的喜爱。袁克定后来娶的二姨太章真随,是唱“髦儿戏”出身,人十分漂亮,虽然水性杨花,烟瘾厉害,但袁克定十分宠爱,处处纵容。章真随脾气本就不好,又被袁克定纵容,更是恃宠而骄,有点小事情就在袁克定面前摔东西,袁克定对她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其实袁克定并不太贪女色,而另有癖好——他是断袖癖。断袖风历代都有,到了晚清官场此风特炽。许多官宦人家都养着面目姣好的男童,在家寸步不离,外出则跟随一旁。尤其是戏班子那些演技又高长相又好的伶童更受垂青,或出高价买之置于室,或常招之饮于堂。跟随在袁克定身旁的茂顺便是他从三喜班里买来的宠伶,而小汤山温泉则是他和京师宠伶们饮酒作乐之处。这位袁大公子固然有断袖之癖,然则他的最大癖好尚不在此,而是在权位上。

一直以来在袁世凯身边耳濡目染,袁克定对权力有了认识。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罢官,开缺回籍,到彰德(今安阳)当起“隐士”后,袁克定就成了其父在京城的联络官,负责搜集政治情报,研究朝廷动向,并积极联络父亲的故旧部属,为袁世凯重出江湖做准备。袁大公子介入父亲的政治活动,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克定认定这是实现抱负的大好机会,极力唆使父亲与清廷分庭抗礼,联合革命军打进京城,坐享龙椅。袁世凯城府甚深,比袁大公子清醒得多,认为此刻时机尚不成熟,不宜公开与清廷叫板;倘若轻举妄动,一步不慎,就有可能脑袋落地。

武昌首义似狂飙从天而降,如多米诺骨牌,各省积极响应,相继宣告独立,朽木难支的清廷大厦摇摇欲坠。朝中一时无人,解甲归田的袁世凯成了众望所归,于是他趁势复出,一方面依仗强大的北洋军阀与南方革命党人相抗衡,一方面又向无力为继的清廷施压,最终迫使皇帝退位,并从孙中山手中顺利接过临时大总统的权杖,一时问鼎权力巅峰。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年9月,袁克定对外宣称赴德疗养腿疾,而知底细的人都清楚他此行的政治意图,是以袁世凯私人代表的身份出访德国,故此行是他正式参与国事之始。抵达德国后,他拜会了威廉二世。这位德皇野心勃勃,当时正试图在远东扩张势力范围,于是在欢迎宴会上大吹中德亲善提携,力陈“中国现在搞的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非帝制不能发达,不能自强”,并请大公子回国后一定转告大总统,中国要恢复帝制的话,德国一定尽力相助,将在外交上支持袁世凯称帝。听到他极富煽情的祝酒词,袁克定热血沸腾,既为父亲,亦为自己。他大受鼓舞,更坚定了支持父亲恢复帝制的决心。

袁克定出国前一段时日,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先后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包括南方国民党人反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通过武力干涉国会选举而当选大总统,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使总统负责制得到法律承认等。

帝制议起后,袁克定怀揣着皇帝梦,于1914年回到国内。他在家中刮起了一阵“德国旋风”,给自己和诸弟都定做了一套威风凛凛的德国亲王将校服,以“太子”自居。那段时间,袁克定成了最为忙碌的人,在背后出谋划策,穿针引线,竭力投身到支持其父称帝的活动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态度甚至要比袁世凯更为积极,因为帝制世袭,如果其父做了皇帝,长子即为皇储,假以时日,他就是不二人选,这直接关系到他个人的终身荣耀。

袁大公子或许想做太子想得发狂,挖空心思把袁世凯推向复辟之路。窃国之心所至,是无所不用其极,造“祥瑞”、作“显圣”,其中形迹最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作伪——用一份假报纸,把袁世凯忽悠得甚是迷糊,真以为这洪宪帝制乃天命所归。

袁世凯一向被西方国家看好,他本人也与英美关系不错,却与日本人始终不睦。袁克定迫不及待地鼓噪其父早日登上九五之尊。最初,袁世凯故作姿态,不置可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顺水推舟,最后干脆发话:“你们斟酌办去。”言外之意,你们放手干吧,我就等着称帝了。

就在这时,日本于1915年1月18日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没想到日本方面的野心如此之大,条件十分苛刻。中日双方就“二十一条”进行了多次交涉,在此过程中,袁世凯并未忘记谋取帝位。帝制由于外交问题一时进退维谷,而阻力主要来自日本,所以他特别关注这个东瀛岛国的发声。而袁克定看准苗头,见缝插针,开始了他的政治冒险。此举虽说不上是石破天惊,却也至关重要,且于国法于家规皆不容。

当时北京有一份报纸叫《顺天时报》,初名《燕京时报》,1901年在北京创刊,是日本外务省在京出版的华文报纸。它是日本政府在华的主要舆论工具,其言论多代表其政府立场,故袁世凯公务之余必阅,随时了解时事动向、观点看法,以便见机行事。

袁克定很想让父亲称帝,那他就成了太子,按照古制,未来他将作为继承人君临天下。囿于当时的境况,袁世凯还举棋不定,左右观望,踌躇不前。如果这时他力促一下,给把劲,父亲顺势而上,一切就有戏了。

为了使袁世凯早日下定实施帝制的决心,袁克定竟然想出一个馊主意。他不惜耗资三万大洋,雇了一班笔杆子,每天造假一份《顺天时报》进呈,专供其父阅读,同时严加控制真版报纸进入中南海。文章多由他精心组织,刻意打造,主要内容是全国各界赞成袁世凯做皇帝,当然也包括“日本支持改行帝制”之类的话。目的就是要让袁世凯深信不疑,从而理直气壮地称孤道寡。

在白纸黑字、巧言偏辞面前,袁世凯真的昏昏然迷失了方向。于是,他每天都沉浸在国民坚决拥护而日人亦不反对其称帝的美梦中,仿佛已触摸到那接受三叩九拜君临天下的皇位。

毫无疑问,这份报纸极具针对性和穿透力。袁世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对他有利的内容,而袁克定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投其所好,满纸拥戴。看着父亲脸上不时露出的几许喜色,袁克定自鸣得意,认为效果立竿见影。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假版的《顺天时报》还是泄露了天机,“肇事者”是袁家三小姐袁静雪。

袁静雪是三姨太朝鲜人金氏所生。虽然袁世凯有众多子女,但他最爱这个古灵精怪的三小姐,由于父亲的宠溺,她的性格直来直往,毫无顾忌。

此前,假版《顺天时报》就已露出马脚。袁府中有规定,女儿不准出宫,儿子可以自由外出,因而儿子们能够看到外面卖的报纸与在家中所见有别。尽管如此,一来他们不关心政治,二来慑于长兄威严,所以明知而不问,使其得以继续蒙混。

但好景不长,东窗事发。据袁家三小姐回忆,一天,她的一个丫鬟回家探望父亲,她当时最爱吃五香酥蚕豆,便让丫鬟买些带回来。次日,这个丫鬟买了一大包,是用整张《顺天时报》包裹着的。她吃蚕豆时,无意中发现了惊天秘密。这张前几天出版的报纸,竟与她数日前所看到的论调不同,她甚觉奇怪,于是赶忙找出同一天的报纸加以比对,结果发现日期虽同但内容有异。她找到二哥袁克文问及此事,二哥言称,他在外边早已看见和宫中不同的《顺天时报》,只是不敢对父亲明说。他问妹妹可有胆量。个性叛逆的三小姐极不赞成帝制,当晚,她拿着这张报纸去禀告父亲,袁世凯看后问报纸从何而来,她如实道出。袁世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人做了手脚,他被骗了。

看出破绽的袁世凯大惊失色,假报纸给他带来的快感瞬间消逝。他对袁克定的卑劣之举气愤至极,次日把他找来狠狠地抽了一顿,一边打一边骂他“欺父误国”

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当真就不辨真假么?

既然已迈出奔向帝制的这一步,袁世凯就坡下驴,要一条路走到黑。他谋求称帝更切,终于在1915年12月12日正式申令承认帝位,并于次年1月1日黄袍加身,改元洪宪。

袁世凯倒行逆施,触犯众怒,他在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时,也自掘坟墓。蔡锷率先在云南宣布独立,敲响了帝制的丧钟,仅仅过了八十三天,袁世凯就于1916年3月22日正式宣布取消帝制。后不到三个月,便在中南海居仁堂咽下最后一口气,一命归西。袁世凯死后,跪在灵前的袁克定哭天喊地:“我对不起爸爸!”袁克定到头来自食其果,难辞其咎。

假冒的《顺天时报》随着袁世凯的短命王朝而终结,成了一则历史笑料,也让袁克定的“恶作剧”名扬四海。

据说袁克定在父亲死前,急不可耐地要接班,多次逼迫父亲把自己的名字写进遗嘱。工于心计的袁世凯当面如实照办,可儿子一出门,他就另立一份。等到袁世凯去世,金匮石室打开,袁克定一下子傻了眼,父亲指定的继承人是副总统黎元洪。

袁世凯至死也没失去知子之明,他深知袁克定那点本事,单说北洋那批身手不凡的悍将,就够他受的,更别说一统华夏江山。袁克定真是志大才疏、自不量力。

由于袁克定怂恿袁世凯称帝,对于袁世凯称帝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家人们都把袁世凯逝世这笔账记到袁克定头上,袁克定也因此经历了一系列家庭纠纷,包括财产纠纷。袁克定的四弟袁克端,为争家产,将袁克定告上法庭。虽然袁克定胜诉,但与自己看着长大的四弟对簿公堂,袁克定痛心不已。然而时隔不久,袁克定又因袁世凯财产分配问题,被十三妹袁仪祯告上法庭。袁克定气急之下,给袁仪祯写信宣布断绝兄妹关系,袁仪祯未予回复。而袁世凯的六姨太叶氏,也闹着要将两个儿子袁克捷、袁克友送出国留学,要袁克定出资,袁克定只好苦笑着答应。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开始对袁克定进行一系列拉拢活动,袁克定此时生活逐渐贫困,但始终坚持不做汉奸。据说他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以示决绝。后来有人将刊登他声明的那张报纸装裱起来,并题诗表彰他的气节。

至40年代,袁克定已经是穷困潦倒,家中佣人也减少到只剩一人,这位姓刘的老仆人,对袁克定忠心耿耿,说什么也不愿离去,也多亏了他,袁克定才能吃到街上捡来的白菜帮子和窝窝头。但即便落魄至此,袁克定不改其“太子”做派,每次吃饭,他都坐得绷直,将餐巾戴在胸前,一手持刀,一手持叉,慢慢将窝窝头切成片,以咸菜辅以进餐。
  新中国成立后,袁克定被聘为北京文史馆馆员,这才有了每月60元的生活来源。后来,这份生活来源因遭人反对而失去,只能到街道办事处领取每月20元的救济金生活。1958年,袁克定去世,享年8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