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路(作者:陈佩君)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8-03 发布于江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九江路

陈佩君

图片

从中山东一路至河南中路这一段的九江路,是一条永不拓宽的马路。白天和晚间我都走过,相比之下,感觉晚间的这一段的九江路更有味道。某年冬日,全家去东方明珠塔一日游,登高之后俯视,九江路感觉就像一根细线条。不过,换一个角度仰视,便会生出“外滩附近几条马路唯有九江路看得到东方明珠”的赞叹声。

上海女人雪花膏

图片
图片

其实,隔江相望并不能说明谁大气谁小家碧玉,当年豪横霸气,今天转变低调不张扬,是说世间万物风水轮流转,是说人间有常情。上海的金融中心虽然移居到对面的陆家嘴,但这条曾被称作“中国华尔街”的九江路,依然让你能在历史华章中读到上海金融绚丽的一页。

图片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沿着九江路这条路,横过四川中路,又横过江西中路,然后到河南中路为止,更多的是想阅读欧式复古的建筑和品尝美食所带来的视觉和味蕾享受,除此以外,停下脚步拍几张照片,让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一日晚上,一位诗友邀请我们几位到九江路“成隆行蟹王府”小坐一会儿,挂电话之际,补充一句,一定要穿上漂亮的旗袍,九江路有民国风味。

图片


图片

渐进中秋酉时,天未完全暗下来,雨刚过,地面是潮湿的,一位摄影助理提着反光摄影布,不时地测量一对新人与反光板之间的角度,摄影师也在选择拍摄角度。这对新人基本听从摄影师的意见,不过,也会向摄影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成隆行蟹王府”的上几层楼是居民楼,晚上,万家灯火,与底层的“成隆行蟹王府”的烟火气和谐交融。相对之下,白日的感觉差了一些,洗过的衣裤会不经意从窗台上晾出来,不过也会晾在里弄的过道上。好在这条路往来行人甚少,即使有匆匆而过的目光,注意力大多也停留于风格各异的建筑。所以,摄影师不会担心自己的摄影水平,相信一定会拍出有内涵而有意义的婚纱照。



图片
图片

当我们围坐八仙桌上,一位诗友就说道,临街房子或者处于小区边缘位置的房子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一概而论,但不管怎么说,要马儿好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事,住在上海高价地段的房子里,主人感受是复杂和矛盾的。东道主说道,来这里的客人需要预约,如果只有两个人来,有时还要与陌生人拼桌。我说所以今天四个人正好围绕八仙桌四边,不会受影响。东道主问道,是否要沏一壶半生缘的茶?一位诗友连忙回答,今晚就来一杯月光,金盏蟹粉是酿制一首下酒的好诗。然后又有一位诗友问道,在这杯月光里能否品尝出民国风味呢?你们知道九江路在民国时期叫什么路吗?就这样,不知不觉又把话题岔开了。

图片

九江路,也叫“二马路”,由于靠近黄浦江纤道,最初名为“打绳路”,两次鸦片战争,英国人为彰显自己在中国的地位,将上海租界内的道路均以中国各省市名称命名,暂时把它叫“杭州路”。或许上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一座城市的缘故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黄浦江、苏州河、十六铺码头见证了上海河道变迁与城市发展,又或许江西九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码头之缘故,最后便决定“二马路”命名为“九江路”。

图片

懂的人都知道九江路是历史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街,也是上海最适合步行的一条路。喜欢写诗的人,大概是出于一种长期躲在“大马路”南京东路身后的“二马路”表现波澜不惊的样子而感到好奇,或者纯粹是来寻觅繁华都市里隐藏的宁静而来。热闹的中山东一路,就这么一不小心拐弯,便拐出了一条幽静的九江路,热闹之后突然间的幽静,仿佛把自己置入到美好的青春年华中。

图片

近日,有位诗友聊起他已仙逝的老父亲曾在外滩中山东一路24号工作过的故事,不一会儿,又聊到一代名伶胡蝶与潘有声在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举办婚礼的那些事。不过,这些都是一带而过,估计认为多聊作古的人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他把话最后落到了九江路小吃店和“safeden”咖啡店上。他说那天上午在外滩办完事情,就来到九江路一家24小时营业的面馆,吃完一碗肉酱拌面之后,看了看手表,觉得离下午要办的事还有时间,于是,便来到这家“safeden”咖啡店,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小吃店的老板不知靠过客的来源还是靠附近居民客流量?反正他觉得饱食一顿中餐之后来咖啡店小坐一会儿感觉是很不错的。

图片

其实,适应一杯咖啡,却不能适应一套西餐的人不止我这位诗友。这家“safeden”咖啡店是新开的,开在闹中取静的河南中路九江路一段,情不自禁地促使你把脚步放慢一些,再放慢一些。Safeden即能让外国人读得出词意,也让国人感觉到“安全屋”的一份宁静。怪不得诗友说,如今真正明白九江路为什么会是“小众马路”。

图片

近日,我坐地铁2号线到南京东路站下,出了3号出口站,在附近办完事,便顺道走到了九江路。避开快节奏生活带来疲倦,欣赏藏在慢生活里的文化碎片,心情是愉悦的。想起了曾有过夜色斑驳砖墙给我腾出空间的情景,想起了一边品着一盅放几滴米醋再放几许胡椒的蟹黄花胶黄鱼羹,一边欣赏两位身穿旗袍的女子在暖色调的灯光下弹琵琶悠悠扬扬的声音,也想起有过以这条路为题创作小说的设计而特地来这里感受体验的情景。或许民国的浪漫不属于寻常百姓,宿命的必然也不可能丢失被生命沾染尘世间的烟火气,携一纸情书从民国风走来应该不是不可以的。

图片
图片

我对写诗的女同胞说,若去九江路逛一逛,你会沾染上嗲嗲的味道。她们向我扮了一个鬼脸,说,不信。

图片

鸣谢:陈佩君女士赐稿分享!

图片

作者简介: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丹飞文学奖首席签约作家。诗、散文、小说见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文学报》《劳动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出版有诗集《行囊》(中国文联出版社)《魔都咖啡》、长篇小说《无法刹车》(以上文汇出版社)。有诗作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诗歌《永不消失的电波》被中宣部推送。曾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北京文学散文三等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