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电十分钟续航300公里,这项黑科技有哪些车能买到?

 SUV大咖 2023-08-03 发布于广东
买车用车就找SUV大咖


自从电动汽车成为了市场上的一个新选择之后,对于续航焦虑的问题就不绝于耳。很多新能源车主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在路上总要时刻注意剩余续航的存在。燃油车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车主知道几十公里范围内必定会有一个加油站的存在,只需要花五分钟加油,便可以带来几百公里的续航。


因此,如何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成为了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必修课。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几种技术方案,一是通过增加电池度数,提高利用率来增加续航。二是采用换电技术,实现和油车一样的补能速度,但是目前只有蔚来以及网约车在普遍使用。

为什么800V高压快充是最优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三种,那就是通过高压快充来快速补充续航能力,这也是目前比较被市场所推崇的一种方案。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自主传统车企开始押注800V高压平台,将其视为是解决充电焦虑的大招。


主流纯电动汽车采用400V平台,直流快充电压也在400V上下,通过物理公式P=UI(功率=电压*电流)可得知,若提高直流快充的电压至 800V 上下,在充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可得到更大的充电功率。


简而言之,即同样的时间内,搭载800V高压平台车型,相比采用400V平台的车型,可以充进更多的电量,从而达到缩短充电时间的目的。不仅如此,在充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800V 高压快充架构下的高压线束直径更小,成本更低,电池散热更少,电池成本更优,也更利于大规模市场推广。因此,800V高压平台也被自主新能源车企,视为“换一种思维缓解车主充电焦虑”的良方。


那么,800V高压快充究竟能有多快的充电速度呢?800V 高压可以达到300-500kW的充电功率,仅需5-10分钟就能迅速补能,续航里程能够增加200-300公里。不同的车企之间充电速度不同,但是相较于400V快充来说,已经实现了质的提升。如果800V高压快充能够实现普及,这个充电速度能够充分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车主上个洗手间抽根烟的功夫,就已经能够再跑很远了。

搭载800V高压充电系统的车型有哪些?



保时捷Taycan是业内首款采用800V高电压平台的车型,早在2019年推出的时候就已经搭载,这个充电速度也是吸引了一波土豪消费者。按照官方数据,其能够将充电功率提升至350kW,在22.5分钟内电量从5%充到 80%,提供300km的续航里程,这对当时动辄需要1小时的充电时长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采用前驱异步电机+后驱同步电机动力组合,在补能方面也是有着业内出众的水平。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采用800V高压快充技术,充电功率达到187千瓦,能做到充电10分钟补充近200公里续航里程的便利性,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15分钟。


小鹏G9作为小鹏的旗舰级SUV,虽然在上市的时候因为定价和配置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在充电方面的速度不容小觑。在电池和动力方面,小鹏G9拿出了革命性的技术。新车除了最高702公里的续航里程之外,还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充电速度。


前两个月完成上市的小鹏G6,同样是将高压快充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G6是一款800V高压碳化硅SiC平台+3C电芯打造的产品,快充峰值功率可达280kW,在超充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可增加300公里;即便是在国家标准快充桩上,相比传统400V平台的车型,其充电速度也能快1倍以上。


路特斯首款纯电旗舰SUV Eletre,是目前高端纯电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选择。作为该品牌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产品,它在动力及快充等方面进行了革新设计,其中应用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令Eletre的快充性能成为同级车型中的佼佼者,Eletre采用的800V三电系统可为动力电池提供更高快充功率,其峰值功率可达420kW,实现20分钟快充至80%电量。


捷尼赛思GV60基于E-GMP纯电平台打造,同时也是该平台下的首款车型。新车定位为一款纯电中型跨界SUV,充电方面,捷尼赛思GV60可实现400V级快充以及800V级超高速快充,支持最高350千瓦的充电功率,最快18分钟将电量从10%充至80%,在充电速度方面展现了不错的实力。

写在最后

虽然800V高压快充有效地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但是普及800V首先需要高压带来的充电安全性问题,超充桩需要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布局,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其次,充电设施的普及还需要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后,成本问题也是普及800V超充桩面临的一个挑战,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因此距离大规模商用依然需要较多的时间等待。

上帝给了人类有限的力量

但是却给了他们无限的欲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