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小学生说谎现象

 一线教师丁爸 2023-08-03 发布于浙江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

《看见孩子》。

作者:贝姬.肯尼迪。

看了这本书,对于低龄段孩子说谎现象有了新的认知。

下面分享给大家。

一、为什么会说谎

1、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越小的孩子,越喜欢玩假装游戏,这让我们的孩子有时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在想象的世界中,孩子拥有最大的自由,拥有最美好的假想。

你来到房间,看到孩子把房间里面的一样东西打坏了,你知道这是孩子弄坏的,你对孩子说,是不是你弄坏的。

孩子可能会说,自己只是在房间里面玩。实际上这个时候,孩子是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我只是在房间里面玩,我并没有弄坏,我多么希望这样东西是好的啊。

实际上,孩子是在表达一种愿望。

家长如果看到这一层,处理起来也会更加关注孩子内在需求与安全感。

2、说出真相会威胁与父母的依存关系。

孩子时刻在乎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乎父母对自己的感受。

孩子可能会思考,如果自己说出实话,让父母不开心了,父母是不是会远离我。

从这个角度看来,孩子说谎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3、维护自身的独立。

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控制,孩子也是一样。

在认知尚未健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会用一切方式,哪怕方式是不合理的,也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是不被干扰的。

而说谎则是满足这一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途径。

孩子拿了东西,说自己没拿。

孩子没洗完作业,说自己写完了。

都是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失控。

所以,家长会发现一个现象,你明明发现孩子说谎了,你指出来,孩子就越反抗,说谎可能越厉害。

二、如何应对。

这是这本书最值得看的地方,面对孩子出现每一种问题,作者都是给出了一系列育儿工具。这些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容易上手。

如何应对孩子的说谎行为,作者也是给出了一些具体工具:

1、把谎言视作愿望。

正如上面说的,孩子说谎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愿望。

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愿望出发。

孩子在房间里面打碎东西,孩子说,自己只是在玩,没有打碎。你就说,宝贝,我猜你也不想让这个东西碎掉对吗?

当然了,家长可以为愿望的基础上再升级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儿时经历。“妈妈小时候,在父母房间玩,也打碎过东西,当时很害怕,害怕被父母批评。”

2、静置处理。

孩子发现自己闯祸了,可能为了逃避责任,可能会马上冲上来,更你说,妈妈妈妈,那个事情不是我做的,我真的没做,我没有,我没有。

此时可以暂时不做回应。

因为此时孩子正处于一种防御、内疚的状态,其实看起来孩子是来跟你交流了,但是内心他是抗拒沟通的。

所以此时,简单回应即可,“好的,这样啊,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等会来处理。”

3、假设事情会发生。

孩子说谎,有时是存有巨大压力。

要相信你的孩子如果说谎了,一定是有原因的。

既然有原因,家长则是需要给与孩子更多理解。

当你发现孩子已经说谎了,此时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老师跟我说,你在学校总是不写作业,这应该是是原因的吧。妈妈知道你如果想做一件事情,迈出第一步一定很困难。能跟妈妈聊聊吗,或许妈妈可以帮助你。

4、为孩子提供帮助。

最后一种或方式,实际上是需要家长转变角色,面对孩子说谎,家长需要从批评角色转化为帮助角色。

一方面明确告诉孩子,咱们家是一个可以说实话的地方吗,哪怕有些事情说出来不怎么好。另外则是跟孩子说,需要家长做出何种改变,孩子才会说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