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为何却成了河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

 归雁1965 2023-08-03 发布于河北

按照2018年的数据,河北省衡水市属于人口不多、经济不彰的城市,人口数量仅比秦皇岛、承德、张家口这三个河北省最北端的城市多一些,GDP按总量计算居河北省第9位,如果按人均GDP来算则位于第8位。

这样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特殊的物产、美景、美食以及其他容易让人记住的事情,很容易在大家的眼中“泯然众人矣”,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但是衡水市确实还是有两个比较容易让人记住的特点的,第一当然是它的高考经济了,最近几年发展的如火如荼,把周边市、省的考生都吸引过来不少,远的甚至还有西部省区的考生都过来就读。它的第二个容易被外地人记住的特点则是拥有一个在华北平原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的第二大淡水湖,不过如果按单体水面积算则是华北第一。

这个湖就是衡水湖,在越来越缺水、干旱的华北千里大平原上,有这样一个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的大湖,怎么不引人注目呢。这个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桃城区、冀州、枣强之间,湖面75平方公里。但是如果告诉你衡水湖今天能够呈现出这样的景象,仅仅才有40年的历史,你会不会感觉很惊讶呢:这么大的一个湖泊,难道不是天然形成的?

当然,衡水湖的基础是天然的,在河北省地理研究所1975年出版的《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中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1983年时的地图,不规则红线围住部分大约为古湖泊范围,三个小圈为文中所说三个湖泽

大概意思就是在很早的时候,在河北省中南部有个极大的极大湖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湖泊逐渐淤塞(原因大概主要是黄河改道北流、漳河携带泥沙多等),大湖后来分成了宁晋泊、大陆泽、衡水湖三大部分。不过笔者对于介绍中的古湖长约67公里表示怀疑,今天的衡水湖周长已经有40公里,应该为670公里之误。

古湖消失后,宁晋泊和大陆泽存在了很多年,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19世纪的后期,才彻底消失。但是衡水湖虽然在历史上较长一段时期是湖水绵亘百里,浩瀚无边,可运重物,可行兵船,甚至传说在三国时期的曹操、袁绍曾在此操练水军。但是,到了清潮康熙年间,作为衡水湖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漳河,被人为改道从今天的河北邯郸馆陶县入卫运河,以补卫运河运输水量的不足。从那以后衡水湖的补水来源主要是靠滹沱河和滏阳河的泛滥来水,由常年性湖泊演变为季节性湖泊,在缺水年份就露出大片的荒地。

清代时的地图上标注衡水湖为盐池

在那个时候,一些有为的官员就有了将这些荒地变为良田的打算。先是在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湖泊里剩下的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即导入滏阳河,并且建筑石闸,使水泄出后不再回流,逐渐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但到了嘉庆以后,又“闸废河淤”,良田荒废。同治七年(1868年),滹沱河北徙,不再经冀州、衡水与滏阳河交汇,衡水湖的水量更少,成为了低洼的盐碱地。面对这个情况,冀州知州吴汝纶在光绪十年开渠通滏,开挖成一条长六里余、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把积水排到滏阳河里,由于把多余的水汇掉,把低洼的盐碱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泄积水于滏,变沮洳(音,意为低洼的湿地)斥卤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

时间行进到了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联合国成立了善后救济总署,统筹重建二战中受害严重且无力复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中国成为了受害最严重的最主要需要被帮助的国家。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向华北解放区运来了一批汽车和小型拖拉机,为充分利用好这些物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几个行署抽调了一批有文化的工作人员及在校学生,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拖拉机技术人员培训队”,选择在冀县和衡水之间今天的衡水湖这片土地上进行学习操作农业机械和发展农业生产,半年内就开垦了荒田六千亩。但在当年也就是1947年9月,由于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培训队全体人员和机械设备奉调中原解放区,开垦出来的土地由沿岸村庄的农会、民兵代种。虽然有了这样的安排,但由于这里比较偏僻,离村子远,人力畜力有限,耕作不便,导致许多土地被撂荒。为此,冀南行署在1948年决定成立国营冀南区冀衡农场,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在此后的十年间,冀衡农场共开垦荒地4万多亩。自制的三联播种机还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展示。

但是这些辉煌到了1958年时却戛然而止,那时候全国各地兴起了大修农田水利、兴修水库、发展农业生产之风。在衡水和冀县也不例外,哪里适合搞水库?无疑在古代就是大湖大泽的冀衡农场所在地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水库主体建设。这项被称为衡水县衡水湖引蓄水枢纽工程,又称衡水湖蓄灌工程,使得衡水湖之名首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由于衡水湖的建设,成立仅10年的冀衡农场也只好搬迁,不过后来由于衡水湖长期高水位蓄水,湖周围的提灌、截渗、排碱等工程不配套,造成沿湖土地碱化,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到了1962年又退蓄还耕,重新由冀衡农场耕种。

上个世纪70年代衡水湖卫星图片,可见还是一片田地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衡水湖的蓄水又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修筑围堤、兴建引水枢纽。从1973年开始,衡水湖就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从滏阳河上游引水,水量时多时少。1985年,建设完成了从卫运河到千顷洼(衡水湖的别称)的引水工程“卫千”工程,从这时起衡水湖实现了稳定蓄水。1993年山东、河北两省又达成引黄入冀协议,每年引黄河水到衡水湖,保障衡水湖蓄水及衡丰电厂用水。

至于冀衡农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转型,最终变成了化工企业,后来由于治理环湖污染,冀衡农场化工厂于2005年停产,设备搬迁,2012年春冀衡农场的2.1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区被拆除成了衡水湖的景区入口生态主题公园。今天人们仍能在湖区的西部看到湖底水面之下的田垅、沟渠,仿佛在诉说着衡水湖由湖泊、沼泽变成良田,又由良田变成湖泊的历程。

衡水湖水面下的田地、沟渠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