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打我和阿渡回乡工作以来,每年的清明节,他总会出去一天,说是,这一带有五支武家后人,清明这一天,所有的武家后人代表都要聚在一起,一起祭奠武家的老祖宗、聚下餐。
昨天,阿渡说,今天带你一起去。从那一刻起,我一直心存期待:五支人马,肯定有好多人吧,不知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会发生些什么事,应该很有意思吧。
一大早,我们草草吃过早饭就动身前往今年做东的人家。做东是轮流的。等所有代表聚集齐、商讨分好祭点之后,五支人马要各自奔赴要祭奠的祭点,最后,再汇聚在东家吃顿午饭。
我们到的时候,东家的院子里只有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在闲聊,“来得太早了,肯定绝大多数人都还在路上。”我这样想着,就到附近走了走看了看。十多分钟之后,院子里的人多起来,上了年纪的有八九个,平均年龄应该有七八十了,个个白发苍苍,老态毕现。除了我们,还有五六个孩子,小的六七岁,大的不过十多岁。“老人倒跑得快,年轻人应该还在路上偷懒吧,还得再等一会。”想到这,我正准备拉着阿渡再去走走,阿渡说,人都到齐了,要分工,出发了。
闻听,有点惊讶:原来祭奠的队伍是这样的!
接着,那些颤微微的老人,提着祭品分头上路了。摩托车只有四辆,用来跑远路,有两辆还是两个十多岁的孩子骑来的,于是,理所当然地,两个孩子担当起了司机。没车坐的,就走路去近处的墓地。
扫墓归来,天阴着,雨还没下,老人们就坐在院子里聊起来。桌子上,摆的有瓜子花生槟榔和茶,零食,他们都没动,估计牙口不好,嚼不动了,只是时不时的喝口茶。问问彼此的身体,谈谈各自子女的状况。说起谁谁谁,去年清明还健在,今年已不复在世,于是,都忍不住唏嘘感叹。有的说,现在日子好过,有吃有喝,想当年,吃了这一顿,都不知下一顿在哪儿。活到七八十了,也值,李世民做了皇帝,不也才活五十来岁么……这样说着,每个人好像都特别知足。
吃饭时,老人们坐在一桌,菜很多,大鱼大肉。“吃吃吃,来尝尝这个。”他们客气亲热地让来让去,一个站起来,将一碗扣肉一人一块、挨个夹到每个人碗里。其他老人也是如此招呼。孩子那一桌,就热闹了,一个说,好好吃,好好吃,说着站起来,三下五除儿,拔了半碗自己喜欢的菜;一个说,我就知道今天有好吃的,早上我就没吃饭;一个说,如果,我们天天坐在一起吃饭就好了,真好玩……
两三分钟后,孩子全都放下碗筷,跑出去玩了,老人们还在慢慢地边吃边聊,吃的很慢,菜也动的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