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渡:一幅犁田的画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前两天去村上办事,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处处洒落着勤劳的身影,有搞家庭建设的,有菜地里种菜的,有田埂镐草的,有拆洗晾晒的,在路上正看见一个大爷在犁田,那种老式的水牛,用牛钴箍住,拉起犁钯,一垄接一垄翻着,煞是回味,在这个“铁牛”横行的农机现代化时代,有人还用牛坚守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一手绝活,真是不易。

    记得小时候,家里犁田是一件大事,需要提前半个月跟有牛的师傅去预定,并且准备青草、稻草一大把放在家里,等牛中午休息的时候给其享用。

犁田是一门绝学,须全身配合:一手扶犁,一手持竹条子,双脚配合着向前进并用左脚踩踩去年没有犁碎的沉泥,口里念叨着:“啾”、“吁”、“哇”等等使唤口诀。

“啾”,其实是催赶着牛儿快点走,在大块的田里,翻直垄,一说“啾”,牛儿可劲儿往前窜;“吁(yu)”是让牛儿放慢点走,在田垄拐角疙瘩地儿,一说“吁”,牛儿会听话的配合着转弯;“哇”是让牛儿停下来的意思,一到要休息或者掉头的时候,一说“哇”,牛儿准会晃着尾巴,老实巴交的停下来。

训牛犁田、放牛吃草、赶牛走路时,我们都会用到一根细细的竹条,因为牛儿的皮实肉厚,对粗大的棍子打它有如挠痒抓虱,而细条的竹枝打在它上面是往心里疼而不伤其筋,能起到让其痛并记忆着,所有训好以后的牛只要你竹条在手,它必定任由你使唤。

老黄牛、老水牛犁田我们是不要担心它三心二意的;而对于新教会的牛犊子来讲,我们还要在其嘴巴上套一个嘴罩子,以防牛在犁田时对前面的青草垂涎而光顾吃草去了;戴上嘴罩子,牛儿对着脚下的青草也只能干瞪眼。老牛一般就不会,因为它知道,犁田完以后有足够美味鲜嫩的青草等着它,犁的时候只要像牛一样猛使牛劲儿就行。

回到现实,艳阳高照的天空下,鸟语花香的山坡旁,三分见方的田地里,没田泥的浅水,一头黄牛,一位老人,老人瘦高个儿,一双赤脚,一双裤腿高挽,一条围裙系腰,一身粗布衣服,要不是旁边有个二层小洋楼不经意的点缀,说这是七八十年代的牛耕时代可绝配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