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霞:老糊涂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田奶奶今年88了,细细算来,她独居的日子有11年了,田大爷下世也竟有23年了。这些渐渐增厚的数字,一日日诉说着她的苍老和糊涂。


(一)咬窗根

       每个月总有几天,清亮的月亮正好镶嵌在田奶奶的窗户里。银白的月光就如瀑布从月亮里泼洒到她的床前。


       田奶奶坚定地认为那是一座桥,她夜夜祈盼着田大爷能如一片落叶踩着月光飘落到她的床前。她有太多的话想给他说。


       她等待着,寂静中,始终没有任何响动。


       “噢,你看我老糊涂了”,田奶奶恍然大悟,“糟老头子,还是死性不改,回来了也不吭一声,骂你多少次了,还是三枪打不出一个屁。

       “砖头仿你,还是你那死德兴,好喝!喝点子毛尿水子有啥用?!见了酒比见了娘亲,喝醉了,就跟你一样,躺在地上撒泼、哭,你还笑,丢人不丢人,一辈子!昨个,又醉了,两口子……


       “还是瓦片儿知道疼人,头几天,给我买了两件褂子,买了一兜啥果,也不知道啥名儿,你肯定也没吃过,给你留两个,在箱盖子上……


       “玉广这孩子,说废就废了。老师说几天没去上课了,说是打电脑,能去哪呢……


       田奶奶就这样絮絮叨叨地说,说庄稼的墒情,说家里的鸡狗,说毛孩娶的新媳妇,说平坟了都要火葬了……月亮早就听厌,走了;桥,也不见了;只有夜游的东西东游西荡着;蛐蛐儿在墙缝里“织织——”地叫着好。伴着五更的鸡鸣,田奶奶打着哈欠,昏昏欲睡,稀里糊涂,辨不清梦里梦外。


(二)糊涂人的糊涂事

       春末,田奶奶从闺女家回来,依然走小路,路上飘了细雨,寒意甚浓。路过一座石板桥,她见桥下的柴堆上蜷缩着一只眼角沾满眼屎的小狗,浑身瑟瑟地抖着。田奶奶看了几眼,叹口气,转身过了桥。走过两步,略一迟疑,她还是回了头,下到沟里,抱起狗,艰难地攀爬上来,踽踽地往家赶。


       就这样,她有了三条狗,一只猫。此外,她还养着几只鸡,两只鹅。晴日里,鸡卧在土堆里扒拉,鹅迈着方步在院里的草丛间叼草,三条狗,跳来窜去地撕咬。“坤呀,就你小,就你淘气,还不歇歇,春儿,燕儿,也不懂事,跟着他瞎胡闹……”每每此时,她边敲着拐杖嗔怒。闻言,三条狗,便歇住了,驯服地蹲卧在她脚前,你啃我,我抓你。猫,抬了抬眼皮儿,又不屑地合上,继续困觉。她一出门,常是三条狗前后护驾。夜里,鸡上架,鹅守门,猫卧在她枕边,狗们蹲在她床头。


       后来,狗又生了狗,猫又生了猫,这是后话。


       终于过年了,儿孙们提着大包小包地全都回来了。一进她的院门,各各吓一跳,不知是进了动物园还是屠宰场。他们一边尖叫着跳着避着进去,一边抱怨着她越老越邋遢。鸡狗轰出去,卫生足足帮她搞了三四天,才勉强能住人。
一日,午后,大家靠着墙根,晒暖儿,唠嗑儿。田奶奶撕了一大块卤牛肉喂几个小狗,又剪开两盒安慕希喂猫,撇着没牙的嘴嚼着火腿肠一口一口抿到猫的嘴里。就像五六十年前,她给自己的儿女嚼饭。


       “娘,那都是给你吃哩——”常年不在家的三儿媳妇大叫。


       “别吭声,随她,畜生都比她自己金贵。”大二媳妇扯扯老三家的,撇着嘴,用眼神示意,“炖的排骨汤,一口不吃,稠哩喂狗,稀哩喂猫,你说她吧,没办法说,没花你一分钱,经常请人帮忙捎着买点干鱼,鲜鱼,说猫吃不下饭了——一个人非得买个冰箱,一个老婆子有啥用,还不是给畜生用……”提起田奶奶的糊涂事,大媳妇渐至愤慨。

       做大娘的正讲得痛快,扭头看到身旁的侄子侄女,扑哧一声笑了,“你看恁奶糊涂不糊涂,那三条狗就是恁仨,一个叫坤儿,一个春儿,一个燕儿……”坤儿,春儿,燕儿打小没了娘,是田大奶奶一手带大的。大了,出去了,一年半载电话少有,人也很少回来。三个年轻人听了,闷着头没吭声。众人以为是羞赧,纷纷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她去恁王奶奶家串门,临走,将人家的一串钥匙藏了起来,害得恁王奶奶三四天没敢出门。后来,还是恁老朱奶奶说,有一天,恁奶奶鬼笑着去找她,悄悄告诉老朱,说她将王奶奶的钥匙藏在灶屋的柴堆下了。咱老朱婶子不说,谁找的到。事后问她,她说,不知道,你说糊涂不糊涂……”

一下午,大家拿着田奶奶说了又说,气了又笑。田奶奶耳背,听不清,看着大家又笑又看她,就也跟着笑,还时不时插上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大家更欢了,都说她越老越糊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