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渡:借书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前几天,金霞想借本人教版初中的语文书看看。
       心里想,这该到哪里去借呢?附近读初中的一个没有,读高中的倒存有两三个。先问问侄女武瑶吧,她正读高中,或许有。武瑶一找,没有。不巧的是,她接着就要动身去学校补课,没有时间帮我们借。

       忽然记起晏银,不远处的一个邻居,也在读高中。昨天,她还在我们家蹭网。一到她家,发现门上挂着一把锁。一打听,到同学家玩儿去了。
       抱着最后的希望,去找武耀,我最小的侄女,十五六了,在长沙读职专。她翻了又翻,终于翻出几本书,可,都不是。她其他的书,她也不知道去哪了。看她时髦的聊着微信、QQ,于是请她帮忙借借问问。最后多亏她神通,三五分钟后,打听到隔壁村子的一个女生那正好有这本书。于是,赶紧开车过去,借了过来——一本书终于到手,看来还是附近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在我读书当年,根本不用费此周折。



       记得,在巴江中学读初中那会儿,一个年级有五个班;后面几届新进的初一也都有四五个班。而现在的巴江中学,全校只有三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也就二三十个人。生源寥落。当然,学生去市里面读初中是一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生源确实少了。

       记得读书时,放学后,很多人都习惯把书留在教室里。上什么课,随手就抽什么书出来。后来,出现丢书现象,在学校放书的人就少了。但,若每天都背着所有的书上下学,确实有点累,毕竟课程太多了。所以,我们只带着第二天上课要用到的书。也有很多时候,记混了课程表,而把要带的书忘在家里了,怎么办呢?借。去隔壁班级借。反正有三四个班可供自己消遣。

       那时候,我借书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多亏自己做事还有点条理和记性。有些人,可不这样老实。有的为了联络感情,会在带了书本的情况下,还去找隔壁班的同学借书;有的人,为了显摆自己朋友圈的广阔,会去借个好几本,然后分发给自己班上的同学;有的,可能纯粹为了好玩,也去其他班上借本书,就为看看人家记的笔记或者看看其他人在她书本上留下的“印记”或者给主人写点什么。
       记得,有人专门向自己喜欢的人借,借回来,在书里夹张小情书,一来二往,两人可能建交了;有的,会在人家书本空白处,绘一幅拿手的漫画,以显示自己的才情,当然,显摆不是纯显摆,目的还是有一点的,到底是何目的,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有的,会在书本里写个小段子,以博书主人一笑,主人呢,也礼尚往来,回一个,天长日久,这书的内涵就丰富了;有的会在书本里布下迷宫:“请翻到48页”,等对方翻到48页时又会在48页处写一句,“逗你的,请翻到65页”......

       当然,除了借课本,也会经常借借课外书,武侠小说、故事会之类的。那时,书少,一本书要辗转经过多人,要排队等着。现在读书的时间或者说氛围都少了、淡了,即使现在想看什么书,到网上去买一套也便宜、方便,慢慢的,去借书的人也懒了,能借书的机会也少了,去借书的心情也淡了。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否还有借书这一说?

信名称:夜半思语
微 信 号:ybsy2016
二 维 码:
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