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霞:最动听的声音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10月13日下午,  回家路上。


       “妈妈,再过几天、半个月就是重阳节了吧。”益平自顾自地说着。


       我怔怔望着窗外,听见了,没回头,也没吭声。孩子,不都是过了这个节日,盼那个节日么?


       “你从河南回来的时候,叫姥爷接来我们家过节吧?”益平忽然趴过来,看着我,郑重建议。然后,又冷不丁扭头向益康发问:“益康,我想姥爷了,你不想你爷爷么?”


       闻听,一阵愕然和感动,半天说不出话。我怀疑是自己听错了,还是益平梦魇了说胡话?他怎么知道重阳节就是老人节?他又怎么得知我要回河南?这些天,被父亲病危的消息左右着、磨砺着,心,时而坚硬,时而软弱,困在自己设防的围城里,早已失去任何沟通交流的欲望,何况跟他这样未通世事的孩子?他怎么忽然对姥爷这么上心?这是绝少有的事。


       一直以来,他对他姥爷可有可无存在的淡漠都让我倍感遗憾,甚至生气。可这又怎能够怪他?从他出生,带他回河南的次数不过四五次,每次父亲都是忙进忙出,很少有功夫陪他逗他,偶尔父亲有空想带着他们几个孩子出去玩玩,因为陌生,他总是半推半就地相跟着,他和父亲之间总是横着一段无法一时消融的疏离。


       暑假,父亲来湖南两次,前后共住了半个月,第一次,父亲身体还好,兴致好的话,他会带着几个孩子喂鱼、游泳、散步。第二次来,父亲身体已不是大好,精神不济的时候,就躺在床上看看书、睡觉。虽然有的是空闲,但他已没有多少心力去招呼小孩儿。


       每次喊益平给他姥爷送点水果,他都不太愿意去。他的理由是“阿姥爷不吃。”然后,学着他姥爷的河南腔调,“不吃!我不吃!我不好吃。”腔调、拖音、重音、神情都学得惟妙惟肖。确实,每次水果送上去,父亲的推辞借口总是这几句。益平最喜欢吃火龙果,父亲最讨厌,好像多看一眼都觉得恶心的那种厌倦。这于益平很相宜。


       也许,正是这些零零碎碎的接触,在他脑子里将姥爷的存在、形象一点点建构,一点点累积成温度和想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