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去岳阳取车,和金霞得着空,也去岳阳楼边转了转。 去之前,对于岳阳楼的了解,不外乎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很早就听说会背此篇者,门票免费,赶紧抽背金霞,她果然倒背如流。我心甚是放心。再想,记起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浩瀚博大的气概,可见一斑。再想,再想,绞尽脑汁无一字,真是书到显摆之处方恨少啊。 经一大姐指引,顺利坐上公交车直达岳阳楼。来到售票处,门外的广场上有好几百长沙明德中学的学生正排队入场,金霞一听说门票要70多,一时改变主意,道:“要不我们去周围看看吧,好风景往往不在景区内。其他地方说不定也有惊喜哦!” 于是,我们转而朝洞庭湖方向,往下走,迎面一条巨大的木船停在水泊边,上书“草船借箭”。干巴巴一条船略显单调单薄,但是好像当年长江边上硝烟弥漫的场景依稀还在。在文化景区观景无非这样,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景区旅游,若能做到景入人心,让人感同身受,很难。沿路向下走,临岸眺望,只见江中河水湍急,大小船只往来。沿着文化堤朝前走,柳树成荫,寒风飘荡,一幅幅往昔诗人骚客颂咏岳阳楼、洞庭湖、巴陵盛状的诗句都刻画在上面,不禁也当一回文化人欣赏起来。 有老舍的:天上一轮月,庭前雨桂花。 有吴松林的:夕阳红胜火,煮沸一湖波。 有赵右麟的:波光铺月色,渔火伴涛生。 ...... 文化堤尽头,苍松古木旁,几块巨石围成一水池,一个巨大的戟形铁器摆放其中,锈迹斑斑。仔细端详,“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历史沧桑感犹在。 和金霞商量,我们决定去堤边走走,感受一下那种: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波撼岳阳城的场景。 当日风大,风寒凌厉。逆风而行,迈步难开,呼吸不畅,风将耳朵割得生硬坚疼。我们选择顺风而行。 放眼望去,真是水天相接,天水共色。烟波浩渺,波涛汹涌,层浪递推。巨轮磅礴,在水面上也显得渺小,何况人呢?古人有“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不是没有道理。忍不住在大江之边显示自己的渺小,拍照一下。向前走去,有一个小岛一样的景观,站立于上,不禁对着长江大喊:“啊——”声音瞬间被天空吞没,没有回音。扯开嗓子后不禁又大叫两句:“啊,金霞——大美女——”波中只听见江风呼啸——“是”。 最后一站去了巴陵广场,广场中有一处后羿斩杀修蛇的雕塑。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古代中国的巨蛇,也叫做修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 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天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即湖南岳阳)。 想着如果益平跟来,肯定会在长江边上撒欢地跑。心有遗憾,在木刻店遇见当年我小时玩过的陀螺,当即买下,现在他已经能够挥舞着小鞭子玩得很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