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叶辉荣》 一直想着去同事叶辉荣家浪浪,一直没机会,上周末天气晴朗,应叶站长盛情邀请,欣然前往。 叶辉荣,个头不高,精瘦,朴实,寡言。他是中沙林业站副站长,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对草木挺有研究。 之前和叶站长有过三次印象深刻的交集。第一次,中沙镇田心村桎木山起火,值班的同事们都去扑火,我看见一个中年男士,举着一大枝湿重的松树枝极速麻利地扑打着一堆火苗,动作可谓,快准狠!他奔过我旁边时,热切地说了一句:“要好滴罗,注意自身安全。”然后又扎入到另一处火场边缘。我不禁心里感叹:“这猴精的家伙,打火可真是一把好手啊。”我紧随其后,几名兄弟也都就地取材,奋力扑打着地上的火苗。无形的热浪烫得脸火辣辣的疼,不一会,喉咙就干得难受到不行。后来,明火都已扑灭,那个中年人仍在冒烟的地方仔细地巡查扑打。这个人就是叶站长,那时我刚在中沙参加工作。 第二次,我请他带我去探寻中沙所有的百年古树,他非常乐意。记得那是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之时,我和叶站长一骑摩托,兜兜转转寻访了一天。对于每一棵树的名字、年龄、习性、故事,甚至有些树木的药用价值,叶站长都如数家珍。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的看看保护标牌有没有掉,树干四周有没有被虫蛀掏吃......当走到原先老道冲村的时候,那里有一片百年老松树林,林林总总起码有几十棵吧,据他介绍,这个树林可是我们中沙的宝贝啊,随便哪一棵都历经世事沧桑,能保存下来这么一片可真的不容易,看到有些标牌不见的时候,他有些着急;发现有些人把一些小杉树苗慢慢的往上面移种,好似要霸占这一块也比较无语;走到坡特别高、特别陡的地方,总是提醒我不要太靠边上,几次说起怕那个坡还会塌方,影响到这些古树掉下去......仿佛中沙的每一棵树都是他的心肝宝贝一样。 第三次,是今年下半年和叶站长同在公略驻村,他农活很在行,和人家家长里短一沟通就瞬间拉近了距离。等到开展工作,大家都也乐意配合。 上周末,一见我们过来,他立马放下了手中的活迎了上来,因为骑摩托车,寒风中的我们毕竟还是有些抖落,他赶紧邀我们去柴火灶里烤火,嫂子热情的给我们沏茶、拿瓜子。稍事休息,我们朝既定目标九峰山进发,旅途非常愉快。 去九峰山登高途中,沿线总有不少被积雪压断的树枝、朽木,叶站长每每遇到,都不忘把其挪在旁边,仿佛本来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样,道路上遇到比较大的石头,他也总是把其移至路旁。一个小小的善举,无形中赠给后来之人一份坦途。善举虽小,然而,习以为常的做法,总给人很踏实可靠的感觉。(善良随和,心灵品德高) 午饭前,休息的空档,我们在他家院子前后转了转,前院、房侧的山坡上、池塘边、菜园边,有序地栽种着、点缀着:葡萄藤、石蒜、茶花、月季、桃树、油茶树、杉树、橘子树、柚子树、四季青、罗汉松、映山红、蔷薇......种类多,数量却不多。叶站长说,春夏秋院子前后特别好看,他不喜欢出去打牌串门,就爱在家里这收拾收拾,那拾掇拾掇。有时,到山里去,看见好看的小苗也挪回来试种,发的多了,也分给邻居。他非常爱花,爱到非常痴迷的地步,即使很晚回到家,也要打着手电筒去看一看树上的花骨朵儿;早晨一起来也要去看看,再洗漱干别的。虽然铁汉一枚,他却有着柔情的一面。我大老粗一个,正该多多学习。(爱花如命,家园美如画) 在吃中饭的空档,瞥见一个做工精巧的碗柜,不得不回忆起小时候家里爸爸制作的那一个,爸爸的木工手艺我是比较信得过的,特别是筷篮上雕刻的一朵向日葵是栩栩如生,刀法纯熟,但就是有点抠,制好后也不舍得拿点油漆漆亮一下,不过碗柜用着确实方便,后来土砖灶屋被雨水淋湿倒塌,碗柜也损毁其中。碗柜形象,现在犹依稀记得,可和叶站长做的这个精巧个儿一比,爸爸的手艺怕得也只能逊色三分了;这不屁股上坐的竹靠椅也是出自叶站长之手啊。他还勤于自己安装水管、电路、铝合金门窗。(巧手持家,生活甜如蜜) 聊到欢快处,叶站长还不好意思的说,“就是楼梯间这个双控灯泡不会布置”,我喝了二两米酒,就着酒劲也不怕害羞地显摆,一定请其拿纸和笔来,在本子上比划着,不知道当时酒后豪气干云比划清楚了没有,但他那种学习的态度,难道不更应该是我要学习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