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渡:颂哥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他啊,我一直叫他颂哥,一个老实人。一个非常扎实肯干的老水利人。每每说起过往,颂哥就回忆起,从1988年开始,他就一直与水利打交道。“中间也出去干了几年建筑,心里还是想着水利,就回来了。”自此,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中沙大山深处的河流、水库。

       今年,我的工作换到了水管站,对于水利,我是一窍不通,很多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颂哥。他不仅对水利精通,擅长讲解,而且非常乐于教我。每次去现场,我都跟着他,一则熟悉地方,二则深入学习水利。

我们一起去高紫水库举行防洪演练

去龙山花石水库进水槽查看

去桂花水厂查看水厂运行情况

去梅龙水库开展防汛检查

去梅口倒虹管查看施工

去各水库查看启闭机运行情况

去沧泉查看水渠的整修情况

去仙人桥现场查看水渠整修情况

去高紫水库渠道查看漏洞

去现场查看水渠漏水隐患点

去现场与群众了解工程情况

……

        今天,我们来到田心村小洞四组,查看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因为年久失修,这些渠道总是漏水,上游水库一放水,流到这里,水就从底板石缝中四处外漏,沿线农田往往遭遇水灾。我们担心着,再这样下去,整个渠道都可能崩塌。没办法,这次搭借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工程项目,借机好好的整修一下。

        他严格、谆谆叮嘱工人师傅们一定要注意底板上的质量,一定保证至少10公分的厚度、保证密实。内心说实话,总希望着施工者能修得扎实些,能固若金汤地多用上几年才好。我们沿着渠道向前走着,其实大多渠道都是年久失修,淤泥很重,但苦于项目、资金有限,每年也只能尽量争取着搞一段算一段,清一次过一年。

        其实,做一名真正的水利人,真不容易。了解到的隐患越多,愿望就越多,心情也越沉重,责任也越大,一旦下雨,总是诚惶诚恐,担惊受怕,不是怕承担责任,而是担心辖区内人命财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中沙镇位于湘乡市最西南端,这里山清水秀,属于源头水,境内高紫水库、花石水库、虎山水库、梅龙水库如宝玉一般洒落山间。现在看来,春水到处荡漾着朝气蓬勃的春天气息。每天胡颂林都会在各处水渠、水库巡查。他检查各个地方的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质量,或在水库边查看水库的水位,溢洪道是否有杂物堵塞,防洪物资储备是否充分......

        “高紫水库库容239万立方,现有容水量123万立方米,东干渠灌溉桂花梅口;南干渠灌溉田心茅畲;西干渠灌溉小洞……”说起高紫水库的情况,胡颂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原先是高紫水库管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开闸放水、管水、巡查渠道、察看堤坝隐情、清理溢洪道、防洪...每一件都摸着良心做好,每一件做起来都是那么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其实,这熟练背后,都是一年一年俯下身、沉下心来的践行和坚守。

        2016年6月15日,中沙镇连续下了三天暴雨。颂哥说:“当时那条进水槽山水很大,花石水库容量小,眼见着水位一直涨一直涨,一直在警戒水位之上,形势很危机。我们当时一边开大水闸放水,一边减少山水往水库里面流,一边要加强堤坝巡查预警。”当时水库还没有进行除险加固,尚属带病运行,而水库下游是中心村、大杉村上千口人的身家性命,防汛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任谁都捏着一把汗,生怕有任何闪失。市镇两级领导坐镇指挥,镇上所有工作人员都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发布预警,随时监测雨情,随时查看水位,随时巡查堤坝,随时准备着待命抗灾。

        “第二天很多地方出现崩坍,我们也是立即登记,立即摸排,立即开展村民自救、立即向上级报告争取抢修,齐心合力,共度难关。”虽说险情已经过去,说起当初,颂哥依旧心有余悸。

        半个月后,中沙基本恢复了农业生产,颂哥喘口气,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巡查防控等日常工作。

        颂哥家离镇上很近,有时,晚饭后我也去他家坐一坐,见他整理家务、含饴弄孙,极具条理和耐心,现在他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一家人过着平凡喜乐的小日子。虽已年过半百,颂哥对工作依然不懈怠、不摆老资格、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就是干这一行的,干一天,就尽力对得起手里的这碗饭。

——2018年4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