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渡:算盘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这几天,益平一再提醒我,他们要学珠算了,要买个算盘。

        我一想,不急,我小学用的算盘应该还在,回家拿就行。

        思绪回到小学二年级,老师在讲台上演示着1+2+3+...+36的算法过程,流利而潇洒;我们崇拜着,看着,记着老师的一些指导,记着一些口诀,现在只记得最简单的几句了: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上一去五...“大家照着我的样子也练习练习666吧。”老师演示完后,会心一笑,意思就是要求我们能从1熟练的加到36不出错,这样就可以放学回家了。

        接了这个任务后,同学们就好奇又欢快地打起来,数学课上打,自习课上打,下完课也打;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也找到了规律,也记得从1加到10就是55,加到20就是210,加到30就是465,如果不是,就是哪里弄混了,又重新开始。直到打得既快速、又准确。放学前去数学老师那里演练完成,才被放回家。如释重负。

        其实,打算盘,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如卖油翁所言:“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回到家,翻箱倒柜的找着,到底放哪里去了呢?柜子上,书架上,工具架上……可算找到了,一层灰落在上面,比较小巧的那种,当年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时候,估计也花费了好几块吧。于是拿到水龙头底下好好的冲洗一番,心里真的开心,没想到我那时候的学习工具还能留给益平继续用。

        路上,金霞给益平开玩笑说:“你可要好好保管,这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以后传给你崽用。”

        说到算盘提到岳父,金霞说,当年岳父打算盘确是一把好手,只听见噼里啪啦,手影上下翻飞,还没回过神,三下五除二,结果就出来了。那时的算盘,梁柱是黄铜的,边框和算珠都是枣木的,沉甸甸的,漆着朱红的漆。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如果留着,真的也算古董了。

        益平看着算盘缝里的粉尘,心底有点堵,一到学校,就接来水,拿起废旧的牙刷,刷了又刷,洗了又洗。擦了又擦。小孩子大概还是喜新厌旧的,他几次说起,他们学校外面也卖算盘,差不多也这么大,八块钱一个。并建议我们去看看。不忍却他的意,我们一起去看了下,小巧精致。我们逗他:“咱们家的可是古董算盘哦。与众不同。”他脸上渐渐有了笑意。

        惊喜于现在的教育里没有把珠算给丢弃,心里特别高兴,希望中国这种传统文化能多多保持、坚持、并发扬光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