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个周末,和金霞回了趟新宁县回龙镇,寻找当年教书的时光。
2010年6月份,我从华新水泥辞去工作,正值游手好闲;金霞生完益平不久,也带娃在家。家里还算穷困潦倒,生活也还捉襟见肘。恰逢其时,金霞的室友婷婷打来电话,邀我们去邵阳新宁做私立学校的老师。不多思虑,满口应承,欣然前往,败在窘迫生活的石榴裙下。
那一年,是认真学习、转变自我的一年。
我不是师范类毕业生,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的根基,未考取教师资格证:硬着头皮去教一群小屁孩。肖校长为了让我少备课、随便和孩子们玩一玩,教一教、没有学业负担,特别照顾我:任教两个一年级的数学。
第一个星期,只有周四、周五有课,我不知从何教起,拿着课本,左研究,右看看,觉得太简单了,没得什么教,课堂可谓叽叽喳喳,老师可谓浑浑噩噩,学生可谓欢欢喜喜;于是出点题目给他们做吧:8+9=,9+7=,5+16=......学生们总算安静了下来,一周仅有的两天总算过去。
星期五下午,肖校长找我谈话:“武老师,我觉得你不会教书,1、课堂没有纪律,要先把课堂稳定下来;2、没有认真备课,上课要讲的内容不能系统的输出;3、布置过难的作业,学生完不成,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都学过,但我们是一年级又需要重新学,上面这些算式应该是一年级下学期才开始学的。新学期主要是教他们认数、比大小就行了。”接着又说:“我觉得你爱人张老师教的还可以,你应该多向她学习学习。如果教的实在不行,你就回去算了......”说得我当时无地自容,希望见缝插针钻进去,但咬咬牙,还真不能放弃,就像在华新水泥的同事胡元龙说的一样:“难道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的堂堂化学化工大学士,连几个小学生的数学都教不好?”
后来,学校校务会也充分考虑,调整让我任教二年级(2)班的数学和四年级的语文;我利用周末的机会,认真总结、反思,认真备课,找好课堂导语,找活课堂内容,新的一周,我严抓纪律,加上生动的上课内容,总算过了关,得到了校长和其他老师的认可。
所谓万事开头难,大姑娘上花轿,坐过一回就好些了。此后的教学,那群小屁孩还真能对付了。特别是二年级的数学:两个平行班,我任教的方法是每节课上课之前,第一句话就是: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接着整个课堂就会跟着背诵起来,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把乘法口诀表背得个滚瓜烂熟了,也正因为如此,那一次连头脑反应比较慢的肖湘同学也打了68分的高分。看到通知书,他那个高兴劲呀,真的是大喜若狂。他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及格。其实现在回过去一总结,二年级还真没教什么,真的无非就只有:乘法口诀表。但是小学生接受能力慢,只能掰碎了、揉烂了的讲,最后加烂熟口诀;就像掌握了武林秘籍一样,任何妖魔鬼怪的题目就都容易了,期末考试无非是6X8,要么就是8X6,还要么难一点就是一排6个同学,8排总共有多少个同学。最终,我们那个班展现出了全镇综合第一名的成绩。
对于四年级的语文,我也是颇有感觉,在我手里,从不布置太多的家庭作业,后来所有同学都争着在学校就能轻松的把家庭作业做完,搞得比较懒的同学,都不好意思欠我的作业。很多同学不敢这么嚣张、轻松的回去,总感觉不会遇到这么善良的老师,总会提醒我家庭作业是什么啊?我总是回答:“家庭作业就是:1、玩得开心点,别玩得太辛苦了。2、有时间多看点课外书。”对于课外阅读我一直比较推崇,要求每周检查一下摘抄和一周读后感。而在课堂上我狠抓基础默写,空闲时侃侃人生经历;自己没得侃了,侃侃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的人生经历,以揪住他们的专注力神经。后来,通过运气使然,自己任教的四年级综合排名也是全镇第一名。
那一年,是勒紧裤腰带、辛苦工作的一年。
工资收入,我1200元/月,金霞1400元/月。
荤菜大多是:6毛钱一斤的白萝卜炖三元一斤的筒子骨(那时候筒子骨还不算值钱)、一元一份的猪血、一两块一斤的豆腐皮......。
蔬菜大多是:白菜、包菜、莴笋叶、红萝卜......
那时候学生的饭菜要在教室里分,分剩的饭比较多的时候,偶尔我们也留一点晚上吃。
每天下午会去三个超市比较哪种蔬菜便宜,哪个东西有打折;路上有丢弃的塑料瓶会捡着。
金霞为了参加特岗教师的面试,买了一身六七十块钱的衣服,我觉得也非常漂亮。
有一次逛超市丢了一把伞,金霞忽想起来,飞跑着回头去找,跑得太快,一不留神,还被超市门口卷起的铁皮深深割了一刀,伤口像一个张开的嘴巴,有两三厘米深,血流不止,当时,我没留意,她更是没觉得怎么样......大约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人的忍耐力不可限量。
那一年,是快乐满足、充实自我的一年。
从没有想过去旅游,看在眼里的却都是风景。
到学校后面的桔子林里,探探险,偷尝一两个桔子,照张相。
在寝室一起看了一场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直看到凌晨两点,感觉比电影院看还值。
有空的时候,就去老街转转,看看老房子,老店面;到资江边上走走。
那一年,是提高自己,砥砺奋进的一年。
第二学期,工作之余,我们都参加了相关考试,金霞考到双峰县特岗教师,我考到湘乡市大学生村官,都离家比较近了,生活才稍有好转。但怎么也不曾忘记那一年在那艰苦奋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