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帅强:一个人和他的故乡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2010年,一个17岁的年轻人来到北京。当时,火车的窗户被一层雾气蒙着,是一个冬日。

        头一天晚上,在北京的深夜,因为对陌生的恐惧以及对家的思念,他泣不成声。不可思议的是,这时他想到的不是亲人的面孔,而是家里的猪圈,他第一次把猪圈和温暖联系在一起,萦绕在他心头的是,睡在自家猪圈都比这里好。他偏执的认为,北京是肮脏的。

        当色彩鲜艳的阳光,照射着是电子厂车间的银白色毒烟时,我对他的偏执有所原谅。我必须承认一点,就是当他处在这样的环境时,他并不为这样的环境感到不幸,反而,房租的贵贱更让他牵肠挂肚。这时候,人和人的区别好像消失了。

        没有一个人不拥有梦想。当这个年轻人在一大块的地图上熟悉了一小块土地上的几条道路后,他也就有了自己的小世界,有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一个有一小块草坪的广场,挨着一条缓缓高上去的路桥。他经常害羞的把一支笔和几张纸藏在身上,躺在草坪上心不在焉的望着广阔的星空,有时候,他真的能写出一句诗来。那时候,他还不能理解生活的广阔内涵,即使他当时就在其中。这是一个漫长且充满痛苦的过程,有些认识是付出了深重的代价才得到的。不过,人的困境是永无止境的。

        几年后的一天,他回到他的家乡时,也是一个冬天。祖母因为一时不慎,整个右脚被严重烫伤,卧在床上已经有些日子了。于是,有段时间他整日坐在祖母的床边。令他难忘的情景,是在某一天太阳西斜时发生的。一个比祖母还要长几岁的老太太,她的白头发明亮而且干净。她们是一辈子的邻居,和朋友。后来这个老人滔滔不绝地,甚至几乎是喋喋不休地讲起了她一生的信仰,这些信仰是通过故事来表达的,这些故事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年轻人躺在床上,他听着两个老人用语言在交流,感到室内的空气逐渐冷了下去,他用力重新裹了裹被子。他甚至没有记住故事里任何一个人的名字,但这个情景不可思议般的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

        有一次,他和他妹妹聊起了这件事,他不无慨叹的说:

        “那代人是好的,无论如何她们是在信仰中度过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