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霞:近视,也挺好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近视,也挺好

1

     其实,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近视真的还挺好。

     是2020年的春节吧,疫情将全市的人都围堵在家里。假期一再顺延。路上行人稀少,街面寂寥空旷,冬日的阴霾愈加萧索凝重,春天走来的脚步,好像也因而迟疑蹒跚起来。

     一日,趴在窗边,我无意间瞥见楼下的绿化带边竟然开起了一片簇新的粉黛。不知是桃花,还是樱花,亦或是海棠?那么红艳艳的一片,那么簇新,繁茂!春天到底是来了啊。心内突然莫名地被什么填满了,丰盈而明亮,甚至涨满感动的风潮。

     以后每日,有事没事,我总爱趴在窗台上望一会,好像花的明媚,不经意间也开在了心上。

     又一日,益平凑过来和我一起向外张望,我指给他看那片花开。指了又指,益平一直看不到,我急了,指着那一片红,“就在那,就是那啊!淡绿色的人行道边上。”

“那不是花啊!

那是新换的几块红色瓷砖!”

哦,我笑了。

     你看,因为近视,我比别人更早地看到了春天。

     因为近视,我或许少了明察秋毫的犀利,但是,却或许比别人更容易领略到万物的神韵之美以及大地的苍茫朦胧之美。

     在我眼里,山间的一条条山路,就是一把把开启大山秘密的钥匙;秋天,漫山遍野的红红黄黄,就是一副副大自然随手涂抹的色彩斑斓的油画;远山只淡淡一痕,恰似黛玉的罥烟眉;阳光下,春天的新绿,簇簇点点,泛着光泽,可不就是绿精灵眨巴着眼……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里这样描述苍茫的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勾勒,可谓一绝。我甚至怀疑张岱应该是一个近视眼,如此,他才能领略到大雪覆盖下的人间苍白空阔,万物渺小的雪之神韵。

     也许,这种混沌,更是一种难得糊涂的生活态度。

     生活上哪有那么多丁是丁卯是卯的是非对错,世界是具象的,又是混沌朦胧的。视界,是用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看到的,无论视界是否清晰,你心里领略到的美才是真的美。

2

     我近视之前,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早已忘了,也并不觉得遗憾。只记得,村里邻家的婶子曾不无激动地说,“金霞小时候那两只眼睛骨碌碌的,又大又亮!”也许,在她的眼里,我近视后的眼睛让她很是怅然。

     也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怎么突然就近视了,是打着手电筒偷偷趴在被窝里看《红楼梦》?是点着蜡烛在熄灯后的宿舍看小说?是就着昏黄的光一边烧火一边读故事……都无从知道。总之,黑板上的字渐渐看不清了。

     一日,我随口跟父亲说起我的近视。我不过随口说说,我知道他忙,也没心思搭理我。

     但,那一次,不知为什么父亲上了心,竟当做一件大事郑重地为了配了一副眼镜。300多。在九十年代,那是一笔不小的钱。那天的阳光有些刺眼,拿着眼镜出店,我抬头看了看太阳,不知为什么,低下头,心里却莫名溢满了悲伤。

     那副眼镜我从来没舍得戴过,想起了,就小心翼翼拿出来,打开,像审视一件珍藏,细细用绒布擦擦镜片镜框,再默默放回抽屉。

     黑板上的字,我越来越看不清,哪怕坐在第一排也无济于事。进入高中,我不再抬头看黑板,有时也定定地看着黑板,其实眼前一片苍白;有时,就定定地看着某处,支着耳朵,追着老师的声音,在知识的大海里一桨一桨地漫溯,往往听着听着就搁浅了,就迷失了;后来,我不再追随老师,任他们领着一众同学划桨开大船,我一个人撑着一叶小舟在书本里寂寂求索。好在,后来的高考,总算幸运地勉强跟着众人一起上了岸。

     再接着,我到了科大,遇上阿渡,有了这后来的人生。

     如果人生回溯重来,我依然还是这样选择。一个人他只能活在现有的认知里,只要一直向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友情链接:

阿渡:捉到两个故事

金霞:哇,贼美!

金霞:雪中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