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伍姓溯源

 暗香浮动w 2023-08-03 发布于山东

  

  

一、 姓氏源流

1、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了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3、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周朝,军队编制中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源于改姓而来:①回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马儿罕人伍儒,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洪武二年,伍儒奉诏迁居今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博士。后裔世居江苏省南京市。②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察哈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尔喀蒙古,元朝时有冠汉姓为伍氏者;武尧氏、乌扎喇氏,世居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③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满族温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④源于锡伯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锡伯族伍都氏,亦称温都氏,世居今黑龙江海林张广才岭及乌苏里江流域。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

堂邑郡:春秋时为堂邑,晋代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北)。

椒邑郡:春秋时,楚国灵王分封给大夫伍举作采邑,为今安徽全椒县襄河镇椒陵山一带。

【堂号】

“孝友堂”:孝是指对父母孝,友是指对兄弟友爱。春秋时的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国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听信谗言,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伍员逃到吴国,帮助吴王伐楚,一举灭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员就掘开他的坟墓,打了他的尸骨三百多鞭,报了父兄之仇。

安定堂、武陵堂:以望立堂。

另外,还有明辅堂、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敦叙堂等。

  

三、 历史名人

伍奢(?~前522年):楚国椒邑(今安徽省阜南县)人,生于楚国乾溪(今安徽省利辛县),楚庄王时重臣伍举之子(一说伍举之后),伍子胥的父亲,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傅,后来由于费无忌对太子建的陷害,牵连伍奢被害。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伍孚(?~约191年):东汉末年越骑校尉,字德瑜。汝南吴房(今河南遂平)人。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后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董卓作乱,孚着朝服怀佩刀见董卓,欲行刺,不中,为董卓所害。

伍乔: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年)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

伍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伍隆起:新会人,宋代名将。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钝:明朝鄞人,字文琏,才识出众,长于言辞论辩,人们都劝他出仕。但他的母亲不希望他离开左右,故伍钝绝口不提仕进,一心侍奉母亲。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结庐守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

伍福:字天锡,明朝时临川人,正统九年(1444年)举人,历任咸宁教喻,陕西安察副使。伍福风格高迈,诗文典雅,兼工书法,编著有《咸宁县志》《陕西通志》《苹野纂闻》《三吴水利论》《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

伍文定(1470年~1530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常州推官时,曾随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论功第一。开拓西南及宦官斗争,卓有建树。官至兵部尚书。天启初,追谥忠襄。

伍瑞隆(1585年~1666年):字国开,又字铁山,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举第一。仕至河南巡道。谢病归。明亡入山不返。号鸠艾山人,亦署鸠艾二山道民。工诗,善书、画,尤善写牡丹。笔势飘逸苍劲。著怀仙亭草、雩乐林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等书。年至八十余。《香山县志》《顶湖山志》《广东通志》《王渔洋感旧集》《玉雁楼笔记》。

伍崇曜(1810年~1863年):原名元薇,字良辅,号紫垣,商名绍荣。府学廪生。咸丰间因办理畿辅赈捐而赐举人。捐官为布政使和荣禄大夫等衔。先祖由福建晋江迁居广东南海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已在广州经营对外贸易。乾隆四十九年,其祖父伍国莹受粤海关监督的委任为行商,开设怡和洋行。嘉庆年间,其父伍秉鉴接手经营。嘉庆十八年(1813年)成了首席商行。道光十三年(1833年),伍崇曜接替其兄元华任怡和行商和十三行公行总商。次年,怡和行财富总额超过2600万两白银。

伍肇龄(1826年~1915年):字崧生,四川邛州(今邛崃)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张之万榜二甲二十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人才众多,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着有《石堂藏书》《石堂诗抄》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

伍中豪(1905年~1930年):名昭茀,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耒阳社区伍家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第一爱将,开辟了赣南根据地、闽西根据地,建立夏幽根据地,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毛泽东为红四军党代表)、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红十二军军长、红二十军军长、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央军委委员,毛泽东为主席)。与林彪并称为红军中的两只鹰,与林彪、黄公略、彭德怀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朱毛红军“四骁将”。1930年10月初,伍中豪与警卫排战士到赣西南各县去调集红军独立团集中,途经安福县城,突遭敌安福靖卫团袭击,仓促应战,战士死伤过半。伍中豪组织突围,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时,弹尽援绝,被靖卫团杀害。

伍修权(1908年~1997年):祖籍湖北大冶,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昌。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伍修权同志于1997年11月9日零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伍国仲(1916年~1999年):四川省苍溪县人。1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连长、营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三十四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三纵队八旅二十二团团长,教导团团长,皖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军区西阳军分区司令员,四川军区江汉军分区司令员,云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云南保山边防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思茅军分区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伍纯道(1932年~1993年):生于广西全州文桥镇宅地村,字辛治,号三不足斋主人、伴月楼主。195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中文系。自幼随祖父学书,楷书初习柳后临颜,行草宗二王,于张旭、怀素、苏轼等名家墨迹均有涉猎,隶书由《曹全碑》经《乙瑛碑》而入《石门颂》,篆书攻《毛公鼎》《散氏盘》等。擅各体,用笔老辣多变,结字端庄浑厚,喜作榜书及长卷。作品入选第一、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出版有《伍纯道书法作品选》等。

  

四、宗祠通用联

系承伍胥;望出安定。——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伍姓的源流和郡望,“伍胥”,即伍子胥。

才真国土;惠是棠君。——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时,少傅费无忌挑拨平王与太子的关系,伍奢力谏被杀。伍子胥经郑等国入吴,助阖闾夺取王位,整军经武,攻入楚都郢,掘天平王墓,抽打尸体三百鞭。后来,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清和,吴王夫差答应了,伍子胥谏阻,吴王不听,被赐死。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伍尚,伍员之兄,任棠邑大夫,贤而有惠政,人称棠君。

枝容世泽;安定家声。——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地区伍姓宗祠联。

忠则尽命;孝当竭力。——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节录伍相国(伍子胥)庙联语。

武陵归隐;文定忠忱。——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伍洪,不求仕进,隐五陵原,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代伍文定,有文武才,累迁兵部尚书,谥忠襄。

抱朴武陵隐;文定儒将风。——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宁化人伍洪,其兄伍泳、伍潢、伍浚都以父荫而补官,只有伍洪不肯仕进,隐居武陵源,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代滋人武文定,字时泰,弘治年间进士,官吉安知府,与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有功,官至兵部尚书。

文琏称孝子;楚州号佑场。——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孝子伍钝,字文联,鄞人。才识出群,富于词辨,人多劝之仕。因母不欲钝去左右,遂绝口不言仕进,笃志奉养,母殁,庐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下联典指宋代太常博士伍佑,字佑之,宁化人。大中祥符进士,寻差楚州团练推官。州有盐场久废,佑议兴复,役不及民,甫期而就,岁入缗钱数万,人称伍佑场。

安常处顺千秋裕;定国兴邦万代昌。——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典出伍姓的郡望为“安定”,此为“安定”三字的鹤顶格嵌字联。

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李鸿章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李鸿章书赠清代四川名人伍嵩生联。

居官廿年称廉吏;仕宋三世尽忠良。——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举人伍佐,字文峰,新化人。授河南府通判,迁赣州府同知,后擢知思南府,居官二十年,以廉介称。下联典指宋代名将伍隆起,新会人,三世仕宋。宋末,率义兵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其麾下谢文子杀隆起,以首降弘范。宋相陆秀夫惜之,刻木为首以葬,又募人执文子,戮杀以祭墓。

微斯人吴其为沼;赖此老海不扬波。——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苏省吴县伍子胥祠联。

誓报父兄,英雄气概;才兼文武,儒将风流。——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末吴国大臣伍员,原为楚国人,字子胥。父奢为太子建傅,以直谏被杀。他避难出走,间道奔吴,依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使公子夺得王位。后辅吴王阖庐整军经武,一举攻楚灭郢,受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受任为大夫参赞国事。下联典指明代兵部尚书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弘治进士,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惟诗书方能格后,子孙见闻只此,虽中才不致为非。——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贵州省普定县伍氏宗祠联。上联告诫子孙以孝友处世,兄弟和睦。下联要求后代以诗书传家,即使不成栋梁,也不至于为非作歹。

  

五、字辈排行:

四川乐山:奇宗永绍先世达光昌盛奇宗永绍先。

湖南石门:祖宗善良天生子孙忠孝永昌世代晚年积德本支千载芬芳。

福建莆田:仁义礼智信德纯征炳玉先贤启或藻鉴辑龙章。

安徽无为:洪汝效守常绍先开懋业。

  

六、取名规则:

伍姓孩子取名首字最好不用零声字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首字最好不用上声字,双字名应避免全用an韵母或上声字。汉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伍”字的“五”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