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打嗝 邑有白翁,为人佣守瓜田者也。好杯中物,至晚,必携酒至瓜田以守夜。 比邻有狐,时见之,过往两不相扰,白翁恒以为常。 一夜,翁欲饮时,壶内空空如也。再欲吸烟,荷包半瘪。愕然间,暗中闻狐嗤嗤作笑。翁骂道:贼狐,必惩之。 再一夜,捡兔粪数丸,捻碎,掺入烟荷包。 未几,听狐“嗝”声频频,继之顿喉颠肺,颇不能忍,至瓜棚求救。 翁曰:酒好饮乎?狐作揖不迭。 翁又问:烟好吸乎?狐已嗝嗝连声,不能言语矣。 翁乃持凉水一瓢,瞅其欲嗝,揪其耳亟灌入喉。嗝声顿息。 盖旱烟掺入兔粪,吸之则打嗝。灌凉水立愈。 余葫芦 余葫芦三楞,性憨直,卖酒为业。酒铺位于陋巷。小本生意,不免锱铢必较,但酒色纯正,人咸以诚信誉之。 一夕,忽有叩窗沽酒者。门窗相连,余葫芦自窗棂伸手接钱,手被反缚于门外吊环,牢不可破。原以为熟客相戏,哀求之,孰料,绝无应者。 百般挣脱,手则逾缚逾紧,疼痛彻骨。大恐,疾声呼号,值夜深终无援者。 捱至黎明,有早起赴市贸易者为之解厄,视之,不过麦草约子而已。 终不知为何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