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唐代开元年间,泾县(今安徽泾县)有位县令姓汪名伦,字文焕。别看一区区七品芝麻官,却是胸怀磊落,性情洒脱,慷慨仗义,喜交天下文人、豪杰,算得上一方名士。汪县令久仰诗仙李白的鼎鼎大名而无缘相会,一直深感遗憾。忽一日,机缘终于来了,汪伦打听到,李白正旅居南陵县本家叔叔李阳冰的家里。南陵与泾县毗邻,汪县令跃跃欲试,提笔挥毫,给李白写了一封邀请信。 信中首先倾诉了自己对李白人品才学、风流蕴藉的久久仰慕之情。接下来,却颇费踌躇,泾县有什么风物胜迹足以打动李白呢?汪伦不禁浮想联翩:李白对桃花一往情深,以此寄托生命的美丽灿烂,感叹青春时光的瞬间流逝,当年不到20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就写出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的佳句,成为李诗的开山之作;而最重要的一点,诗仙是酒仙,李白性喜饮酒,尤喜美酒。酒是大自然的血清,诗人钟情于酒,犹如人们钟情于天地日月之甘露菁华。李白喝醉了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连皇上都懒得理,那才叫牛气…… 捻须捉笔,寻思再三,汪县令忽然一脸坏笑:有了!随即挥毫写道:先生不是好游山玩水嘛,此处有桃花潭水、十里清溪,人面桃花相映红;先生不是好饮美酒嘛,此处有万家酒店,供海量豪饮,助您雅兴,斗酒诗百篇。想念先生之情,如严冬之于炉火,期盼先生之情,如大旱之望云霓。叩首敦请先生,速来敝县一晤! 李白读罢这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歆羡美景美酒,大喜过望。当即起程,欣然赴约。你还不得不佩服汪伦这个不折不扣的大忽悠! 李白来到泾县,汪伦置酒为他接风洗尘。酒过三巡,汪县令敬酒谢罪,说道:“敝县斗胆,把先生涮了一把。” “在下感谢汪县令盛情相邀,涮从何来?”李白不明就里,问道。 汪伦这才说道:“事到如今,实不相瞒先生,敝县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噢——,既无十里桃花,那万家酒店何在呢?” “哈哈,至于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嘛。” 李白听罢,先是愕然,继之恍然大悟。对于这个可爱的谎言,不仅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反而对这位天真率直、幽默机智的县令折服不已。风趣地说道:“想我李太白,在宫廷之内、天子身边,连太监高力士之流都敢戏弄,不料今天却栽在汪县令手里。” “告罪、告罪……”汪伦面红耳热,忙不迭抱拳当胸再表歉意。 一时,宾主哈哈大笑,举座欢洽。李白与汪伦遂结成莫逆,交往达二十年之久,此乃后话。 不知不觉,五六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临行之际,汪伦以名马八匹、锦缎十端,慨然相赠。这对于生活一直拮据的李白,不啻为一份厚礼。扁舟张帆之时,汪伦依依不舍,在岸上手舞足蹈,踏步节拍行歌吟唱,倾诉满怀的惜别之情: 春水汤汤兮向东流,诗仙离我兮弄扁舟。 离愁千种兮如春水,抽刀断水兮愁更愁…… 李白毕竟性情中人,闻听汪县令踏歌相送,感佩朋友的古道热肠和真情高谊,诗兴蓬勃,灵感大发,出口朗朗诵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赠汪伦》,诗人信手拈来,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着“不及”二字令笔锋陡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潭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的真挚友情。语言清新自然,令人回味无穷。脍炙人口,成为友人送别的千古绝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