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经济学,我终于能看懂了丨《经济学底层逻辑》

 东篱悦读 2023-08-03 发布于云南

经济学,是唯一让我头疼发怵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次次挑战的学科。

无他,经不住利益诱惑罢了——想要晋职称加工资,这是我唯一能走的路了。

很意外的是,这本厚厚的《经济学底层逻辑》,我居然大部分看懂了!

作者王东京,长期在中央党校主讲经济学,“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他在前言中说自己“知道怎样与非专业读者对话”,这本书是“用通俗方式讲解经济学的一次尝试”,为了能让读者看懂,每写完一章他都要请同事、朋友阅读并提出意见。

尽管如此,他还是比较保守地说“经济学零基础的读者是否也能读懂,我还不确定”。

以我自身的体会而言,可以很确凿地说:完全能读懂。

循序渐进的框架,便能看得出作者对非专业读者的照顾。

第一部分“经典领读”。从亚当·斯密开始,大体捋了一遍经济学的发展史,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典著作、主要观点,逐一娓娓道来,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分别,都阐述得清清楚楚。读完这一部分,经济学这条“大河”如在眼前:发源、奔流、分岔、归集……脉络清晰可寻。

第二部分“原理解析”。对经济学中涉及的重点理论进行深入讲解,什么“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货币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等,都是我原先觉得很晦涩枯燥的内容,有了第一部分打基础,再加上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竟也看进去了。

第三部分“质疑反思”是真正见识作者实力的部分。前两部分,每当弄懂一位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都会觉得好牛,只能仰望。但在这一部分,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对菲利普斯曲线,我现在就有诸多疑惑”“可以肯定地说,萨伊是错了的”……质疑大神们且说得头头是道——至少在我这种基础看来如此,读来不仅过瘾,更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原来那些神坛上的东西,并非牢不可破。

第四部分“以史为鉴”颇有些知行合一的味道。在学习了经济学理论之后,作者以部分国家的真实发展为例,用经济学的眼光去衡量其中得失,涉及政府角色定位、竞争、科教、农业、开放等诸多话题,既让我们看到其他国家兴衰之因果,更能引发对身边现状的思考。

也许你会疑惑:就这样?换其他经济学者一样可以啊!

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讲!

不是谁都能像作者这样,把经济学上那些艰深复杂的东西,变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事例,讲得那么生动形象却又通透无比的。

他告诉我们:“这就好像一个人同时换上肝病和糖尿病,若用糖来护肝,糖尿病会加重;而若服用医治糖尿病的药,则肝的功能又会被损害。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肝病和糖尿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两种病都能得到力所能及的控制”。

又如讲到“博弈论”,作者举了一个案例:甲、乙两个人因为偷汽车被捕,面临2年监禁,但警察觉得他们还跟另一起银行抢劫案有关,于是把他们单独关押,告诉他们如果二罪归一,将被判处10年,如果主动交代对方的问题,则自己1年对方10年,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则都将被监禁5年。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最终会怎样选择?作者轻轻松松就把“纳什均衡”“博弈”的原理讲到位了。

什么笑话、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在作者这里,无一不可经济学。

读完这本书之后,就会对身边一些习以为常、似是而非的东西有更清晰的认知。

就像作者提出的“政府补贴悖论”一般,不管是家电补贴,还是农机补贴、农药补贴等等,政府的初衷无疑是为了补贴穷人,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拿出资金建经济适用房,结果购房者多数是富人;直接发放给农民农药补贴,商家马上涨价……如果从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其中奥秘竟如此简单。

工资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好,就真的是好事吗?

地方政府发行债务建造商业大楼,真的会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利润吗?

对进口商品设置高额关税,真的就可以保护本地企业和就业吗?

……

种种疑问,打开这本书,就会一目了然。

2023.8.3

这么好懂的经济学,你不来一本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