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陪伴 一世浪漫 夏日黄昏,夕阳渐渐西沉,橙黄色的余晖如一位轻盈的舞者,穿过窗户,跳进公交车内洒下缕缕温暖的光芒。 “四八一二站,到了......”车内广播响起。这是个大停靠点,挤在后车门前准备下车的乘客不少。车刚停但未稳当,第一个下车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并未离开,而是折身将一只脚踏在车上,另一只脚踩在路面,身体前倾着,一边伸出双手迎人,一边温声嘱咐:“慢点,慢点……”这时,只见车上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奶奶弓背蹒跚着,好久才向前挪动一步。 老爷爷神情安然,耐心地等待着,目光里全是柔情。那一刻,全车人屏息凝视,准备下车的人纷纷礼让,无一人催促,就连大嗓门的司机也极具耐心地回头望着。 当两双枯瘦的手紧握在一起时,我的耳畔响起了一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眼前这一对恩爱的白发老人,恰好诠释了“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浪漫,谁见了能不动容呢? 车继续行驶,我望向窗外,瞥见了夕阳晚照里一对相依的身影,如一株并蒂莲般的温馨美好。瞥见了一对老人嘴角的翕动,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朴实的言语已胜过世间一切动听的情话。 暮色四合,车来车往,他们的身影已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让我思绪万千。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孩子谁来管,家务谁来做,过年回谁家……诸如此类琐碎的日常,都能引发起一次次吵闹和纠葛。 若每一对相爱的人,于平凡的生活中,都能拥有经营爱情的耐心和智慧,将浪漫延续到白头,该多好啊。 近代杨绛和钱钟书伉俪的爱情就格外惹人艳羡。杨绛曾读到英国作家描述理想婚姻的状态:“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她把这段念给钱钟书听,他当即表态:“我和他一样。”杨绛也即刻回应:“我也一样。”一分享,一表态,一回应,这日常的小细节里,无不透露出两人爱情的真挚、生活的甜蜜。 这一生,遇到爱不为稀罕,稀罕的是彼此懂得。而唯有彼此相依相惜,才能让爱情不在家庭琐碎中被磨灭。 对于爱情的珍惜,情深之人可以排万难,甚至有跨越生死阻碍的决心! 自钱钟书离世后,杨绛便拒门谢客,潜心读书,整理老伴的书稿,撰写一家人的生活回忆。或许这样,能让她感受到钱钟书从未离开,仍然在和她一起徜徉于书海,仍然在给她写俏皮的情书,仍然在和她的孩子快乐地玩耍。 一次次闹,一次次笑,一次次记录……这些美好的回忆只属于他们,她用心地守护着,在回忆里还原一个属于他们一家幸福的画面。 后来,杨绛用《我们仨》这本书,延续着钱钟书离开后的爱情浪漫。两人携手共进、举案齐眉的真挚情感,也自文字里,流进了世人的心间。 或许爱情最好的模样,就是在漫长而又平凡的岁月里,有相依有相知而又有彼此懂得。愿世上每一对夫妻都有一见倾心的懵懂和喜悦,也有白头到老的浪漫和怜惜! E n d |
|
来自: 新用户78168Ko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