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饺子

 新用户3640ZLWI 2023-08-03 发布于内蒙古

​     周末休息,孩子时间充足,总想的给孩子做点复杂点的美食,思来想去今天准备给孩子吃饺子。

   早晨送完孩子后开始张罗买菜,剁馅,和面,还做了凉菜个水果沙拉。忙的不亦乐乎,正好在孩子进门时饺子也煮好出锅,我对自己的成果相当满意,也期待孩子享用时的赞美。

     然而并没有,孩子坐到餐桌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又吃饺子啊!我一口老血差点喷射而出,随口而出:你想吃啥?孩子:……沉默三秒钟,反正不想吃饺子。我强压住心中怒火婉转的说,今天的饺子特别好吃,你尝尝,夹了一个放到孩子碗中,我家孩子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犟驴。

     随着我态度变好,孩子也软了,尝了一口说挺好吃,可能发觉自己态度过于敷衍随即又说:我是怕你辛苦,自己做包饺子多麻烦。我:说得好像平时有人别人帮我包一样(内心独白)。

     我俩边吃边聊,我问孩子,你以前特别爱吃饺子啊为什么现在不爱吃了?孩子说,就是因为以前爱吃饺子,姥姥就经常做,我吃够了。原来如此,恍然大明白,看来再喜欢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

     说起饺子,荡起我心中的思绪万千,饺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由此,我想起那个苦逼的岁月,家乡的亲人和家的味道……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好像那个年月家庭条件好的很少,刚记事的时候家里鲜少能见到白面,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蒸白面馒头、吃顿饺子。

    但是只要家里要是来了亲戚或客人,母亲定会烙几张饼或擀点面条招待亲戚或客人,我也能趁着这个机会解解馋。

    再就是生病的时候,吃上一顿白面疙瘩汤出出汗就好了,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以为疙瘩汤专治感冒。


    要知道那个年月里,这难得一见的一顿饭,会让我回味好久,于是,年幼的我,心里便盼望着家里能常来客人,这样我就能吃到寻常吃不到的美食。也已记不清究竟是从哪一年起,我家开始实现白面自由的。

    小时候只要大人一去赶集,我和弟弟就在大门口翘首期盼父母的归来,知道每次都会给我们买些零食,饼干面包抑或是糖块,我和弟弟都高兴好久。

      记得母亲跟我说过,弟弟一岁多生病住院,看到隔壁的孩子吃饺子,弟弟用小手指着跟母亲要,母亲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当妈的心里难受自责,后来从家里拿上仅有的豆角种子在集市蹲了一天卖了几角钱,才给弟弟买了饺子吃。每次母亲跟我说起,她都是难受的哽咽,再感叹当时生活的拮据。

      多年以后,自己成家,每每在外面看到一些没见过、没吃过的美食,总想着买些回去给我的孩子尝尝,初为人母的我,真正体会到了母亲当时对孩子的那种感情,心里涌过无尽的酸楚。

    现在更是吃过的美食总是想得给父母邮回老家,如今他们年岁大了,物质上没有太多的需求,经常说,啥也不缺,什么都能买到,不要瞎买,其实就是不愿意麻烦儿女。

   母亲在苦难中长大,兄弟姐妹八个,她是老大。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母亲从小便学会了照顾别人。和父亲结婚后,母亲更是把家里的细粮、肉、鸡蛋好吃的都留给爷爷奶奶,我和弟弟吃她从不舍得吃。
在那个穷苦的年代里,饺子便成为了家里最好的饭,所以在我小的时候即便是吃剩的饺子,母亲依然都留给我们,自己去吃粗粮。我们强行给她夹到碗里,她也至少要夹出来一半分给我和弟弟。
  

    后来,我求学工作都在外,很少回家了,春节回去的时候,母亲几乎天天给我包饺子吃,在家二十多天,十多天都要吃饺子。
每天变换着花样的给我包各种馅的饺子,看到母亲鬓角日渐增多的白发,我骗母亲说,不用天天包饺子,我在外面吃的好着呢,母亲不听劝,自顾自的包着。这个时候,我总是在一旁边帮母亲包饺子,边和母亲聊着天。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学包饺子的情景。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母亲擀皮,我和奶奶包,爷爷坐在旁边剥蒜,边包饺子边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内心充满温暖。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比饺子好吃的饭菜也多了,但是母亲一直执着的认为饺子是最好的,逢年过节,家里来亲戚客人、我们回家无论多忙,都必须吃上一顿她包的饺子,她才算安心。

       母亲帮我带孩子的几年里,每天也是洗洗涮涮、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孩子,没有一刻闲着。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孩子照顾的清清爽爽。我们回家总能吃上热腾腾可口的饭菜,知道我们爱吃饺子,更是隔三差五的包,邻居同事都佩服她,又照顾孩子又洗衣做饭,什么也不耽误,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孩子大了,我也不能再折腾母亲给我照顾孩子照顾家,我也自己学着做各种饭菜,自己学着包饺子,以前不会的现在都会,虽不及母亲做的好,我也试图慢慢变成了母亲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