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孩子一起追星,真的好吗?

 新用户3640ZLWI 2023-08-03 发布于内蒙古

今天午饭女儿说:TF家族三代明年即将出道。

我女儿从小可是一路追着TF家族一代,二代过来的,这又出来个三代,这几天使得本就繁忙的学习生活,更加忙碌,仅有的休息时间都在刷他们的消息,看他们的照片,一聊起来就两眼放光。

记得刚喜欢TFBOYS组合的时候,她还在小学阶段,那时候我总以为小娃娃两天半新鲜,哪成想王俊凯她一直喜欢到现在。

因为疫情的关系《万里归途》的首映没有去看,她现在还耿耿于怀。

回忆起女儿的追星历程,最痴迷的时候应该是临近中考的时候,那时中考的压力使家长和孩子都焦虑无比,她竟然一有时间还偷偷拿手机刷偶像的动态,买偶像的各种专辑、周边。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担心她为此影响她的学习,也经常引发家庭战争。

然而,即便我们作为家长的无论如何阻止她追星,也没能摒除她内心的想法。

居然有意无意中透露中考后的计划,就是要去她喜欢的王俊凯的家乡重庆。

总之,闺女要从云追星进化到实体追星了,似乎有点过分。

“万一变杨丽娟那样怎么办啊!?会不会成脑残粉啊?!心里慌的一批!

最后通过和女儿的深入沟通,觉得女儿还是比较理智。

她说她只是单纯的喜欢他们的歌曲,他们的外型以及积极阳光的心态,变成明星的努力过程。

至于去不去线下活动什么的也无所谓。

老母亲才稍稍心安!

自那后,我也好奇的搜了搜关于追星这个话题,发现真有好多人在讨论。追星还被评为当代父母跟孩子冲突最多的迷惑行为之一。

看来这是好多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共同疑惑。

大多数父母都想不明白: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追这些虚幻不可得的明星们,到底为什么?

知乎上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追星的历程源于粉丝对自己的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的需要,粉丝对偶像的崇拜被认为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在追星过程中,通过对偶像的模仿和心理崇拜,达到心理的愉悦和价值的认同,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我对此回答我还是大部分认同。

想到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人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解决一个冲突。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要解决的是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他们整个青春期都在努力寻找,“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在群体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这个时候,很容易会出现一个榜样,孩子会借由这个榜样来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本来是很自然和美好的事情。

所以,我想对追星的孩子,用力的方向不应该是拼命阻止他们追星,而是从现实生活里去寻找根源。

痴迷追星的孩子,就算不追星,也很可能在别的方面“痴迷”吧。

所以,解开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和孩子一起追星?

这个要求,对已经被生活这条恶犬追赶得气喘吁吁的中年老母亲来说,似乎有点高了吧。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能和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中找到乐趣,当然最好。如果找不到,至少能在孩子的追星生涯里保持沟通顺畅。

现在我不会再围追堵截闷杀孩子追星的想法,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能做且只能做的就是正面鼓励,负面影响提前规避,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把握分寸,力争把追星变成一段孩子的美好回忆。

所以现在当孩子跟我分享她爱豆经历时,我能做到认真倾听,偶尔也参与讨论,没事也搜搜他们的动态,了解一下他们的周边。

今天跟我说起三代组合明年出道的事情,还问,他们会起个什么组合名字呢,一代TFBOYS,二代TNT,三代叫什么呢?

我脱口而出:TCL!

随后,我俩狂笑50块钱的,为啥说50块钱呢,因为笑到控制不住,孩他爸愿意出50块叫停!

笑后我惊觉我好像又来大活了,赶紧做TF家族三代成员的功课,从记名字开始。下一步,争取名字跟长相能对上号。

女儿经常乐此不疲的考我他们名字,并对此美其名曰:预防老年痴呆。

网上搜了一下照片,我去,组合这么多成员?!老母亲的脑容量有点不够用的节奏。

女儿还说,等解封后让我陪她去看王俊凯主演的《万里归途》,我欣然答应,并真心的对此表示些许期待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