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无能”的赵三

 新用户64783Sli 2023-08-03 发布于四川

赵三结婚那天,家里特别热闹,村里人都是来看他的“保镖”老婆,怎么保护他的。特别是晚上洞房夜,墙根下悉悉索索地半夜不消停,他妈拿棒子出来,赶了来,来了赶,如此反复几次只好作罢。

赵三家里五个弟兄,就数他这个排行第三的个子矮小,看起来弱弱的。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被同学打。

眼看着其他兄弟都结婚生子了,就他还单着,他妈心里挺着急,嘴巴里骂着他“没用”。其实一直请媒人留意着,想给他找个强势点的老婆,能护着他。

这心思一说出来,就把媒人笑的前仰后合,“谁家嫁女儿不是找靠山,你家里倒好,找儿媳妇来保护你儿子!”可他妈说愿意多给点彩礼,只要对儿子好就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真找到了,那女的长得五大三粗,比赵三还高一个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以后肯定就是个受气包。

刚结婚三个月,赵三就去远处一个伐木场当厨子,当时和工方签了协议,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只能每两年回一次家,每次休假一个月。虽然条件苛刻,不过工资挺高的。

两年以后赵三回来,儿子已经到处爬了。老婆手指沾着口水数他拿回来的钱,心里乐开了花。

休假的时候老婆唯恐亏待了他,每天变着花样地给他弄吃的,还说要把他养的胖胖的,等休完假再去工地上做几年,家里就可以修楼房了。

就这样,在老婆的安排下,本来在家里看起来最弱的赵三,却最早在街上修了二层小楼,要说起来,他老婆也是个顾家的能干女人。

以前看赵三老婆笑话的妯娌和公婆都佩服她,和她的关系也更近了。去街上赶集的时候,偶尔还会去她家里吃顿饭。他们的儿子小赵也在镇上的小学读书了。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赵三到春节本该回家的,可是家里左等右等的都不见人影,他老婆有些着急,就跑附近工友家里打听。谁知,大家都像是商量好的一样,躲躲闪闪地都说不知道。

老婆有些不放心,就决定亲自跑去看看,她找出平时写信留的地址,请公婆帮忙看着孩子,房门一锁,搭车来到伐木工地。

听她说是赵三的家属,有些工人就躲开,这让她心里很不踏实。

后来有一个领导出面接待她,告诉她赵三送饭去工地的时候,被倒下的树砸伤了,现在在医院里抢救。

来到医院,医生告诉她赵三伤得很严重,即使侥幸救活了,也有可能瘫痪在床,恢复的可能性很小。

她撒泼打滚地和领导提要求,无非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照顾病人要用钱等等。

仿佛心有灵犀,老婆来照顾了几天,赵三居然睁眼了,除了嘴巴说话含糊不清,全身其他地方都不能动弹。

因为家里有孩子还有土地要播种,赵三老婆也不能久留,看老公醒了,她决定回家。临走前给领导说“这是工伤,如果不治好不能回家。”

半年以后,赵三还是被送到家门口,不过是被人抬回来的,因为他站不起来了。

任凭赵三老婆怎么哭闹,送到家门口的人不能不收吧!不过她趁机要了一笔钱,老公不能动了,自己和儿子总要生活吧。

她请了街上的中医先生,每隔几天来给赵三做做针灸,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女人最难的是春种时节的体力活,赵三老婆累得喘不过气来,就找了街上摆摊修自行车的张师傅帮忙。

这位张师傅,是远近闻名的“老光棍”,其实他也不到40岁,可在农村是大龄,就是人们眼里的“老单身汉”了。

他把土地给父母和哥哥种,自己就在街上摆个修车铺,挣一个吃一个,啥都不操心。

赵三老婆请他做活,也是没有办法,家家都有地谁都不空。男人们很多都去外面打工。

等忙完一季,结算工钱的时候,赵三老婆和张师傅为了钱吵了起来,闹得不欢而散。

让赵三老婆最烦心的是:病在床上的老公,地里做不完的庄稼,公婆和妯娌对她像防贼一样,怕她把钱偷回娘家,怕她在外面找“人”。她脾气越来越差,骂老公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春种就是为了秋收。到了秋天,她又犯愁了,庄稼熟了需要体力收回来,不然只有花钱。有钱才有人帮忙。虽说街上的房子租给别人有点小收入,可那还远远不够。

无奈之下,她又厚着脸皮去找张师傅,承诺做一天给一天的工钱,这样就不会错了。

菜做好,酒买回来了,等张师傅地里做工回来,两人就喝上了。

喝着喝着赵三老婆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始诉苦,时不时地指着床上的老公骂几句。

张师傅看她喝醉,就说明天再来。可是三嫂拉着他不丢手,赵三在床上看到这般情景,嘴里发出嗷嗷地叫声,企图阻止。可是干柴遇烈火,在他眼皮子底下,老婆和别人睡一块了。

有了第一次,就一发不可收拾,这张师傅,索性住在她家里不想走了。看不下去的赵家父母和几弟兄出面把他给赶了出来。

赵三老婆一气之下,把街上的房子收回来,说是街上方便治疗老公的病,就用板车拖着赵三去街上住了。然后和张师傅两个人俨然夫妻一样地生活。

在赵三老婆的安排下,张师傅农忙的时候,做农活,不忙的时候在门口摆摊修车挣钱,收入也全部交给她来管理。

经常有邻居听到晚上赵三的哀嚎声,也不知是打的,还是气的。就偷偷告诉了来街上赶集的赵三妈妈。

他老妈听人说的可怜,还不相信,就去看他。赵三比比划划地说,狗男女骑在他身上打他。

老妈听了只能哭,不然怎么办?自己这么大岁数,不可能伺候儿子,好歹让孙子和自己住在一起,看不见这些腌臜事。她还悄悄地给儿子说“你且忍着点,只要有口气,就等儿子长大。她不离婚,给你口饭吃就行。”

也许是老妈的话起了作用,赵三不再闹了,每天吃饭也好好吃了,有时候还故意让张师傅给他端屎尿。

暗地里他配合医生做针灸,康复锻炼。自己慢慢拉着床沿悄悄地使劲,试着抬脚做锻炼。

过了半年,他手脚能动了,不过腰还是动不了。这简单的进步对他来说,已经很成功了。

慢慢地,他不要人喂饭,自己能做什么,就坚持自己做。

三年后,他拉着床沿或者有人搭把手,能坐起来慢慢地抬脚下地了,虽说不能移动步子,可也算是能歪歪斜斜地在床下站一会儿了。

他由能勉强站立到扶着床沿活动,后来能出门晒太阳,一步一步地有了好转。

他让张师傅给弄了个能推着走的自行车,想要出去活动。

从这以后,街后的公路上,大家经常看到赵三佝偻着腰,风雨无阻地推着车慢慢挪动脚练习走路。

有人嘲笑他老婆和张师傅苟且,他愤愤地回一句“关你啥事?”别人对他这种“无能”的表现,是摇摇头苦笑着作罢。

好不容易熬到他儿子考上了大学。当年为了想治好爸爸的病,小赵曾说过要考医科大学,现在终于如愿。

赵三的练劲更足了,等他能够丢掉自行车,蹒跚行走的时候,儿子大学毕业,联系到一个县级医院上班,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他请假回来,明确问妈妈说“是要这个家还是要野男人”?

赵三老婆拍着胸脯说“肯定是要家”,而且给儿子保证,不再和张师傅来往,还把他的东西全部都扔了出去,一个“滚”字,结束了和张师傅十几年的情分。

可怜张师傅已经五十多岁,真的是无家无儿女,一个人提着行李没有去处。现在社会发展快,修理自行车摩托车已经更新换代,他早已经没了挣钱的门路。

现在的赵三说话理直气壮,老婆在他面前反而小心翼翼,她想去给儿子带孩子,儿媳妇不许,让她伺候好赵三就行,别的不用她操心。

她也知道自己以前伤害过老公,所以现在对他是特别上心,想和他一起遛弯,都要看老公的脸色。在别人眼里最“无能”的赵三,到了半世年纪,活成了大爷。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无能”的人,只能说有些表面看起来无能,其实是在隐忍,时间未到而已。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韩信年轻的时候,也属于“无能”的人,甘愿受胯下之辱。可是,往往这种人,才是“能人”,一旦时机成熟,就一鸣惊人了。所以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别人的评价也不能用老眼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