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万花筒】三家农民的后代/马亚波

 我的卧虎湾 2023-08-03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三家农民有一个共同特点,父辈以及他们自己都是来自农村,都当过农民。
先说三捣蛋。他的父母没有文化起不了名字,他又以“捣蛋”著称,排行老三,故而得名“三捣蛋”。
三捣蛋确实捣蛋,小学三年级还没有读完,因为上课老是捣蛋不能教学而被学校不得已开除。当时不过十来岁,主张开除的老师、校长似乎有点过分,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嘛。
三捣蛋回家了,过了几年他也逐渐懂事,非常羡慕那些上学的孩子。当他成人之后娶妻生子,深知文化的重要,就是种庄稼没有文化也是不行的。
时光不能倒流,他非常后悔当年的捣蛋,以至不能上学。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供孩子念书。当儿子差了几分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高额自费读了大学。别人告诉他,那是一所野鸡大学,办学不过是为了挣钱而已。他说,管它野鸡大学还是正规大学,坐在教室里总比社会上晃荡强。
儿子争气学有所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最后成为一家企业的经理,经济效益一直不错。
老二也是儿子,取得大专文凭。当兵以后转业到当地公安局,成为一名交通警察。有知识,肯吃苦,业绩风生水起,同行颇有好评。
闺女更出众,大学本科毕业分配到学校当老师。她不喜欢教育,愣是考进百里挑一的公务员行列,分配到司法局,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为了孩子念书,三捣蛋11年在外打工受苦,冷房冷灶冷馒头陪伴他,只要多给钱什么苦脏营生都干。一个庄户人,愣是把儿女都培养成大学生,事后都跳出了农门,如今都在城里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
他念过书的学校无奈关闭了,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学时的朗朗书声。当时还没有建立农业合作社,学校是土坯房,他在那里读到小学毕业。后来改建砖瓦房,校舍非常漂亮。因为没有生源,老师比学生还多,被迫关闭了。
为了两个孩子念书,土地让别人种了,被迫离乡进城。他没有文化,更无一技之长,只能选择卖菜为生。租赁一间凉房住下,两张床加宽以后勉强睡下全家4口人。
背井离乡吃大苦只为培养儿子,改变居无定所的命运。他在不花钱的大街上摆摊,各式蔬菜琳琅满目。累了,席地而坐,连一个小凳子也没有,全部家产就是那个人力三轮车,也是他赖以生存的工具。
房东去过凉房,两个孩子正在写作业。一个跪在床边,将床当作桌子写字。一个腿上放了一只枕头垫了一块木板写字。房东看见好不感动,农民的孩子上学竟是如此用功。他找来两块木板,垒砖支起木板当桌子,钉上一个长条板凳,解决了孩子的写作业问题。卖菜农民搓着大手,非常感激房东一家人。
有关部门嫌街上摆摊影响市容,专门搭起凉棚,垒起一排水泥柜台,建成老百姓离不开的菜市场,无偿提供给卖菜人。他也在其中之列。从此,不怕刮风下雨,卖菜方便多了。每天买进卖出,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春种秋收,艰苦付出得到回报。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考上大专,一个是大学本科。后来,又去参加百里挑一的公务员考试,居然考中了。
他告诉说,像他这样的农民卖菜人有十几家,其中多一半借读的孩子考上大学。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是文化改变命运的典型例证。
他念书不行,人们说他是“糊脑子”,一年级就退班两次。一次去邻村,墙上写了3个大字,他喊出“豆腐房”。他爸爸听了很高兴,能认出3个字,比睁眼瞎强多了。
他当农民了,土地上的营生非常吃苦。城里的亲属看他艰难,千方百计进了工厂,当了吃苦耐劳的修理工。
赶上计划生育,提倡独生子女。他是生瓜籽多穷汉儿多,老婆生了双胞胎,而且都是男的。一个人上班,花钱紧巴巴的。屋漏偏遭连阴雨,后来单位破产了,三钱不值两钱就打发了工人。在住宅小区的邻居里,他是最穷困的一家。男人吃苦,破命干活,一家人艰苦度日。
双胞胎长大了,上学了,两个人学业名列前茅。高中阶段,双双考上全市重点高中,又双双考上大学,考分都超过一本分数线。
人家儿女考上大学全家庆贺,双胞胎父母却有点儿发愁,拿什么供养他们上大学?
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鸟, 办法总比困难多。由于高考分数高,试着报了军校,居然有一个被录取了。军校不仅念书不用花钱,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津贴费用。
穷困父母轻松地吐出一口气,真是天照应了!
说了3家人,他们的条件都不好,在当今社会只能算是温饱型,只不过是脱贫而已。然而,三捣蛋冤则励志,卖菜人穷则思变,双胞胎困则奋斗。农民的后代一半天赋,一半勤奋,生活虽然艰难却都考上了大学,最终靠知识提升了素质。
三家农民的后代竟是那样出类拔萃
2023年8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