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伯虎最清醒的一首诗,教会你如何看透人生的是是非非

 新用户38922816 2023-08-0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每次读唐伯虎,总会想到佛家那句“因由己造,果自己受”。

他这一生,因他洒脱秀逸的画作被人们熟知,也因他的风流浪荡,而困顿落魄,孤独无依。

人们称他为“桃花庵主”,羡慕他的风流潇洒,可人们并不知道,如果能有重来的机会,他说什么也不要这样的风流飘逸。

因为那风流潇洒背后,是他血一般的痛楚,是他无穷无尽的悔恨,是他无可奈何的仰天长啸!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明代.唐寅《警世》

这首诗应当是唐寅后期的作品,最后一句“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写出了人生在世快乐与否的关键。

图片

诗云“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他说,世事无常,就像挂短蓬的船一样,有时移到东岸,有时移到西岸,漂泊不定。

起笔第一句,就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这样的感叹并非毫无缘由,恰是他一生的写照。

想想他年轻时候多么潇洒快活,再想想他后来的落魄困窘,可不就是一会东一会西吗?

从人人称赞的风流才子,到夫妻相背,孤苦无依的酸穷秀才,他只用了一天。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多少次不圆之月过后还是圆月,几阵南风过后又是北风。

是啊!月圆之后还是月圆,南风过后还有北风,可唐寅呢?月圆之后,南风之后,他早已不是当年的他。那些接连离他而去的人,永远回不来,回不来了啊!

图片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日子长了,人也没有长长久久的健康;春天过了,娇艳的花也没有几天灿烂了。

经历过科举案后,他终看透了人生的是是非非,可这样的结果并非他意。

他想要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想要风流潇洒,快意人生;想要家人安康,夫妻和谐。而不是人人非议的穷酸文人。

可是,来不及了!

弘治七年,他父亲撒手人寰。他母亲、儿子、妻子、妹妹也在短短一年两之间相继死去。

人生唯一的希望——科举,也因他的风流毁于一旦,永不录用。

图片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他没有想过警戒世人,他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想让那颗麻木不仁的心得到片刻的治愈。

他说,入耳的是非听听就算了,装聋卖傻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你看他如今多乖,可当初他不是这样的。当初他所经之地,无人不知他的才华,无人不知他的风流。

考试当天,与朋友挟妓饮酒,放浪形骸,最后被主考官除名。

文徵明好生规劝,他反过来说“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不但态度十分嚣张,言辞尖刻,还要与文徵明断绝关系。

自此以后便住进了他那风穿雨来的桃花庵,消极颓废,诗酒癫狂,半作痴呆半作聋。

图片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那段话。

他说,一个人的最好状态,是眼睛里写满了故事,但脸上却不见风霜。

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让人家尊重,一定是你经历了很多的事儿,而不是你因为纯洁天真。

你一定要经历很多事儿。

你能够堂堂正正的站在这儿,别人才尊重你。

当一个人呈现这种状态的时候,

有八个字很有意思,这八个字叫“不羡慕谁,不嘲笑谁。”

文末点击在看感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