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剧小达人来了。刷了一些剧,有些感受和期许,总是希望留有文字记录下来。 《梦中的那片海》:随着高考恢复、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大时代下的北京大院和胡同的子弟的人生命运,起起伏伏、沉起尘落。这些人物的个性个个鲜明,始终在大院子弟中圈中光环成长下的肖春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力争第一,他有一套自洽的人生逻辑的体系,有原则、勇敢、坚毅、诚实、善良。无论遭遇发小的背叛、妒忌还是创业遭遇困难,他都是一直坚守着这套体系。所以,他最终还是和佟晓梅走到了一起,两个同样独立思想、隐忍刚强、有理想有情怀的灵魂最终走在了一起。贺红梅,这个时代大潮下家庭衰败的胡同姑娘,最终在浪漫的爱情体验之后,选择了现实,那个能给她带去安全感、前途和未来的叶国华,可是不爱的结果最终是在未来的某一天,选择离开和寻找自我。叶芳的过度成熟时她总能有高于同龄人的预判,但是在婚姻中却也遍体鳞伤,总是付出的那个人也许会遭到另一半的对抗和反噬。还有陈宏军等其他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和时代赋予的特征。什刹海的美好故事,希望每一个青年人都能和肖春生那样,茁壮成长。 《曾少年之长大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们在奔赴未来的路途中,虽然大学这个高等教育机构让他们的人生故事在这里得以相遇,他们互相帮助、有所交集。但是,最终社会阶层的差距,将会让他们每个人的人生命运始终在所在阶层中徘徊、浮沉。王莹最终还是没有和杨澄在一起,因为王莹家道衰落,她不再和杨澄在一个圈子了,他们也终是在这社会结构的内隐的安排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意难平,却也无可奈何。 《不完美受害人》:我爱上了迅哥儿~当时看《小欢喜》的时候,还没get到迅哥,这次这个律师的角色扮演我真的爱了。这个剧迎合了民法典的出台,对性骚扰的定义。作为女性,深有共鸣。当权力不对等,那些内心的不情愿和不敢说不的情绪,很容易在职场中处于劣势,且被性骚扰。看这个剧的时候,我会想到学术界的一些「性骚扰事件」,一群高级知识分子,有时不会因为知识而善待学生,反而助长了权利,苛责学生,行不见光之事。 《如懿传》:最后的部分是跳过了些许,以前一直在反复看《甄嬛传》,也是因为get到了迅哥,想把迅哥的作品都翻来看看。在那红墙之下,惟愿一生一次心动、愿得一心人的情意的如懿,终究在这滔天的皇权之下,败下阵来。一生只求真相,换自己清白。可是,皇帝为平衡各方势力,最终无法兑现他对如懿所说的“有我在,你放心”的承诺,最终只能一次次受到委屈和不甘,被人陷害算计。这部剧目前已被下架,据说是篡改历史,与历史完全不和,且宫斗剧的一些环节令人不适...最后的最后,如懿对弘历说,“兰因絮果”。这是形容婚姻初时美好,后又分离的意思啊。令人唏嘘,看到这里泪眼婆娑。一个女子,怀着初见时的美好走入婚姻,她自然也明白,深宫之中难有深情恒在,却仍保留心中情义,最终也头破血流,离开世间,求得一个自在。 《长风渡》:之前在抖音刷到一个片段,顾九思为柳玉茹出气,在大街上鞭打自己数十次的片段,让我觉得甚是尴尬,所以就一直没有追这个剧。居家实在是寂寞难耐,又捡起来看看。顾九思和柳玉茹的爱情,「字字不言爱,但句句都是我爱你」,先婚后爱、双向奔赴的爱情和婚姻大概就是如此吧。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顾九思,却最终官拜左相,不在乎那些繁琐的伦理纲常,他对柳玉茹的爱都在行动中。 《玉骨遥》:奇幻古装剧总是在宿命论中纠缠不已,最终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命运被窥探的那一天开始,命运也早已改变。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一切皆是命运的安排,也是奇幻古装剧的核心。刚回家那会看的这个剧,这会都有点忘记了~ 追剧小达人本尊,真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全身心投入追剧一段时间,这大抵也是做学生的一点特权吧。用我妈的话说,「你刷剧的时候,真的是谁也叫不动你」。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看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好像从小就喜欢刷剧,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小时候看不懂,都是胡看,长大了之后,有些剧,我都是反复看反复追。 以前觉得做这些事情都是浪费时间,这次回家做访谈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初中小姑娘跟我说,她喜欢看这些,然后她的语文很好,她说因为自己很多字都认识而且擅长写作。我才被她的话惊醒,我很喜欢和人聊天,我对别人的生活,一直都很感兴趣,大概也是因为我太爱追剧的缘故吧。 不过自从接触社会学,这些剧,我总是带有一些视角去看了。或许是一种别样的进步。 暑假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