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州塘表石龙《董氏宗谱》“居一公”考

 荷香月暖 2023-08-03 发布于广西
族谱研究

          化州塘表石龙《董氏宗谱》“居一公”考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化州董氏族谱,从董仲舒记载世系到化州迁徙祖。对比广东花都高氏、茂名许氏的族谱,宽公之前世系名字大体一致,名字或增或减,同名却是各世代穿插安放,为此,仅作粗略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宽公号居一前的世系与迁徙,难以采信

早年对上海马桥遗址、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良渚文化墓葬中人骨的古DNA研究显示,墓主个体在遗传结构上与百越系统尤其是东南沿海的越族群体较为接近。根据现代上海郊区人群与其他人群的比较,研究者认为良渚、马桥先民的血脉仍是当地人的主要构成。同时,被称为“仙篆”的原始图像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当地早期土著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编》曾说:“谱系之法,不掌于官,则家自为书,人自为说,子孙或过誉其祖父,是非或颇谬于国史。其不肖者流,或谬托贤哲,或私鬻(yù)宗谱,以伪乱真,悠谬恍惚,不可胜言。”;《文史通义·永清县志 士族表序例》“今大江以南,人文称盛,习尚或近浮华。私门谱牒,往往附会名贤,侈陈德业,其失则诬”。

 “八姓入闽”说法主要源自福建家谱,然几乎所有南方人的家谱中,都有“衣冠南渡、根在河洛”的记载,以证明自己是古代名门望族的后裔(见网络文献《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三次大规模衣冠南渡,分别为:晋末永嘉南渡、安史黄巢之乱南渡、靖康之难衣冠南渡。很多家族也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中原,自称是在永嘉之乱后由中原南迁的 “衣冠望族”。福建的开发晚于周围的浙江、江西和广东,葛剑雄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证《“八姓入闽”说不可信》。(宋)方大琮《铁庵集·卷三十二》:“《题跋·跋叙长官迁莆事始》:……及观郑夹漈(郑樵)先生集,谓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后绪拔二州之众南走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当审知之时尚固始人,其实非也。然后疑始释,知凡闽人所以牵合固始之由”。

  化州董氏宗谱也有迁徙福建的“先祖”记载。结合化州《董氏宗谱》、花都《高氏宗谱》、茂名《许氏宗谱》,化州其记载的迁徙路径:端州刺史(唐朝896年进士左右广东肇庆)至929年天福己丑进士福建推官……北宋1038年江西吉州府刺史----1010进士……1180进士湖北武昌……1195后迁徙江夏……宝佑二年(1254年)官至中丞----宽公号居一,迁居高凉石龙。宽公之前的世系基本雷同,但一些名字(包括宽公号居一的父辈)错乱交织,否定属于三姓同宗,也就否定这些迁徙与世系及迁徙路径的可信性。

二、三姓世系基本雷同,否定化州宽公前世系的真实性

  世系雷同则否定迁徙路径,则蔡维卿、陈一振、陈埙所作谱序(见备注1,相应则予以排除。查阅古籍,三位南宋作序者中,只有陈埙有记载。但《序》都涉及雷同世系的叙说,也就无法认可其真实性、合理性。

——————————————————————————

【注1、宋淳熙甲午年(1174年)仲春上浣四日国子监祭酒蔡维卿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遂召其族人问之,其大理寺评事莅(li、安南尉)公之子告予日:自吾祖盐运使铜公至少监巨材……尚书玭(pin,葬钱贯山后)公世居莆之楼后;铁公子孙居于莆之楼头而家焉。”;

、宋嘉定八年(公元1216年)乙亥岁夏朔日大理寺少卿 陈一振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论其居,则由景州而闽而楚之盛;论其人,……如玉贯珠联交辉相映。谱牒如此信乎?前后作序之有人,不可诬也!……今年夏其嫡传裔孙太仆寺正卿名冈字道隆,一日造予语曰:吾董族之先谱系最明……”;

、宋嘉熙三年岁(1239)在已亥孟春吏部侍郎改授国子监司业陈埙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吾祖仲舒公自广川一脉相传迄,节度使铁公子孙居莆之楼头、盐运使铜公子孙居莆之楼后,嗣后十传至峰公为湖广武昌府江夏司户”。

明末清初大学者黄宗羲着《南雷文案·卷四·唐氏家谱序》中说:“今日谱之为弊,不在作谱者之矫诬,而在伪谱之流传,万姓芸芸,莫不家有伪谱。”;(清)丁若镛《与犹堂全书·第一集诗文集第十卷·文集》:“李仁华《仁蕃等伪谱情节论报状》:故欲知其系派真伪。索其族谱。则所谓族谱。伪端百出。奸状尽露。所列系派。无非架虚凿空”;(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七》载:“常州某县一富家欲求通谱,士学力拒之,殁后无子,家人不能自存。富家乃以米一船易谱去,以此观之,则圣贤之后为小人妄冒以欺世者多矣”……古人揭露的买谱、伪造族谱,确实存在。

那这三谱序是否如北宋周翰、南宋董槐右丞相首修族谱的“创意为之”前部分呢?(元)托克托《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咸平三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受诏与赵安易同修属籍。唐末丧乱,籍谱罕存,无所取则,创意为之,颇有伦贯”。因董、高、许三姓几乎雷同,也就排除首创修谱的“创意”。

 三、“三谱序”疑为明朝或清朝乾隆甲申(1764)的作品

  明朝大兴修谱之风,族谱发现修谱时间是乾隆乙酉1765《增修董氏族谱原序》、嘉庆庚午1810)《重修董氏族谱原序》、同治辛未(1871)《重修董氏族谱原序》、民国甲子(1924)《重修董氏族谱原序》、1988年《重修董氏族谱原序》。化州元明清(前期)三个朝代没有修谱,到清朝中期的乾隆乙酉1765)才修谱,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嘉靖十九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疏 “乞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 民间建祠堂之风兴起。姓族间竞争攀比,催生了各姓各氏的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

修谱上升到“孝道”、“尊祖重本”,有利于 “朝廷之势自尊”等。古人多有论述(见备注2

———————————————————————

【注2、(明)《宋学士文集·卷第三十九·翰苑别集卷第九》:“《符氏世谱记》:……嗟夫,古之所甚重者,谱牒也。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夫孝者,莫先于敬身,身之所从来,可不知欤能知其所自出。尊祖敬宗之心,当油然而生矣。魏晋以来,图谱有局郎令史设官,所以稽其贵贱,慎其昏姻,辨其亲疏,其事为尤严,又不特如前所云而巳也。”;

、(明)徐一夔《始丰稿·卷五》:“是故谱牒不修,虽有孝子慈孙,欲以展追崇之敬,有不可得,岂不可叹也哉。”

、(明)罗伦《一峰文集·卷二》:“修谱立族之大本,修身立天下之大本。谱不修也,无以绍其先;身不修也,不辱其先乎?”;

、(明)宋時烈《宋子大全·卷一百四十》:“抑尝闻程子曰管摄人心。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谱牒废则人不知来处。虽至亲恩亦薄。人知尊祖重本。则朝廷之势自尊。”;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一》、(明)程敏政《明文衡·卷五十四》:“《重谱》:尊祖之次莫过于重谱,……故君子重之不修谱者,谓之不孝。然谱之为孝难言也。有征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征而书之,则为诬其祖;有耻其先之贱旁援显人而尊之者,有耻其先之恶而私附于闻人之族者,彼皆以为智矣,而诚愚也”。  

从化州明清谱序发现,仲舒公至唐的世系,更不可信。欧阳修、杨万里等皆已论述“谱牒亡矣”(见备注3。对“由汉历宋这些历代世系不可采信。

————————————————————————————

【注3(宋)欧阳修《欧阳文粹·卷十六》:“《集古录跋尾十》……唐世谱牒尤备,士大夫务以世家相高至其弊也,或陷轻薄婚姻附托邀求货赂君子患之。然而,士子修饬喜自树立,兢兢惟恐坠其世业,亦以有谱牒而能知其世也。今之谱学亡矣,虽名臣巨族,未尝有家谱者。然而,俗习苟简废失者非一,岂止家谱而已哉?”;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七十二》:“《龙伯高祠堂记》……相传伯高葬于成市,而子孙因家焉,证诸陶岳之记。良然问其世次,则谱牒亡矣。问以伯高之遗事,所对如史。问此邦之长老,以伯高之政,则皆不能言矣。”

对乾隆乙酉1765之前基本以“谱未续修,即有所谓谱亦稿焉,而未梓”作为其世系“初稿”,但此“初稿”何以弄出三大宋“序”?是与常理不符的。当然,这些在化州之前的“迨钦公入闽,又十二传;至峰公始迁湖广武昌司户江夏”的“历代迁徙”不可采信(见备注4

追根溯源,乾隆乙酉(1765)描述了“所存真者,不过二陈公(注:指陈一振、陈埙之谱序,与居一公先世之勋名事跡,世系之由来耳”、“历年多而本源难稽,历代繁而支派难辨”、“叔祖古(言)与伯三物,协力续谱,而世系详明。前代之功勋考核有据,后进之修为赏罚不紊。”,证明这些世系是在二十世德光公、纬国公,二十一世曾庆公,董古言公、二十二世董三物讳德先共同所作的“协力续谱”。因此,依据三姓世系雷同,借用蔡维卿、陈一振、陈埙的名义所作谱序并共同撰以世系的可能性极大。

——————————————————————————

【注4、乾隆乙酉(1765)二十二世孙三物德先撰《增修董氏族谱原序》:“客岁甲申(1764),族叔讳古言,于曰:吾族籍高凉,盖五百岁于兹矣。谱未续修,即有所谓谱亦稿焉,而未梓。所存真者,不过二陈公(注:指陈一振、陈埙)之谱序,与居一公先世之勋名事跡,世系之由来耳。……缅想仲舒公相汉凡六十传;迨钦公入闽又十二传;至峰公始迁湖广武昌司户江夏,由汉历宋,累世簪(zan)缨,谱牒昭明。居一公于景定癸亥,由乡荐任高凉石龙教谕,始籍于兴贤坊九甲,附郭水塘表居焉。……单传九世,始诞文、富、贵三公,文公迁籍吴邑,福、贵二公守籍石龙,数传始渐蕃硕”。

、嘉庆十五年(1810)二十三世孙达德撰《重修董氏族谱原序》:“太始祖自宋籍化,迄今五百余岁,传世二十有七。历年多而本源难稽,历代繁而支派难辨。谱之作也,岂易事哉。所可幸者:二十世德光祖与纬国祖,二十一世曾庆祖,倡率建祠,而先灵已妥,叔祖古(言)与伯三物,协力续谱,而世系详明。前代之功勋考核有据,后进之修为赏罚不紊。……功何伟哉!……延至于今又十余载矣。”

、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谱原序》:二十三世孙州庠生子醇曰“族谱何为三十年一修,盖以三十年为一世。……上溯豢龙、远追汉代,自闽而楚,由楚而化”;二十四孙廪生家策曰“吾族本源之远,绵支派之繁盛。累代虽叠,有记载但稿焉,而未梓也。乾隆乙酉,族叔祖讳三物公始谱于前;嘉庆庚午,族伯讳达德公续修于后……”;二十六世孙瑞书敬撰曰“故言谱者,自广川始,自是由广而闽,由闽而楚,史册昭垂。……惟我祖:居一公,由楚宦粤,教谕石龙,遂卜居于化州之东岸塘表,此则籍化之始祖也。自宋元以迄,昭代继继绳绳,其尊卑之有等,昭穆之有序,历代虽记载详明,厘然不紊,但稿焉,而未梓也。迨乾隆乙酉,三物公始谱于前;嘉庆庚午,达德公续修于后,迄今几六十矣。……同治丁卯(1867),族长壮乾公,集合族衿(jīn) 耆(qí)公议修谱。……越辛未(1871)而告成焉”。

    四、居一公其父“中丞”,其后单传九世分三支

   宽公号居一谥简敏,宋景定癸亥1263由乡荐任高凉石龙教谕,为化州石龙迁徙祖,“居一”是否为首先居住的意思,本文不予考证。

从族谱记载,乾隆乙酉(1765)《增修董氏族谱原序》以“单传九世,始诞文、富、贵三公,文公迁籍吴邑,福、贵二公守籍石龙,数传始渐蕃硕”、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谱原序》:以“单传八代,巾卷相承,至九世始分三支”。族谱明确了九世之前(成化1465-1487左右时间)旁支无后相当于没有向外迁徙,到文孙(明成化间即明朝第六个皇帝1465-1487年间,以子贵受封宜人,为长房祖;福孙为二房祖;贵孙为三房祖(见备注5

————————————————————————————

【注5、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谱原序》:二十三世孙廪生程文曰:“谱之所由来尚矣,粤稽我太祖自宋宦游入化,历元明清四朝。”;廪生二十六世孙昌龄敬撰曰:“吾族自景定间,始祖居一公,由湖广乡举任石龙教谕,遂家于州之东塘表单传八代,巾卷相承,至九世始分三支。”;二十六世孙监生庆龙撰曰:“吾始祖居一公,自来景定间,游宦入化,始分三支。”;

、民国甲子(1924)绍舒谨序《重修董氏族谱原序》:“我化董氏族谱,创于清乾隆乙酉、续于嘉庆庚午、同治辛未、至民国甲子,乃第四次纂辑也。溯始祖居一公,由宋景定间服官于化,遂卜居东岸之塘表而居焉。”

    五、宽公之父官职“中丞”的探讨

虽对宽公前世系不予采信,亦对从湖北江夏的迁徙也就基本否定。但对宽公父辈的“全”公,同样因为与花都间隔不同时代有相同的名而否定。但其官职却是可以口传的。

   从族谱记载宽公之父,宋宝佑二年(1254)官至“中丞”,御史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遂废。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查阅《宋史》,在理宗时期《宋史》记载的有:副都统董琳、董槐、董亮(《宋史》仅载“各加赠恤”)、董玉(《宋史》仅载“各加赠恤”)、董橚洎(《宋史》载:诏橚官一转,属于一般武官)、董尧臣嘉熙二年【1238】十二月丙午,光州守臣董尧臣弃城遁,伏诛)、董宋臣(淳佑中,以睿思殿祗候特转横行官,提举奉安符宝所,戊戌【1238】,以董宋臣为入内内侍省押班。宝佑三年【1255,当年是董槐拜右丞相时间】兼干办佑圣观。乙丑【1265】,命董宋臣兼主管御前马院、御前酒库。董宋臣引临安名妓唐安安入宫淫乐,在理宗的宠信下,勾结宰相丁大全,恃宠弄权,不可一世,人称“董阎罗” 

当然。在度宗时期的如董朴:咸淳八年1272,加观文殿学士提举万寿宫兼侍读,诏遣刑部郎官,但不在理宗时期。此外,理宗朝(12241264年)40年,共有宰相16人:……吴潜、董槐、程元凤、丁大全与贾似道(丁、贾二人为南宋有名的奸相,直接导致了南宋王朝的没落衰亡),也证明董槐在此时期。

化州族谱载:宽公之父南宋宝佑二年(1254)官至“中丞”,该年期间,董槐进参知政事,第二年宝佑三年(1255)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董槐为右丞相时董宋臣在干办佑圣观,属于朝廷内的小官。化州族谱该时间只有董槐符合的。至于达到“中丞”以上,《宋史》有记载的理宗皇帝时期,真的找不出。

是否是口传的有误,把淳祐六年(1246)出知静江府(今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权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槐至邕州(今南宁)上守御七策。是否以“广西经略安抚使、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作为“中丞”记谱,或是否以“右丞相”作为“中丞”载谱?这就无法考证了。

六、宽公与槐公三子的差异,待考证

从化州三姓谱基本雷同,因此疑为该族谱在明清时期所撰。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始置沙羨县,为武昌县建县之始,治涂口(今金口)隶江夏郡。孙权自公安迁鄂称吴王,将南江夏郡改名为武昌郡。隋朝移江夏县治于鄂州城(武昌),涂口属之。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江夏县隶属鄂州武昌郡。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改鄂州为武昌郡。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改鄂州路为武昌路。江夏县城为武昌路及湖广行省行政中心。湖广行中书省(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昌),直属元朝的一级行政区 ,简称“湖广”或“湖广省”,管辖范围为今湖北 、湖南、广西和广东、贵州的一部分,是全国最大的行省。江夏隋开皇九年更名为江夏县,迁治鄂州城。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由汉阳龟山之南入江的汉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因化州谱实际在明清修谱,考虑到宽公前世系及官爵都是不可采信,以江夏治所代替“湖广”为迁徙地,也可能会出现这一现象。

《华夏董氏通谱》记载董槐的广西后裔:少相槐公有四子在粤西:世福、世禄、世祯、世祥。名随居桂林府前街。长子生四子;次子养四男;三子生三桂。分支不序。敬序。四子留于桂林,子孙后裔繁茂。世福公官名董信,迁徙广西浔州府贵县,曾任宾州清江县巡检司,后调任琼州,升特简主薄事。生子四(失考);世禄公字梦璧注:钦州谱载:谱载“我族乃祥符公之后裔也,公讳槐,号祥符,事宋为右丞相”,至越腾公明万历神宗辛巳(1581年)生于广东三水,三十岁(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官至粤西武缘(今武鸣)县宰,继迁宣化县宰(今南宁市内),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解甲,从宣化(今南宁市内)定居钦州竹山村,娶竹山村陈氏,育三男:长子茂茗、次子茂熙、三子茂兰;世祯公生子三,迁徙未详(失考)。世祥公仍居静江府(明称桂林府)前街,后于元朝世祖第十年共立政乡董家里。毕竟董槐在广西仅仅一年,故四子应该有三个以上在湖南等地出生,但世禄生子四(钦州仅载三)、世祯生子三,仅仅从生子来分析也与宽公号居一的生子,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当然,肇庆德庆的“隲公”,撇开族谱的记载是与否,仅从咸淳(1265年~1274年)初年、自南雄府宝昌县沙水村迁徙,都晚于化州宽公宽公号居一谥简敏,宋景定癸亥(1263)由乡荐任高凉石龙教谕,也早于“隲公”。故 宽公谥号“简敏”不是隲公之子董敏。

假设“中丞”对照“董槐”,则“世祯”对照“宽公”,景定三年(1262)董槐去世,董槐去世的第二年景定四年癸亥年(1263)与董槐在桂林、南宁时间已经18个年头。因董槐在到广西前,即 1238年知常德府、提点刑狱, 1239年知江州兼都督府参谋、 1240年知潭州、主管湖南安抚司公事、 1242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 1243年进秘阁修撰、 1244年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等。因董槐广西的有三子起码在20岁以上(另有一个在18岁左右),时间基本吻合。

该推测尚需考证,不是结论。仅作一种推定的参考分析。

                       2023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