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七律,咏钓鱼城古战场

 昵称16177767 2023-08-04 发布于北京
咏钓鱼城古战场
相 京
孤城雉堞高千尺,独钓三江势扼喉。
骄虏当年气吞虎,哀兵从此志同仇。
一丸挫敌三千里,半壁全民二十州。
遥问蒙哥鞭折处,寒烟腾宕尽回眸。

备注:本诗格律为七律平起,押平水韵【十一尤】,第三句有拗救。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城东北、嘉陵江南岸的钓鱼山上,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津”。淳祐元年(1241年),南宋名将余玠以兵部侍郎衔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在蜀时期,他励精图治修建、扩建各类山城共20座,构筑了后世闻名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防御体系),由此拉开了钓鱼城36年抗战的序幕,被后人赞为“独钓中原”。1258年夏,蒙军兵分三路进攻四川,大汗蒙哥亲率主力溯嘉陵江而下,在钓鱼城下受到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翌年8月11日,正在登高指挥攻城的蒙哥大汗被突如其来的飞丸击中,“上帝之鞭”在此折断,而蒙哥的阵亡也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等人的汗位之争的提前到来,从而延续南宋国祚达20年之久。

雉堞,[ zhì dié ],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

扼喉,[è hóu ],意思是卡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部位。

骄虏:骄横的胡虏。

气吞虎,语出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同仇,意思是表示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半壁,指保存下来的部分国土。二十州,指名将余玠在蜀时期修建、扩建各类山城共20座。

全民,保全百姓。《汉书·刑法志三》: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

腾宕,成语“升腾跌宕”的简称,形容事物多变,富于变化。

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1259年,在进攻四川合川钓鱼山时去世。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