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一曲颂歌唱军民——再观电影《沂蒙颂》有感/杨乃华(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8-04 发布于黑龙江


一曲颂歌唱军民
——再观电影《沂蒙颂》有感
文/杨乃华(巴彦)

图注:电《沂蒙颂》序幕,英嫂送丈夫队转战山的场景。


图注:影《蒙颂》中的女主角英嫂。

 
注:电《沂蒙颂》主角——在战斗中负伤的放军士方铁军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为了配合庆祝活动,在居民小区广场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革命现代舞剧彩色影片《沂蒙颂》。
这部老电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75年拍摄的。在全国上映后,受到观众好评。剧中生动感人的故事,激发了全国人民学英嫂、爱军人的热潮,影片中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一时流行大江南北。今天重新观看这部影片,感受颇深。
影片《沂蒙颂》,充分再现了军民团结,拥军爱民这一水乳交融、血肉相连、鱼水深情的动人情景。它以健美的舞姿、奔放的情感,抒写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壮丽诗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生动教材,对于深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牢记我军宗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军百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部老电影,是在沂蒙山革命老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生动描绘塑造了英嫂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用乳汁救一位解放军伤员典型事例。它不仅集中反映了老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高度觉悟,对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也形象地阐明了军民血肉关系,揭示了人民军队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敌于天下的政治根源。
影片《沂蒙颂》,虽然写的是一位勤劳俭朴、机智勇敢、爱僧分明的英嫂热爱人民子弟兵的动人场面,但她是千千万万个真心实意热爱军人、拥护军队的人民群众的缩影。我们看到,当她发现我军排长方铁军身负重伤,口干舌裂,由于缺水晕倒在地的时候,此刻此时她寻水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寻水不得,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抢救伤员。她为了不让伤员遭还乡团匪徒的毒害,冒着生命危险,果敢机智地用松树枝消除伤员留下的血痕和足迹,然后把伤员安置在山洞里,保护得周密安全。为让伤员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前线杀敌,她自己宁肯以野菜为食,却把唯一的老母鸡杀了给伤员熬汤。这种崇高的革命情谊,映照出她对人民子弟兵的似海深情。当还乡团匪徒威逼英嫂说出伤员下落时,她英勇顽强,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宁肯牺牲自己的孩子也要保住伤员。英嫂的这一英雄壮举,充分体现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坚强意志。
这部老电影,还用十分精练的笔触,抒写了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场面。在最后一场中,当敌人因找不到伤员,丧心病狂妄图对群众下毒手,要摔死英嫂的孩子时,方排长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利益视死如归。充分表现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群众的崇高行为。英嫂率领群众同方排长相互掩护,共同战斗,有力地揭示了军民团结战斗的主题思想。这正是:
军民鱼水情意深,
滴滴乳汁救亲人;
蒙山沂水英雄赞,
一曲颂歌唱军民。
作者档案

杨乃华,男,黑龙江省巴彦县人,195310月出生,大专学历,部队退休干部。爱好文学,北国文学社会员。先后在《解放军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作家故事》等20多家报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随笔、评论、杂文、故事、论文、摄影等作品千余篇。退休后,曾在黑龙江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任编辑。


【在线编辑:腊梅】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望月 仁娟 小海 木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