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医典

 mhyf 2023-08-04 发布于河南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白芍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白芍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白芍和藜芦不宜同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白芍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虚寒证(虚弱、乏力、怕冷等表现)不宜单独使用。
白芍与藜芦属于中药“十八反”的范畴,不宜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藜芦或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3,5,7-9]
不良反应
白芍一般剂量很少出现不良反应[12]
鉴别用药
生白芍、炒白芍与酒白芍
三者为白芍的不同炮制品种。
生白芍擅长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用于治疗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以及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等病症。
炒白芍药性稍缓和,功效以养血和营,敛阴止汗为主,用于血虚萎黄、腹痛、四肢拘挛疼痛、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等。
酒白芍酸寒的药性降低,能入血分,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腹痛、月经不调、四肢拘挛疼痛。
白芍与赤芍
二者均性微寒,均有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多种疼痛病证的治疗。
白芍味酸苦,归肝脾经,功效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汗,擅长治疗阴血亏虚、肝旺的证候,既可用于治疗血虚肝旺所致的头晕目眩、肝郁胁痛,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四肢或脘腹挛急疼痛以及血虚月经不调、痛经等,还可用于治疗阴虚所致的盗汗
赤芍味苦,归肝经,功效为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擅长治疗血热、血瘀的证候,既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郁化火所致的胁肋疼痛,又可用于治疗热入营血(热邪侵入人体的程度深,症状较重)、血热所致的斑疹、吐血、痛经、跌打损伤及火毒所致的疮疡
白芍与石决明
两药均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白芍味酸,能收敛又能补益。具有补血敛阴,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脾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乏力,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经多、经行腹痛。
白芍又补血敛阴而止汗,为止汗之佳品,故适用于营卫不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不止。
白芍又补肝血,敛肝阴,有补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既治血虚肝旺,气郁胁痛,肝脾不和,腹部挛急作痛或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挛急作痛,又治及下痢脓血(腹泻,粪便有脓血),里急后重(下腹部不舒服,很想解大便,便后有排便不尽感)。
石决明味咸寒,入肝经,有清泄肝火,滋补肝阴,明目退翳的功效,擅长治疗目疾,无论虚证、实证均可以配伍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