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与天道(上)

 弘德新国学 2023-08-04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国学与智慧父母》(又称《<父母规>讲记》)是根据李向东老师于2021年暑期在弘德义塾国学讲座(共八讲)所讲内容整理而成,目前已印制成书。现将部分内容在公众号内予以分享。

附录

一、道与天道

(2021年7月4日)

李老师:今天是我们(上半年的)公益课堂结束以后,改成这种形式的第一次课。关起门来,都是自己人啊!(众人笑)。如果有其他人来,尺度上可能要把握一下。既然是关起门来讲,可以稍微放开一些,有些话可以说得稍微深一点。当然,敏感话题、政治话题,我们尽量不讨论。

今天有几位老师有事没有来,人比平时上课要少一点。

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改成这种方式,也可以叫“缘起”。怎么想起这么个事来呢?说心里话,我们的图书室做了两个多月,在座的各位义工真得很辛苦,为我们图书室、为弘德新国学做了很多事,我自己感觉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大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我也愿意为大家做点事。我能干什么?!也就多看过几本书,然后想的问题可能多一点,所以就想把我的一些想法、一些经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或许对大家能有益处。这也是说这个事的“缘起”。

不过,首先要感谢我们的义工,我给在座的各位义工鞠个躬,大家真的很辛苦,谢谢大家为我们弘德新国学付出这么多!(起身给大家鞠躬)这也不能算回报,就是一种缘分、一种“缘起”。

“道与天道”,看这个题目,有人可能觉得:是不是挺抽象的东西,是不是哲学或者玄学啊?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沾点边儿,但是我们不往那个方向走。

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前两天“七一”党庆直播,在座的有谁看过没有?

众人答:看了!

李老师:大家都看了,我想问一个问题:看完以后,你心里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第一直觉,不是唱高调,就是看完之后,心里第一感受是什么?

听众1:我看到飞机入场的时候,觉得我们的国家还是强大的!

李老师:其他呢?不许想第二下,就要总体上的第一感受!

听众2: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场的,无论是主席台上,还是下面的人,他们的表情什么样?我看都是面无表情的。100年很难遇,是吧?应该很高兴、很激动才对,但是人们都面沉似水、面无表情。

李老师:对!是这样。我扫了几眼,就感受到这些了。我们不是要谈政治,说这个事什么意思?大家看一件事或者观察一个事物,要有一种洞察能力,我们能从里面发现什么?在座的各位都过过生日,或者周围亲戚、朋友过生日,不用说100年,老人过80大寿,我们会是一种什么表现?在这个直播里,我看到的是一种“漠然”。

说这些什么意思?再强调一下,我不是想讲政治。我只是想说,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的表情?其实,道理很简单……(内容略

也就是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要受环境的影响,把我们任何一个人放到那样一种过于紧张的环境里,我们的心里能像过生日一样吗?那是不可能的!

还要强调一下,我不讲政治,大家也不要往政治上理解。我只是想说:它反映了一个问题,是我们观察社会的一个视角。这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无论是上层的人,还是下层的老百姓,实际上都有一种焦虑。本来想搞一个“嘉年华”性质的活动,结果弄得人人都非常严肃,没有笑容,也没有喜悦。大家回想一下:八十年代那次阅兵,学生们举起“小平你好”的标语,人们是什么表情,看台上下的人是什么样?那是不一样的!

这其实是社会上的一种普遍心态。大家想一想:现在的社会,哪个人心里没有焦虑?

前天,有一个朋友说:他亲戚家的一个女孩,结婚时间不长,刚生完孩子,老公突然起诉离婚。后来法院诉前调解,对方说,要看看孩子,她就把孩子给对方了。结果,对方弄着孩子就跑了。然后撤诉,不露面了。这姑娘现在跟疯了一样——孩子让人抢了,她又起诉对方,对方还是不出面,法院没办法,就这么拖着!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个例、一个特殊的例子。但是这种情绪,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是挺普遍的。不用说别人,就举我身边的例子。

我原来在法院上班,现在有时候也跟法院的朋友一块儿吃个饭、喝个茶,或者打电话聊个天什么的。他们现在过的是一种什么日子?他们都说:你从法院出来,算是解脱了,我们现在太“受苦”了。为什么这么说?他们日子真的不好过,非常不好过!就办案子,只要是入“员额法官”的,不管什么单位,都要办案子,无论是在研究室、办公室还是哪个部门,都要分给案子。一开始,都是那种申诉的案子,不用怎么太费心。后来,慢慢分给那种“实打实”的案子,而且你可能根本就没办过,比如:没办过一天刑事案子,却分一个刑事案子让你办,从来没办过民事案子,却分一个离婚案子让你办,这真的是一种为难。而且不仅仅是这样,他们还要“(政治学习”啊!这些年“学习”越来越厉害了。一开始让他们“学习”,他们还说:让我“学习”就办不了案子,(案子)结不出去不要怨我。人家说:好!“学习”不占工作时间,那就星期六、星期天“学习”。这就把休息时间占了。其实,这还不是压力最大的地方。压力最大的是什么?最近这些年,法院跟我岁数差不多的,甚至比我小的,得癌症去世的,一个接一个。这也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什么?前一阵子,省法院一个副院长级别的领导被纪委带走了。过了两天,又有一个让公安抓走了。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在这样的单位上班,会有多么大的压力!我辞职了,能跟我聊这些的,都是跟我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他们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有时候,他们甚至说:这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实在没办法!

仅仅他们是这样吗?其他人呢?当然也是这样。我们看一看:这个社会,从老到少,从男到女,从上到下,哪一个没有焦虑?就说孩子,一出生头两年,可能还好一点——也别说,前几天我发现“课外班”做到了什么程度?几个月的孩子就要花钱去上“课外班”。不知道几个月大的孩子上“课外班”能学什么?这样搞,哪有孩子不焦虑的?我有个朋友,是搞教育的,他把“衡中”的老师挖走不少,在承德办了个中学。有一次,我们吃饭聊天,他跟我说,现在学校里的孩子有10%—20%抑郁——需要进医院(看病)的那种抑郁。孩子们这是有多大的学习压力啊!社会上的人呢?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上,其实多多少少都有点焦虑。是不是这样?!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物质财富比以前丰富多了吧!甭说太远,我小时候都吃什么——馒头都吃不上。现在物质条件比那会儿不知好了多少,但是我们幸福了吗?那些有钱人,有钱之后就幸福了吗?大家都说,有钱就好。但是,我们看看,是王健林是幸福的,还是马云是幸福的?往回倒五年,你要说王健林不幸福,好多人是相信的,你要说马云不幸福,那没有人赞成,是吧?但是,到今天,再说马云是幸福的,你能相信吗?不会相信!他愁事多了!

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有焦虑。没挣钱的时候,想方设法要去挣钱。挣到钱之后,总想着这钱怎么办?炒股票?股市别崩了盘。投资?别让人给骗了。这种焦虑,整个社会从上到下的焦虑,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还是我刚才说的话,我们吃的、穿的、喝的、住的比以前好多了,日子变好了,我们反倒没有了幸福,这是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因为没有信仰。也可以这么说,但是“信仰”这个词是外国人的,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管它叫什么?“道”!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道”。

当然,“道”有很多种的,有高也有低。今天既然讲“道”,我们首先要弄明白“道”是什么意思?它最根本的意思是什么?

甲骨文里边没有“道”这个字。“道”字右边是个“首”,左边是“。甲骨文里有“,也有“首”,但没有结合起来的“道”。什么时候有了“道”这个字呢?在金文里!金文——不是辽、宋、金、元那个“金”——青铜器上写的文字叫“金文”。到商朝晚期、周朝初期开始出现“道”这个字。在金文里,“道”字是怎么写的?我原来想带个小黑板来,后来我想,尽量不用它,用嘴给大家描述出来。大家想:一个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是那个“”,一开始是象形的十字路口,后来慢慢简化成“”——也就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中间是那个“首”,也就是一个“小人儿”。所以,“道”就是一个“小人儿”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当然,金文里这个字还有一“笔”(部分),现在给简化掉了。繁体字的“(“导”,在金文里与“道”是一个字),下面还有一个“寸”。这个“寸”是什么?是一只手。我们再去想:“道”,就是在一个路口,有一个“小人儿”,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突然伸出来一只手,告诉他该往哪个方向走。也就是,走到路口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要往这边走,不要往那边走,因为那边是悬崖峭壁,或者有猛虎野兽,或者绕的路太远,要往这个方向走,才走得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道”,最早就是这么个意思,跟道路有关,很具体。

当然,人是一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动物,总想问“为什么”,慢慢就把这种意思抽象化了,变成后来人们理解的那种“道”,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人生该怎么走,宇宙是什么样的结构,修炼的时候怎么修炼。

有一个笑话——我以前在这里讲过——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一个人经常想人生、宇宙这些特别高深的东西,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听说北大哲学系某某教授水平特别高,就想去找人家请教。这个人到了北大门口。那会儿,学校都有看门的老大爷,不让随便进。老大爷给他登记之后,就问他: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个人一听:不愧是北大,看门的老大爷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我想的就是这三个问题,我回去想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就行了,不用再问教授,扭头就回去了。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好琢磨!

实际上,这就把“道”那种很具体的意思往抽象方面引申了。当然,这种引申有很多方向。

比如说儒家。儒家最早也讲“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就是最早的儒家、孔子讲的“道”,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具体。后来到了宋朝,理学发展起来,再讲“道”,就是“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天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都很抽象。(我今天不讲这些,而且我也不太愿意跟大家讲这些,太抽象!)这是儒家讲的。

那么,佛教呢,佛教讲什么是“道”?最早,佛祖(释迦牟尼)讲“四谛”,也是“苦、集、灭、道”。“苦”,就是我们今天一开始讲的——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焦虑,这就是“苦”;或者用佛教里的话说:人,生有老苦,老有病苦,病有死苦,人生“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了怎么办?要“集”,就是分析为什么会“苦”,“苦”的原因是什么?“灭”,就是要把这些原因消灭掉。然后,就成“道”了。这是佛教讲的“道”。

道家讲的“道”是什么?道家追求成仙,所以对于人生、宇宙有它自己的一套想法。

这是儒、释、道分别讲的“道”。

当然,“道”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其他方面的,《论语》里面就讲“道并行而不悖”。也就是说,“道”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可以并行不悖,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看法。在中国的宗教里,儒、释、道三教大体上是能够共存的。而在伊斯兰教,还有基督教,他们都不能容忍其他教(派)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是一神教,只能信一个神,不许信其他神,你不信我的神,就是我的敌人。这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道并行而不悖”,讲宽容,儒、释、道可以共存。

而且,这种“道”不仅仅是上层的,还有下层的,有君子之道,也有小人之道,甚至偷东西也有“道”——盗亦有道。

我们刚才讲,最早金文里讲“道”的时候,就是告诉你,哪条道能走,哪条道不能走,所以偷东西的时候,也要告诉你,有些事能干,有些事不能干,这也是一种“道”。古人讲,偷东西有“三不偷”或者叫“三不盗”:第一,不偷救命钱,比如看病的钱不许偷;第二,不许偷老弱,老弱的钱不许偷;第三,不偷学生的钱,也就是考生的钱不许偷。这就是古代的“侠盗”,偷东西也有底线——有些东西他不偷,有些事他不做。

不仅古代是这样,中国近代也有这样的例子。

前一阵子,我看到一个资料,讲旧上海滩的青帮、红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些人。按现在的说法,这些人都是黑社会。一提到黑社会,我们可能感觉这些人跟魔鬼一样,可怕得不行。实际上,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他们身上也有“义”的一方面。比方说杜月笙,49年以后我们老批判他,但是《西行漫记》刚印出来的时候——大家知道《西行漫记》吗?斯诺写的,讲毛泽东和红军。毛泽东后来在国民党统治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本书——这本书刚出的时候,根本卖不出去。因为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就是有人知道,也不敢买。杜月笙买了2000本,然后弄了个金印烫到书皮上,叫“杜月笙赠”,再赠给很多公益部门的图书馆。他这是替谁宣传?大家想一想,这种事可以想象吗?!也就是说,杜月笙这样的黑社会做的一些事,比现在要好!

再举一个例子,还是说小偷。这也是真事,历史资料里有,不是我编的故事。在旧上海,小偷们偷东西会坚守一点,就是“只偷钱”。那装钱的包怎么办?他们有他们的“道”,就是找一个邮筒,然后把包扔到邮筒里。邮递员来了以后,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包,就明白了:不知道谁倒霉,让人偷了。邮递员把包拿出来,看看里面有没有个人的身份资料、电车月票之类——旧上海也有电车、公交车。后来人们有了经验,都在包里放上自己的地址——(邮递员)然后找一个大信封,把地址写到信封上,再把包放到信封里,邮送到(失主)家里。所以,那会儿在上海电车上丢了包,也不用着急,过两三天就寄回来了。不过,钱让人家拿走了。

这是旧上海的小偷,他是有底线的,有些事他不会做。大家想一想:这样的人到社会上,有些事他更不会做。我不是说,古代或者以前的社会就没有不好的事。有,肯定有!但是,那时候的人,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有底线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你说,那时候卖(黄)酒的往酒里掺假吗?掺!但是,他掺的是水,不会掺甲醛;卖牛奶的掺水吗?掺!但是,他不会掺三聚氰胺。是不是?

从这样的角度说,什么叫“道”?“道”,就是有禁忌,做事有底线,有不能做的事。哪怕是偷东西,也有底线,有些事不能做。但是,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了这些。为什么没有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没有了,最起码的信仰没有了!

不知道大家去没去过台湾?如果你去台湾,站在台北街上,往四周看,或者往前走,不出100米,肯定能发现观、庙、宫等类似的宗教活动场所,那多得很!北京城,1949年之前,各种庙、观——不说其他的,单是关帝庙,就有好几百所。你去想:如果加在一起会有多少?再看正定:原来有多少庙?几百座!现在还有多少?!

我们说,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没有“道”了,或者不怎么讲“道”了。为什么不讲了?这些其实就是答案,传统文化“断”了!

当然,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什么?我感觉,可能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物质的极度发达,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拿起手机)20年前,我们能想象现在用这样的手机吗?根本想不到!那时候,单位的电话也不是每个办公室都有,刚开始只是内勤屋里有,有人打电话找你,还要内勤去叫。但是,现在呢?!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根本的变化。什么变化?就是人心的膨胀。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了——上天入地,原来只能做梦的事,现在我们都能实现,还有什么能挡得住我们!也就是说,没有了敬畏之心。现在,这样的人是不是到处都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认为,自己掌握了科学知识,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能改变命运,所以我就能掌握我的命运、改变我的命运,信什么“道”、信什么“佛”?!

当然,不仅仅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也一样,外国人早就经历过这样的事。从19世纪下半期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外国人经历了跟我们现在几乎一样的经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这条路走了一遍,吃了一遍亏。两次世界大战怎么打起来的?说到底,就是人心膨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呢?我们去想一想: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掌握了这种力量之后,他会做什么?他的内心会膨胀到什么程度?不可以想象!两次世界大战研究得越深,你就越会发现,根本就在这个地方。尼采为什么说“上帝死了”?上帝做的事,我们现在都能做了,为什么还要信上帝?结果,两次世界大战几千万条人命送进去了,最后导致了宗教的回归、信仰的回归。西方人经历了这么一个挫折,走了这么一条弯路,到现在我们同样是这样!

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变成这样?为什么宗教和信仰都失落了?最根本的,我们开始“迷信”科学,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能改变一切——人家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人家有知识,我为什么不能有?马云有知识,王健林有知识,我也能掌握呀!他们能做到的,凭什么我就做不到?!我必须能做到!我肯定能做到!现在做不到,明天肯定能做到!这是现在多少人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再讲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不信。只有再遇到一次西方社会曾经遇到的那些问题,他才能彻底明白:人没有那么大能力,人是有限度的,总有“够不到的地方”。这个话我讲过很多次了,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史记》里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就是我们一开始讲的,到路口哪条路能走,哪条路不能走。历史,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东西的。人家告诉你:这条路走不通,那边是悬崖!结果,你硬着头皮,非要走不可——“别人过不去,我就能过得去!你们过不去,是因为你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现在我掌握了,我就能过得去。”结果是那么回事吗?不是!西方人早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这叫什么?“究天人之际”!“天”和“人”之间是有一个界限的:有些事人力可以做到,有些事早已超出人力的范围,它不归人管,归“天”管,归“老天爷”管。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有多大权力,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他“够不到的地方”。这“够不到的地方”是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叫“天道”。

前几天,我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大家还记不记得?对于“死生”、“富贵”我们能做到什么?真的做不到什么!选择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我们能做到吗?是“含着金汤勺”出生,还是一出生就“家徒四壁”,我们选择得了吗?出生时长什么容貌,我们能选择吗?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智商低,出生时我们能选择吗?我们出生的家庭,是一个有教养的家庭,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还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庭,我们能选择吗?现在医学发达了,我们的寿命长了,但是什么时候死、以哪种方式死,我们能知道吗?不知道,永远不会知道!很多人认为,我有知识,有好脑子,所以一定能发财。是那么回事吗?经历多了之后,就会明白:不是那么回事,里面还有机遇的成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人不服气,一心认为:我肯定能成功!实际上,你成功不了,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时候是“瞎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老祖宗很早之前就告诉我们——“大钱靠命,小财靠挣”,你再努力,再去拼,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想做到马云、王健林那种程度,靠的是“命”。什么叫“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你管它叫“机遇”也好,叫“不确定性”也好,叫“上辈子修来的福”也好,都是你控制不了的,不是说“努力”,你就能做到的。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买了个房子,买完之后,我使使劲、努努力,房价就能涨到10万/平米?涨不上去!房价涨不涨不在于你,你不努力,房价也有可能一天涨两、三万,非常正常,跟你努力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事都是这样。有人说:王健林、马云他们能有那么大的运气,我为什么不能有?我也希望有一天天上掉个“馅饼”砸到我脑袋上!有句话不是说,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啥也没有,天上真掉下“馅饼”砸到你脑袋上,可能就把你砸晕了,因为“馅饼”后边往往跟的是“陷阱”。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有些东西是努力能做到的,有些东西是努力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先分清:哪些是努力能做到的,哪些是努力做不到的,哪些是你的事,哪些是“老天爷”的事。“老天爷”的事,不要伸手去管,不要期望“老天爷”的事我们凡人能做到,那样我们就成“老天爷”了!我们不是“老天爷”,也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做自己的事。

我们经常讲“世界观”,什么叫“世界观”?其实就是“观世界”——我们用一种什么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老祖宗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不能去期望的,期望只能造成我们的痛苦。有些东西是可以期望、可以做到的。比如,学法律、考司法考试,这是经过努力能做到的。当然,这里面有技巧,学会这些技巧之后,十之八九会通过。但是,想做中国最大的律师,这不是凭自己努力就能做到的,这要靠“老天爷”,“老天爷”决定这些东西。我管这叫“老天爷”,你也可以管它叫“规律”,也可以管它叫刚才说的“因果”或者叫“命”。随你叫它什么,归根结底是要认清楚:我们自己的事跟老天爷的事千万不能混了,千万不要认为,知识肯定就能改变命运,这东西是有特殊条件限制的。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能!什么时候能改变命运?改革开放刚开始、刚恢复高考的那些年,知识是能改变命运的。像我是在农村长大,可以说搭上了末班车。那时候,确实是知识改变命运,什么都不问,只要你能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国家就给分配工作。因为正缺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就好使,就管用。但是,放到现在,我们去想一想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过这么两句话说(大概意思):不读书,你将来会受穷;读书,你马上就受穷。是不是这样?还是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吗?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现在已经把教育当“买卖”来做了。“买卖”是什么?就是挣钱,现在是想从教育上牟利,增加GDP。至于从学校出来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那是其次才考虑的事。所以,知识改变命运有特定的时间范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才是这样。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一个毕业生分到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正需要大学生,一下子就提拔上去了,后面顺着道走就行了。为什么?因为有断代!前一代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后一代人还没有出现,只有你接受了大学教育。国家又说,要知识化、年轻化、科学化。这时候,突然有人冒出来,国家才不管你是谁、你真实的学识什么样,更不管你人品怎么样,只要是这时候毕业的、有大学毕业证,单位就会重用你、提拔你。不过,大家想一想:这不也是“老天爷”定吗?不也是“命运”造就的吗?这是纯粹的“知识改变命运”吗?恐怕不是!所以,我经常说,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分不清这些。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么说,是不是我就只能躺着睡大觉?不是那么回事,绝对不是那么回事!我说有“天道”,其实是想强调,我们要尊重“天道”。除了“天道”,还有“人道”。“人道”是什么?单靠我们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比如:我们办这个义塾,在这里讲儒家,儒家在讲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家庭里夫妻之间怎么处,父母子女之间怎么处,孩子怎么教育;单位里,怎么跟领导相处,怎么跟下级相处,怎么跟同事相处;社会,朋友之间怎么相处。这都是我们讲的“人道”。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欠缺的,或者说需要我们做的,实在太多了,这些都不需要“老天爷”给我们什么,靠我们自己努力就能做到。

还说“知识改变命运”,这种事其实很多。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这段时间,两个人智力水平差不多,因为某种原因,一个没有考大学,一个去考了,他们最后的结局可能会差很多。前两天,我看一个人的自传,他是在东北黑龙江农垦农场长大,他写小时候的玩伴就是这样:他考大学出来了,小玩伴们都没有考,结果现在退休金都几乎发不出来,太痛苦了。也就是说,需要你自己做的东西你没有做,“老天爷”给你的机会也就错过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道与天道”,其实主要想讲一个什么意思?人在社会中生活、在群体里生活,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有些事,放在你眼前的时候,你可能感觉自己好像是受益者。但是,把视野再放长一些,再去看,你就不是受益者了,是受罪!

我平时不看电视,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我突然打开电视——电视都欠费了,人家就让看一个河北台——里面演京剧《锁麟囊》。大家知道《锁麟囊》吗?岁数大的知道,年轻的不知道,是讲一个“因缘果报”的故事。一个特别穷的新娘子,跟一个富家的新娘子,在娶亲的路上,因为下大雨,都在一个亭子里避雨,遇到一起。那个穷的,凄风苦雨之下,觉着自己嫁的人家那么穷,娘家就剩下老父亲一个人,太难受了,就哭起来。后来,雨越下越大,她的哭声也越来越大。隔壁富家小姐听见了,就想:结婚呢,怎么哭得这么惨?!就让丫头问问怎么回事。那个穷新娘子就说,我命太苦,实在受不了,等等。富家小姐出门的时候,母亲给了一个锦囊,就是“锁麟囊”,里边有一些“金银财宝”。她就把锦囊送给了穷新娘,说:你别哭了,我听着难受,把它给你吧!之后雨停了,两个人坐上花轿分头走了。穷媳妇嫁到了一个书生家,她就拿着锦囊里的“财宝”养家,还把她父亲接过来。后来,书生去赶考,结果考中了,做了官。穷媳妇最后做了诰命夫人(就是很大官的夫人),就把“锁麟囊”供起来,还说:这个地方供着我们发家的“宝物”,其他人谁也不许进。富家小姐嫁过去之后,过了些年,遇上发大水,跟家里人失散了,实在没办法,就到这家人家做仆人,照看小公子。有一天,小公子跑到那个楼上,她追过去,看到了“锁麟囊”,知道女主人就是当年遇到的那个穷媳妇。这样,双方又见了面,这家人对富家小姐特别好。后来,又帮着她找到家里其他人,渡过难关。

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锁麟囊》这个戏?就是想说:有些东西,短时间内你可能看不明白、看不清楚。比方说,老实人吃亏、小人得利,还有什么“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都是因为看的时间段太短。请你把时间拉长,或者说,把人生按一下“快进键”——就像磁带一样,说这一段我不喜欢听,想听后面的,想看一下结局,按一下快进键就行了。《锁麟囊》这个戏,就是人生的一个“快进键”。快进之后,你原来看不明白的事,现在就能看明白了。这个戏为什么流传?原因就在这里,它里面有智慧、人生大智慧。还有《黄粱梦》,这个戏是讲什么?钟离权智度吕洞宾。钟离权一开始想度化吕洞宾,吕洞宾不愿意。钟离权就给吕洞宾做饭吃。做饭过程中,钟离权说:这儿有个枕头,你躺着歇一会儿吧!吕洞宾就躺在枕头上,结果梦到自己怎么遇到兵乱,怎么组织人平乱,平乱之后拜帅、当官、娶妻、生子,开始了富贵生活。因为整天在外不回家,媳妇开始和手底下人私通,给他戴绿帽子,他觉得这不像样啊,后来又被人陷害,官位也没了,家产也让人抢了,自己流离失所,最后差一点要死……。突然,他一下子就惊醒了,定神一看,旁边的黄粱米饭还没煮熟。这个戏在说什么?也是我刚才说的:人生“快进键”——“摁”一下,你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得丧、生死、宠辱、穷达。如果不是这样的“快进键”、这样的(观察)角度,我们可能感受不到这些。

这里面有老祖宗的智慧和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有些事不能做,有些道不能走,因为它是“小人之道”。(待续)

附:

德义塾《父母

:《父母宣言

作为父/母,我知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学校。从现在起,我会努力做到:

用行动影响孩子,而不仅仅用言语说教。让孩子从我的身上学会知书明礼,关爱他人,诚信待人,平和处事。

不一味批评孩子,也不过度赞美和表扬。不溺爱,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把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家庭和睦,永远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尊重孩子,多聆听孩子的心声,不把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居高临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交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做孩子的好朋友,给孩子与年龄相适应的自由空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让孩子理解,世界不以他(她)为中心,困难和挫折都是生活的必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都有利有弊,必须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学会选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欢乐和痛苦,批评和表扬,我的爱都与他(她)同在。

我必须做到!我一定能做到!

更多国学讲座内容:

俗与圣

人之初,性本善?

理学(道学、新儒家)的兴起

最符合“人性”的教育

人,为什么会有信仰?

炫富,是一种“社会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