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之训练

 029Irene 2023-08-04 发布于陕西
作为构建跟实际战场相似的数字技术,数字孪生体在军事训练领域有大用处。如果在建设完成数字孪生战场和数字孪生装备基础上,把人加入到数字孪生训练体系中,加上VR/AR等所谓元宇宙技术的应用,给传统军事训练带来变革。
考虑到军事训练领域的需求比较零散,工业4.0研究院预计2024年开展相关工作。
实现作战人员在环的模式
军事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物理世界开展训练和演习,以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未知情况,另一种是采用仿真系统,模拟真实的作战环境来让受训人员掌握各种装备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两种方式的优劣很容易区分,前者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后者成本虽然低,但受限于技术成熟度,训练的效果一直难以替代实地训练。
采用仿真系统来训练作战人员,已经成为现代作战训练的基本手段,特别是随着各种先进装备的引入,如果缺乏模拟训练,作战人员掌握的难度比较高,通过仿真系统的引导性训练手段,可以让受训人员快速掌握各种高科技装备。
图片
图表 11 典型的LVC训练多种场景展示
目前仿真系统大都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把人置身于一个模拟器中,尽量使模拟器呈现作战的实际环境,通过虚拟现实等手段来“欺骗”作战人员相信自己处于真实的战场,这对作战人员掌握相关技能有好处,但并不能替代真实世界的作战训练。
传统的仿真作战训练的建设重点是人机交互界面,只要把界面做好了,那么系统建设目标就完成了。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体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作战人员在环(Warfighter in Loop)的数字孪生作战新模式,这种模式更容易提升训练的效果。
针对更为复杂的多域作战或分布式作战,不去变革传统的作战训练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我国军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数字孪生体技术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利器。
全国人大代表、陆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明孝曾在《军报解放》上提出, “(利用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把大的战场缩小来训、把远的战场拉近来训、让少数人训变成大多数人训、把境外战场放到境内来训”。
这是国内首次公开谈论数字孪生训练的提议,展现了我国在数字孪生国防领域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实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字孪生体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指挥人员的决策水平和弥补作战人员经验不足的短板,为打赢未来战争做好相关准备。
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
任何作战理念的应用,都需要经历概念到验证以及掌握的过程。2017年3月8日,美国空军专门召开数字作战工业讨论日(Digital Campaign Industry Exchange Day),展望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措施。战略开发计划和试验办公室建模仿真与分析负责人Dave Panson做了《从理论到测试和验证:建模仿真与分析基础设施转型》的发言,介绍了推动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的设想和措施。
事实上,不久以后(2017年9月)美国空军就发布了《作战训练基础设施2035飞行计划》,其中,加快构建受训人员使用的数字战场就作为推进相关工作的抓手。据翼络数字国防工作小组观察,2018-2021年美国空军各个部门启动了多个相关项目招标。
图片
图表 12 作战训练基础设施2035图示
2021年,AFRL对仿真集成及建模先进框架(AFSIM,Advanced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Integration, and Modeling)进行招标,要求对AFSIM进行新的研发升级,以满足多域作战需要。
AFSIM是一个开源框架,采用美国空军自身的开源标准,合作方获得授权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开源框架下进一步开发各种产品,目前采用该开源项目的单位涉及到全球,包括北约成员等,它形成了基于AFSIM的开源技术创新生态。
从以上动态来看,为了在作战训练中引入新型技术,首先应建设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这可以从作战范围扩大、武器系统性能、武器装备的可获取性和数字系统的渗透四个方面来看,它们给作战训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既使得作战训练越来越困难,又使得一些新的作战训练方式得以引入。
表格 7 建立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的四大理由
序号
作战训练挑战
分析阐释
1
作战范围扩大
现在不少作战场所难以提前适应,这必须要通过数字孪生训练来实现
2
武器系统性能
各种先进武器性能非常先进,难以通过尝试学会使用,可以通过数字孪生训练快速和低成本掌握
3
武器装备的可获取性
有些武器装备难以随时随地可用,限制了实地训练的可能性,通过数字孪生训练可以实现全天候训练
4
数字系统的渗透
随着装备系统软硬件二八定律的倒置,使得大量数字系统得以使用,作战人员通过数字孪生训练更容易掌握这些系统
随着分布式作战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适应这种新作战模式,显然不是以前小范围训练可以满足的,这使得作战训练向“互联网化”发展,如果不尽快建设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指挥官和战士只能获得传统作战训练,这显然难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除了分布式作战的挑战,现代武器性能非常先进,已经不能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射击等来掌握,不少先进武器的特性很容易在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中呈现,这可以大大降低通过实训掌握的难度。

第三,有些武器装备难以随时随地获得使用,这限制了实地训练的时间,可以建立这些武器装备的数字孪生体,作战人员通过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的数字孪生装备,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熟悉这些装备,大大提高实战时的训练效果,降低实战训练所需要的时间,这还可以大幅降低实战训练消耗的弹药等资源。

最后,随着装备系统软硬件二八定律的倒置,数字系统将得以广泛使用,这改变了传统作战训练的主要内容,数字系统的掌握成为作战人员掌握的关键,由于数字系统通过人机界面让作战人员交互,那么通过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来交互,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未来作战各项新挑战促进下,各国军事训练的传统剧本需要改变,通过加强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能够加速指挥官和作战人员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并适应新作战模式的各项要求,从而打赢未来战争。
建立作战人员的数字孪生体
美国空军是数字孪生体最忠诚的拥趸,毕竟它在DARPA早期提出数字孪生体概念的时候参与度最深。在2017年一次产业交流会上,美国空军生命周期管理中心的首席工程师Jackie Janning-Lask介绍了971项目,该项目就是为“所有飞行员建立数字孪生体”,从而记录和管理每位飞行员的各项数据,包括训练情况。
这个设想非常大胆,但实际上也不奇怪,早在2015年NASA发布的《空间技术路线图》中,就提出了数字孪生人体(Human Digital Twin)概念,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7]。为人体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描绘,非数字孪生体莫属,数字孪生体既能够给人体这个物体提供三维可视的数字模型,还可以结合到每个器官的健康情况,提供丰富的数据描述。
图片
图表 13 美国空军的数字孪生军人数据库
早在2013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为个性化药物铺平道路》的报告,指出应根据个人情况提供药物。在这个思路指引下,人们尝试给人体建立数字模型,以便针对性设计和试验药物。
随着数字孪生体概念被更多人接受,医疗领域开始引入该概念,NASA率先提出的数字孪生人体接受度非常高,成为不少高校和研究机构关注重点,例如我国中山大学、日本电话电报公司、瑞典数字孪生体联盟等机构都有相关论文发布。
图片
图表 14 瑞典数字孪生体联盟专注数字孪生体人体
数字孪生人体相关知识积累越多,引入数字孪生训练体系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作战训练不仅关注指挥官和战士的健康情况,还关注他们对各种作战信息的反应,这完全能通过数字孪生人体平台提供,为我们实现立体式的决策模式提供便利。
美国空军正在建设的数字孪生军人数据库,一共有六项指标,第五项即为健康和安全状况,第六项则为训练相关信息,例如,训练计划、评估和证书等,这实际上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数字孪生训练的基本情况。
作战和训练一体化建设
作为国家的国防力量,军队的最终目标就是作战,但这又跟训练不无关系,如何把作战和训练结合起来,一直是军事专家探索的挑战。正如本白皮书前面分析,随着数字系统的快速渗透,装备系统软硬件二八定律开始倒置,即软件占比从20%向80%变化,作战人员将更多接触或使用数字系统。
作战和训练数字化演变的趋势,使得数字孪生训练成为现实。简单的讲,我们平常使用的训练仿真平台就是一个数字系统,那么既然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大量引入数字系统,那么作战训练本身就要熟悉它们,如果把装备系统跟训练仿真系统集成在一起,那么作战和训练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更容易得以实现。
图片
图表 15 美国海军实验室的战训一体化体系
近期相关信息披露,美国海军快速自动化集成实验室利用数字孪生体技术,搭建一套既能满足作战实际需要的指挥控制平台,又能直接应用到日常作战训练的体系。
它在底层建立了一套集成数据环境,类似本白皮书提出的数字孪生训练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武器、装备、人员和环境的数字孪生体,把这个体系跟战场实际物体通过物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更新,从而实现一个鲜活的数字孪生战场。
美国海军实验室展望,如果这套体系顺利运行,采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Continuous Integration/Continuous Deployment)的方法,可以实现持续改进分布式海军作战的目的。2021年4月开展的无人综合作战问题21演习,有可能就采用了这套体系,相关分析认为这次演习的效果非常好,超出了预定的目标。
毋庸置疑,传统的军事训练应该改革,才可能适应装备软硬件二八定律倒置的趋势,同时顺应分布式作战的新一轮军事革命需要,转向面向新一轮军事革命需要的数字孪生训练新模式。

[7] 关于数字孪生人体的介绍,可以阅读《数字孪生体》一书,参考第十一章相关内容。

引用(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工业4.0研究院.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 2021.10.1
China Academy of Industrie 4.0. Digital Twin Defense Whitepaper 2021. 2021.10.1

参考阅读: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之装备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之战场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之概念体系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之军事革命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 之引言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1)》摘要
关于开展“数字空军开放课题”的公告
基于“数字孪生战场”的C2决策验证初步完成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简要介绍
全球第一本《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正式发布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

作为工业4.0研究院探索数字孪生国防体系的平台,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立足颠覆性创新发展理念,瞄准第三代战场管理体系的研发需求,推动数字孪生战场的理论创新与工程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