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㊀ 总是发现别人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自己却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停滞在原地,远远地欣赏他人的精彩。早上开启新书《书店女孩》。里面的女主凯蒂原本是一位小学教师,也热爱自己的工作。自己喜欢孩子,喜欢阅读和学习。便顺理成章地以为自己也会喜欢教书育人。对于自己来说学习一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默认为教书育人也会容易。最终她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且不知该如何应对。闺蜜弗里达也开始厌恶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虚假。一个周日,好友突然问凯蒂:“如果我们做个令人高兴的工作,事情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不用每天以泪洗面呢?”这个思路一下子让她豁然开朗,整个人都活过来了。最终两人下定决心,不再继续做梦,要把梦想变成现实。于是好姐妹书店就这样诞生。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困难。但这种尝试何尝不需要勇气。又有多少人是望洋兴叹,看着心动,佩服赞叹,却永远无法迈出第一步。昨天看的那本书《58岁,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作者家里的家居设计也是靠自己一点点努力实现的。那么我们在看到别人实现梦想时,会有怎样的行动?为何梦想总是没有照亮自己前进的步伐?这时我已经知道要去做什么了。去网上找找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日式窗帘、藤编椅子。早就想把它们换掉,却因为拖延症一直到现在没有动事儿。要把生活的房间慢慢变成自己怦然心动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三年、五年、十年,一点点改变。终有变成理想样子的一天。不用去找理由,不用去想太多,只要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就好。失败了也没什么,做过了,再努力。《书店女孩》接下来的重点开始讲述凯蒂的梦境与现实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梦境中的凯蒂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现实中的故事完全相我已经开始喜欢这个故事,准备赶快进入凯蒂的故事,看看接下来她的生活是怎样的。现实中的她最终能实现梦境中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可以和朋友一起做个游戏:看看谁说出的自己喜欢的事情多一些。一个更在意自己的人,一定就是能够过得舒服的人,他也会更加地了解随后我又去看了他推荐的一些书籍。有些已经看过如《生死疲劳》、《命运》、《山茶文具店》。还有一些去找了免费电子书,至于没找到的,以后再说吧。自从开始去图书馆借书后,便省去买书的麻烦。自己办了多张卡,足够看。图书馆也在增加新书,所以纸书便够自己看了,电子书也就很少看。那需要付费的书,除非特别吸引我才会去买。今天听了一会儿刘同的《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里面讲的内容更适合给大学生和要入职的年轻人看。当然,对于已步入职场的我们来说,有很多问题也是引人思考的。如“一份工作适不适合一个人,很大程度是由一个人的性格与特长所决定的”,“职业的参考标准有很多。比如,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份工作自己是否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即使离开现在这家公司,未来是不是也依然会进入相关行业的工作?你希望自己三年或者五年之后,成为这个行业中什么样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