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时和同学聊天,我还记得那个女生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塌塌米。那个年代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吧?只觉得是件让人向往的事情。再到后来接触到极简,看到一乔房里仅有的一张床垫,也算作塌塌米。心里有想过理想的极简生活里,有一张大床垫即可。想尝试。正好这段时间因为整理书房,想要换床。那就干脆把我的卧室换成塌塌米床,换下的床放到书房。极简生活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有了它自己的模样。 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看过那些极简方面的书,没有一乔的影响,我便是一成不变的那个我。家仍是一成不变的样子。而家的样子就是我的样子。如何成为自己,让家成为怦然心动的样子。也是这几年来问自己最多的问题。不断向自己喜欢的事情靠拢。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地知道喜欢什么。当然关键是把想法落实到每一次的行动。以前自己特别在意他人的目光,现在却有种奋不顾身的感觉。想到就去做,不拖拖拉拉,不犹豫。从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如家里的一个抽屉,一个柜子。再到一个房间。我是先从衣服开始,再到抽屉,又到厨房。后来便是家里的边边角角,花花草草,看到了就去整理,随手整理。我很多书单都是一乔推荐的,包括毛姆。前面看过《刀锋》。但当时看书后,什么都没有留下。那时候看书还没有开始做笔记的习惯。看着自己读过的书单,绝大部分书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殆尽。用两天时间看完了毛姆的《面纱》,也做了一些记录。还是写下来,不要让它消失那么快。里面的女主人公凯蒂年轻时漂亮、爱慕虚荣,要嫁给一位有社会地位的男人,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开始时这样的桥段,和其它的外国故事没啥区别。在几年的择偶社交中,凯蒂赶在妹妹结婚前选择嫁给追求者瓦尔特,其实自己并不爱他。婚后,凯蒂和查理有了外遇。对凯蒂来说,爱情成了一切,查理就是她的整个生命。而对于查理来说,这次外遇只是个插曲。当瓦尔特发现真相后,让凯蒂做选择:“是跟随自己去瘟疫很严重的中国还是让查理的老婆同意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凯蒂看清楚了查理的真实面目。她带着必死的决心跟随丈夫去了灾区。她想如果染病死了,反倒是真正的解脱。到灾区后,修道院的院长和修女们每天的工作,使凯蒂受到很大的震撼。认为她们好像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看到那些染病而死的人们,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无名角色。当然,每一个角色,所有的角色,都是他们存在的意义。但究竟是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关于自己的过去该如何来看待,她最终认识到:如果说蒙骗别人有时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蒙骗自己总是令人鄙视的。也许自己的失足与做过的那些蠢事,她所遭遇的人生不幸,并不完全是徒劳无益的,只要她沿着这条已经朦朦胧胧展现在眼前的小道前行。在这儿工作,她看到了人的生命犹如烟雾。既然万事万物皆是转瞬即逝,无以足观,世人为何还要对琐屑小事斤斤计较,导致彼此间龌龊不断,愀然不乐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过去犯下的错误如何看待、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意义。请让我们珍视生活,毫不厌倦地活着。在所有事物当中,最丰富多彩的美就是生活之美,生活是一件完美的艺术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