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否珍惜了已经拥有的生活

 新用户0989GayH 2023-08-04 发布于甘肃
看着姜野写的非洲之旅,真让人向往。也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走。

或许可以骑上尘封多年的自行车,到周边农村乡野看看去。相信只要出去就会有收获。看看世界的不同。

再等几天网课停止后,或许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可能去一个地方,也可能在外面更长的时间。去没到过的地方看风景,吃美食,了解不一样的生活。行走在路上,也是一种生活。

这是《天生流浪家》这本书给我头脑中留下的持续作用力吧。

如果说姜野去南亚、中亚这些国家给人的感觉是封闭、传统的话,那么他在非洲的见闻呢?该用什么语言来概括。

在非洲卢旺达时,很多人靠骑自行车带人来维持生活家用补贴。

“每拉一个人可以赚多少钱?”“100到200卢旺达法郎。”“你一天可以赚多少?”“1000到1500卢旺达法郎。”

相当于人民币8到12元,他每月的收入在200到400元人民币之间,这个收入在卢旺达很普遍。

“你知道的朋友,我们的国家到处都是山,山上什么都不长,这里不像中国,要什么都有。”

看到这句话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国家在他人看来,这么富有,这么强大。

姜野在非洲坦桑尼亚莫西一个慈善学校时,去见了一位中国女孩。她在学校做管理经营。这个女孩是辞掉澳洲工作,踏上非洲大地的。这个女孩讲了发生在这些学生家庭里的一些事。

家中的老六被一个白人家庭收养,去了欧洲。中国女孩说为老六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可以永远离开这里了,不仅离开贫困,还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也许等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在老家重复他父母的一生。

他的弟弟老七得了病,整日咳嗽。中国女孩敦促他们的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医药费由学校承担,可妈妈却说她没有干净的新衣服穿,医生会因为瞧不起她而不给孩子好好治病。言外之意是想要再给她买件新衣服。

中国女孩没有给这位妈妈买衣服。没多久,老七病情恶化,死掉了。

这些事在我们听来简直无法理解,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可是在非洲,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同一片蓝天下。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些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保障。

扪心自问:是否珍惜了已经拥有的生活?

在非洲的路上,姜野看到了太多用茅草和泥土搭建的民宅,这种充满原始气息的居所对于居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房子用细木头和藤条捆绑成形,没有一颗钉子,中间用泥土填充,房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只有门没有窗户,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乡村的房屋外没有围墙,都是开放的。家里有个收音机,可以收听足球比赛的直播。家里再无其他电器。

即使这样,许多非洲人的内心仍是快乐的,没有自卑,没有闷闷不乐。

他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那又怎样?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