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舞的尘土 图/来自网络 申明:若图片涉及侵权告知后第一时间删除
“白发校长”,因给一学生加鸡腿而爆红网络。而这位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校长爷爷”的人,居然是位80后。
若不是媒体揭露他的实际年龄,画面中那两鬓斑白,个高却有些偏瘦的体型,外加穿着朴素的人,让谁看了都不会相信,他会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
张鹏程,一个给女生加鸡腿而走红网络的白发校长。他的走红史,简单的就如同生活中一个最细微的举动,而这个举动对他来说,再普通不过。
看到新闻的时候,一直好奇他究竟是个怎样的校长?居然会被学生们亲切的换作校长爷爷,对于一个刚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来说,被人叫大伯还说的过去,可他却欣然接受,学生对他的爱称。
80后白发校长—张鹏程,1982年出生于二郎庙村,二郎庙小学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
他上小学时,他的父亲正在二郎庙小学当民办教师。或许是受父辈的影响,98年初中毕业后,张鹏程报考了当时的西华师范学校(中师)。
原以为毕业后就能当教师的张鹏程,做梦都没能想到。等他毕业时却赶上改革,未能分配工作。家境一般的他,为了讨生活,只好放弃教师梦,开启了远走他乡的打工之路。
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张鹏程,在城市的事业走向了稳定期。同年,他偶然获知老家太康县正在招教。
得知消息的他,一度兴奋的睡不着觉。这则招教信息,重新燃起了他的教师梦。几乎没多想,他就放弃了城市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事业,毅然决然回乡报名。最终 ,他还是走向了三尺讲台,成为了自己最初想成为的那个人。
物质至上的大千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放弃了精神的渴求,而追求着物质的富足。但张鹏程恰好是个例外。他放弃了物质的富足,却渴求着精神的富余。
从大城市回归乡村,张鹏程轻车熟路,仿似他从来不曾离开过一般。他说“我成为教师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二郎庙村,当二郎庙小学的老师。”
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村的张鹏程,太了解乡村孩子的困境了:求学不易是第一困境,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太需要人懂他们了是其二。
正如张鹏程对记者所讲的那般:“因为农村孩子相比城里孩子来说,受教育的条件还是有限的。有些孩子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县城,开阔不了眼界,你让他怎么有远大的梦想?没有梦想,当一个学习机器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因为此,白发校长除了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外,总是通过网络把他看到的新世界,新技术,讲给孩子们听。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土办法”打开了一个个乡村孩子看世界的“新窗口”。
通过自身努力,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坚持了一年又坚持了往后的很多年,甚至会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作为一校之长,管理着学校中的各大事物。但这位80后白发校长,硬是把一个校长体恤生情做到了极致,要不然何来的校长爷爷之称呼。
短短几分钟视频中,80后校长的那句:“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着普通人该做的事。”莫名的泪腺突然间就被迫营业了,泪水一下就弄湿了眼眶。
特别是当有记者问他:“最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本神采奕奕的白发校长,一时却有些暗淡,而后慢慢地说道:“最难的时候,是还不上信用卡的时候。”
说完这话后,就一会功夫又恢复到了常态,仿似他在讲别人的故事一般。白发校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灵魂工程师。
善良朴实的灵魂工程师,不但教会了这些留守孩童,“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努力能够成就人生”不是一句空话;更教会了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逃离贫瘠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不再贫瘠。
至善且内心纯净的张鹏程,他对得起白发校长爷爷的称呼,愿你我都能在张校长的故事里读懂教育的意义。
教育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的成就,而在于能在坚守中守护自己的初心。初心不变,意义永存。
@飞舞的尘土
白发校长的故事,深深的震撼着普通人的我,特别是他的那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做着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普通人是我,但张校长绝对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的教育理念,很纯朴却很真实。一起来此留下你的所思所想,也期待着大伙一同来探讨一下,你眼中的灵魂一工程师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