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炼丹本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没想到这次被韩国人派上了用场,合成了常压室温超导材料LK-99,虽然目前未完全披露,但从国内验证的情况来看,大概率是靠谱的。 随着更多的信息浮出水面,这条线基本上也很清晰了。未来几年内全球大炼丹时代估计会正式开启,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高温炉昼夜不停地运转,据称很多材料供应商都已经被买断货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和东欧,就有科学家已经提出室温超导的一些理论,而到了80年代,一位罗地亚科学家更是声称曾制造出铅基室温超导体,但是由于战争后来没有任何消息了。 根据网友贴出来的一些文章截图,国内在室温超导领域也有人参与,1987年低温学报上有一篇关于半导体向超导体相转变的文章,1988年浙江大学学报上也有文章认为样品在室温区电阻突然下降一个多数量级,认为可能该样品内存有室温超导相。 与今天制备最新的LK-99晶体颇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烧结的方式,也是用铜进行掺杂,最后还提出工艺中气相环境和退火温度很重要。可惜的是研究未能继续下去。 直到1994年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崔东植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子间超导带理论,认为一维无机高分子链可以实现超导,而且带着自己的学生李石培和金智勋寻找这样的物质。 到了1999年,金智勋通过铜掺杂磷灰石终于发现了数据的异常,但是非常难于复现,因为一直未能复现,最后不了了之,李石培和金智勋也逐渐退出研究领域。 在2017年时,崔东植教授病重,学生们去看望他,崔东植教授去世前特意拜托李石培和金智勋务必把当年未研究中出现的奇怪现象进行重复,希望能找到室温超导体。 于是该研究重新上马,引入了新的合作伙伴,并且在一次偶然尝试中,重现了当年的数据,而且也找到了合成的关键,现在看来跟1987年低温学报那篇论文结论很像,那就是在最后退火时进入氧气而且退火温度很关键。 找到合成的关键之后就快多了,不但确认了LK-99晶体,而且在抗磁性和零电阻测试中都有表现,但是制备工艺却很难稳定下来,甚至只能靠金智勋亲自动手,也并不是一定能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人研究团队内部发生矛盾,有人将带有制备方法的论文发了出去,没想到引起了国内研究团队极大的兴趣,毕竟炼丹是祖传手艺,确实接受度很高,而且制备方法简单,于是很多团队开始着手复制。 截止到现在,华科、中科院、东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一批团队都试制完成,而且在抗磁性方面表现不错,至少确认韩国人没有撒谎。东南大学团队更是测到了在常压110K处出现零电阻状态。 目前还无法完全证实LK-99可以作为室温超导体,但是希望挺大的,美国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沈阳所通过理论计算也认为LK-99可能就是室温超导体,接下来就是更多团队介入,不断探寻如何改进提纯方法,看是否能真正掌握室温超导体技术了。 室温超导毕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因此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实验室纷纷参与,而且通过社媒不断更新进展,韩国方面也成立了专家组,准备对于LK-99成品进行一次正式的测试。 这次韩国大出风头也是应该的,毕竟至少他们在研究和寻找LK-99上前后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值得称赞,也给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比较可行的路。 现在情况是理论也有,具体的室温超导材料LK-99也有,至少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方向很正确,而且中国行动也很快,希望能早日做出更完美的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