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主要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绵羊肺腺瘤,羊巴士杆菌病、炭疽,羊肺线虫、棘球蚴、羊鼻蝇蛆病、肺炎、感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病。 1、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 主要特点:病羊高热稽留,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严重时张口呼吸,常见吞咽动作或低声呻吟,眼睑浮肿流泪,且附粘液性分泌物,胸部听诊有胸膜摩擦音;肺、胸膜发炎,并粘连,孕羊死亡率较高。 防治:预防:定期注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 治疗:新胂凡纳明静脉注射,成羊每次0.3~0.5克,幼羊每次0.1~0.3克,磺胺密定钠每千克,体重0.2~0.4克,以4%溶液皮下注射,每天一次 (咳舒健加鑫静饮水拌料)。 2、蓝舌病:蓝舌病毒 主要特点:主要发生于绵羊,病羊高热(40℃)以上稽留。沉郁、厌食,双唇及面部水肿,口腔黏膜充血发干,呈青紫色,严重时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臭流鼻涕并结痂于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难,鼻粘膜和鼻镜糜烂,出血,部分病羊便秘或腹泻,乳房蹄冠发炎,溃烂成跛行,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死亡。 3、绵羊肺腺瘤:绵羊肺腺瘤病毒 主要特点:多发于3~5岁的绵羊病,羊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病情随剧烈运动而呼吸加快,而后呼吸快而浅表,吸气时常见头颈伸直,鼻孔扩张,病羊常有湿性咳嗽,有时出现鼻塞音,低头时分泌物至鼻孔流出,肺脏上有大小不等的腺瘤,听诊和叩诊可听到湿罗音和肺实变区。 防治:严格检疫发现病羊应全群淘汰,无特效疗法,也无特异性预防免疫制剂。 4、绵羊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 主要特点:见以天然孔出血为主的病。 治疗:见以天然孔出血为主的病。 5、炭疽:炭疽杆菌 主要特点:见以天然孔出血为主的病。 治疗:见以天然孔出血为主的病。 6、羊肺线虫病:线虫 主要特点:羊群受感染时,首先个别羊干咳,继而成群咳嗽,运动和夜间更明显,此时呼吸声明显加重,如拉风箱,在频繁和痛苦的咳嗽时常咳出含成、幼虫及虫卵的黏液团,咳嗽时伴发哕音及呼吸促迫,鼻孔排出粘稠分泌物,干凅后形成鼻痂,使呼吸更困难,病羊长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四肢水肿。 治疗:每年春秋各驱虫一次治疗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口服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7.5~25毫克,配成1%水溶液,内服,阿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2毫克。 7、棘球蚴病:棘球蚴 主要特点:病羊被毛逆立,脱毛,育肥不良,消瘦,肺部感染时咳嗽,咳后卧地不愿起立,肝脏和肺脏表面有数量不等的棘球蚴囊泡突起,实质中有棘球蚴包囊。 防治: 预防:每季度一次对羊驱绦虫,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口服,服药后应将其粪便烧毁 治疗:病羊无有效疗法。 8、羊鼻蝇蛆病:羊鼻蝇幼虫 主要特点:见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羊病。 治疗:见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 9、肺炎:寒冷或吸入异物 主要特点:病羊表现为精神迟钝,体温升高1.5~2℃,呼吸急迫,鼻孔增大,咳嗽,鼻孔流出灰白色粘液或脓性鼻液,支气管哕音。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青霉素80万至1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肌注,每天2~3次,10%磺胺嘧啶钠20 ~30毫升,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 10、感冒:风寒或风热 主要特点:精神不振,低头耷耳,结膜潮红,皮温不均,耳尖、鼻端发凉,体温升高达40℃以上,鼻塞不通出,流清鼻涕后鼻涕变黏,咳嗽,呼吸加快,听诊肺泡音粗,食欲减退,反刍减少。 防治:同肺炎。 11、氢氰酸中毒:高粱或玉米幼苗烂白菜叶 主要特点:病羊不样不稳,摇摇欲倒,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喘气,眼结膜紫红,肌肉抽搐,心跳加快,体温下降,腹痛,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瞳孔散大,最后窒息死亡,死后血液鲜红,血凝不良,口腔内有带血泡沫,气管和支气管出血。 防治: 预防:防止吃高粱玉米幼苗 治疗:5%~10%硫代硫酸钠溶液50~100毫升静注。硫代硫酸钠,3~5克加水内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