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784年,75岁的颜真卿跪拜接诏,拜了两拜,宦官宣诏:“赐你

 longxin0616 2023-08-04 发布于四川
公元784年,75岁的颜真卿跪拜接诏,拜了两拜,宦官宣诏:“赐你死!”颜真卿大吃一惊:“老臣未完成使命,罪该当诛,敢问诏书哪天从长安来的?”听完宦官的回答,颜真卿起身怒骂,拒不接诏!

颜真卿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的一生,被人记住的,却不应只是书法!

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25岁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为官,后来被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属于安禄山管辖,颜真卿早就看出安禄山有反心,以经常下雨为由,借机清理河道,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广招兵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河北各郡,只有平原久攻不下。

面对叛军进攻,颜真卿在城门口犒劳将士,流着泪宣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安贼作乱,我们要奋勇坚守,以报国恩。”慷慨激昂地情绪触动了全军,士气大振。

周边的一些力量听说了颜真卿的事迹,也纷纷归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起初唐玄宗感慨:“河北24个郡县,竟然没有一个忠臣吗?”当他听说了颜真卿的事迹,再次感慨:“只听说颜真卿是个文人,没想到行事如此果断!”

叛军攻下洛阳后,将三名唐将的头颅送给颜真卿,以乱其军心。颜真卿故作淡定:“这三个头我都不认识,休想用这种低级手段乱我军心!”

私下里,他则把三个头藏了起来,后来又用草编织了身体,续上成完整的模样,悄悄祭奠下葬。

颜真卿因功被升为户部侍郎,辅佐李光弼征讨叛军。

正当判将史思明进攻饶阳的时候,判军大将刘正臣起义归唐,颜真卿为了稳定刘正臣的军心,立即派人送去了十多万军费。

和军费物资一同送去的,还有颜真卿自己的儿子颜颇,下属们都劝道:“将军万万不可啊,刘正臣刚刚归唐,其心不稳,孩子送去为质,风险太大!”

颜真卿叹了口气:“家国事大,生逢贼乱,能不能活着全看他命中定数了!”

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在抚州做刺史。

一天,有名女子拿着一首诗找到颜真卿:“大人您看这首诗,我丈夫就是个书痴,我要和他办离异手续,请大人给我批文。”

原来,她的丈夫杨志坚是个穷书生,整天埋头苦读,博取功名,却不给她足够的生活费。

颜真卿看后在公文上批复:“杨志坚钻研儒学,颇有名声,只是暂时没有考取功名,而他妻子愚昧无知,居然不愿继续和他生活。道德败坏,如果不严惩,如何制止此类行为?”

于是令人杖责该女子二十大板,同意她改嫁。至于杨志坚,则资助他物资,还给他安排了随军的公职。

公元779年,颜真卿因为刚正不阿,得罪了权相卢杞,官职越做越低,甚至要被赶出京都。

颜真卿气不过,直接找卢杞当面理论:“当年你父亲卢奕的头被叛军送到我手上,我见他满脸是血,都没舍得用衣服去擦,而是用自己的舌头舔干净的,如今你怎么就处处为难我?”

卢杞听完赶紧虚伪地拜谢大恩,内心却暗下决心,要置颜真卿于死地。

卢杞的机会来了,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西烈叛乱,卢杞向唐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传达圣上旨意,摆明了羊入虎口,没想到德宗居然同意了。

满朝文武大吃一惊,宰相李勉实在看不下去,秘密向德宗请奏:“颜国老不能去啊,此行太过凶险,定然有去无回。”其他的同僚也力劝颜真卿不能前往。

然而,颜真卿无奈:“圣旨还能逃避吗?”

果然,颜真卿去了就被李西烈囚禁了起来,面对一众劝降人员,颜真卿大义凛然:“你们听说过颜常山吗?那是我哥,当年安禄山祸乱一方,他率先抵抗,即便被俘,也痛骂反贼,以身殉职。

如今我这个将近80的老头子,官也做的够大了,有什么理由屈服于你们这帮乌合之众?我宁死也要保我的颜氏名节!”

李西烈大怒,令人燃气柴火:“再不投降,就烧死你!”

只见颜真卿当即站起,纵身就要往火中跳,幸亏身边人及时拖住。

没过多久,李西烈便令宦官传旨赐死颜真卿,颜真卿听说有诏书,赶紧跪拜。

宦官传旨:“皇上赐你自尽!”

颜真卿一惊:“老臣没能完成圣上使命,罪该当诛,死前只想问一句,诏书哪天从长安来的?”

宦官冷笑一声:“哼,诏书从大梁来!”

颜真卿顿时大怒,起身大骂:“大胆叛贼,焉敢称诏!”

随后,颜真卿就被几名武士缢杀,终年75岁。

半年之后,李西烈叛乱被平定,颜真卿的几个儿子将他灵柩护送回京,唐德宗为他停朝5天。

英雄的底色是“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建议顽强;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满腔壮志;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

颜真卿,可谓真英雄!



#唐代文人轶事# #暑期创作大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