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瑞等待处斩,却被狱卒告知: 皇帝驾崩了,你将官复原职。海瑞听闻后却嚎啕大哭起来!

 文史馆 2023-08-04 发布于辽宁

1566年冬,提牢主事在刑部大牢办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款待海瑞。海瑞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餐,吃完就要被斩首了,于是恣情吃喝。没想到主事突然在他耳边说:"皇帝驾崩了,先生即将出狱官复原职。"海瑞听后却嚎啕大哭起来,还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海瑞明明捡回了一条命,为什么不喜反悲呢?

-1-

公元1514年,海瑞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兄弟五人,一人担任监察御史,三人中过举人,唯有海瑞父亲没有任何功名在身,还在海瑞4岁时就去世了。好在海瑞父亲为他们孤儿寡母留下十几亩田,总算能维持生活,不至于太过贫苦。

母亲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的管教也十分严格,海瑞知道母亲的不易,从小就很懂事,刻苦学习。在母亲的教育下,海瑞养成了刚正不阿的品格。


但当时的朝廷贪腐成风,官员上下勾结,压榨贫苦百姓,瑞立志以后一定要做个不谋私利刚正不阿的好官,他自号"刚峰",取其“强正直,不畏邪恶”之

-2-

公元1549年,35岁的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针对海南黎患不绝的现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得中举人。但在随后几次会试,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受到重视,均已落第告终。

海瑞直到45岁才初入官场,被任命为淳安知县,他来到此地看到“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于是海瑞不畏权势,不谋私利,坚持重新丈量土地、清点田产,实收取田税。那些不堪赋税,逃亡在外的淳安农民,听说此事后,都重返故乡务农。

海瑞的这个做法,不但让地方豪强恨得牙痒痒,也断了地方官员的财路。当时官员的俸禄只能养家活口,额外收入才能让他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于是,官员们私下联合起来,一起请假怠工,看海瑞自己能做什么。结果海瑞完全不受影响,带着自己的随从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这反倒让官员们担心额外收入没了,再丢了工作,就都老老实实地回来干活了。他们在海瑞的带动下变得风清气正,淳安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海瑞的表现虽然在贪腐成风的朝廷里显得格格不入,屡遭排挤,但他也受到身居高位的清流们的支持和大力推荐,官位也在不断地提升。

-3-

嘉靖帝晚年,深居西苑,不理朝政,每日沉迷于修炼长生不老之术。有大臣对他求仙提出异议和劝诫,就一律处死,其他人也不敢再谏言了。

公元1566年,52岁的海瑞给自己买好了棺材,并将自己的家仆遣散,家人托付给朋友照顾,然后向皇帝上《治安疏》,言辞犀利地痛批嘉靖沉迷巫术,荒废朝政等。


嘉靖帝看后,龙颜大怒,命人将海瑞投进了大牢。后来太监黄锦说:"这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前,自己买了一口棺材。"嘉靖帝听后陷入了深思,又读了遍海瑞的上疏,叹息着说:"这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

后来户部有个以尚的人,认为皇帝没有杀死海瑞之心,就上书陈请将海瑞释放,结果嘉靖帝大怒,命人将他杖责一百,关进大牢。

于是就有阁臣主张对海瑞处以绞刑,但内阁首辅徐阶、刑部尚书光升十分欣赏海瑞的为人,便把这件事先压了下来

-4-

海瑞就这样坐了大半年牢,有一日,提牢主事办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款待他。海瑞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餐,吃完就要被斩首了,于是恣情吃喝。

没想到主事突然在他耳边说:"皇帝驾崩了,先生即将出狱官复原职。"海瑞听后不喜反悲,开始嚎啕大哭,还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整夜哭声不断。

海瑞毕竟是个忠君爱国之人,哪怕皇帝要他死,他听到皇帝去世的消息,依然痛心疾首。现代很多人会觉得他是愚忠,但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皇帝若要臣子死,臣子也只能领罪谢恩。

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关系到江山社稷,所以海瑞在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第一时间不是喜自己逃过一劫,而是悲皇帝过世了。如果他真是为皇帝驾崩,自己逃过一劫而窃喜的人,当初就不会买棺材,冒死上疏了。

后来裕王朱载垕继位,奉嘉靖帝遗诏,赦免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所有谏言诸臣。海瑞官复原职,在兵部上任,后来又被提拔为尚宝丞,无论在哪里任职,海瑞都坚持为民造福,百姓们都叫他“海青天”。

-5-结语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并没有让家中老母妻儿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在他73岁贫病交加时,依然嘱咐仆人送六两银子给兵部,因为兵部送柴火时多送了点

在海瑞过世后,好友帮他打理后事,他的房中只有几件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和几个破箱子。他为官30年,一心为国为民,不负青天之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